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本草纲目》禽部鸟类今释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30376633
  • 作      者:
    杨岚编著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编辑推荐
  《<本草纲目>禽部鸟类今释》对古代记录鸟类的地理分布、区系特征、主要形态鉴别特征等都将进行诠释;对一些濒危物种的致危原因也进行评价、分析。
  相信《<本草纲目>禽部鸟类今释》的出版会对我国鸟类学发展史、野生鸟类保护以及中医药学的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
内容介绍
  《<本草纲目>禽部鸟类今释》所列的“《本草纲目》禽部第四十七卷禽之一,水禽类23种;第四十八卷禽之二,原禽类23种;第四十九卷禽之三,林禽类17种,禽之四,山禽类13种”的‘集解’和‘释名’栏目,对其所描记每一种鸟类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及其地理分布等情况,参考现代有关的鸟类志及古籍等文献资料,查阅《辞海》和字典等工具书,对所记录的每一种类进行分析研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尽力准确地判别与现代鸟类的分类特征、生态习性和地理分布相符的种类。分析研究结果,共诠释‘集解’76个条目,涉及现代鸟类157种,隶属37科,18目。扫描了《本草纲目(校点本第四册)》禽部附图,并配有相应的鸟类彩色照片,图文并茂。
  《<本草纲目>禽部鸟类今释》探讨了《本草纲目》禽部的记载对中国鸟类学发展的贡献;明代至今,400多年以来,我国鸟类物种中文名称的变迁;鸟类分布型及其区系组成的变化;气候环境的变化对鸟类物种分布的影响等;并阐析了古人对鸟类的错误记述及迷信的传说,普及现代科学知识,传承中华文化。
  《<本草纲目>禽部鸟类今释》可供鸟类学、中医中药学研究和教学工作者及有兴趣探讨中国古代鸟类学发展史的人士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一、《本草纲目》禽部记载对鸟类学研究的贡献追述我国古代鸟类学研究的历史,据我国近代著名的鸟类学家郑作新院士(1997)记述:“最值得重视的科学著述,当是明朝李时珍(1518~1593年)撰写的《本草纲目》。李时珍曾经考察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很多山丘,收集了不少资料和标本,同时检阅了有关的书籍800余种。他用了27年的时间,才写完这部巨作,多有所创见,并纠正前人的谬误。可是这部书却在他死后3年(1596年)才出版。这是比较完备的专著,列有动物约400种,分隶于虫、鳞、介、禽、兽等类,较瑞典分类学家林耐(1758)的《自然系统》(SystemaNaturae)第10版还早160年。”周镇(1993)在《鸟与史料》一书的序言中指出:“尤其明朝李时珍撰之《本草纲目》,计有70多种鸟类之详细释名和叙述,可谓为古代鸟类文献中最具科学性资料。”李时珍在《本草纲目》禽部目录第四十七卷,开篇就给禽(鸟类)下了时至今日还有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的、极为简明的定义:“二足而羽曰禽。”这意思即是凡有“两只脚和翅膀(羽)的都是鸟类”。我国对鸟类的研究开始甚早,春秋时代(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师旷就撰写了《禽经》,晋代(公元265~420年)张华加了注释。在《禽经》中就记述“羽虫三百六十,毛协四时,色合五方。山禽岩栖,原禽地处。林鸟朝嘲,水鸟夜。山禽短而尾修,水禽长而尾促。”说明我国古人在公元前476年以前,就观察认识到鸟类物种的多样性:鸟类物种多样,羽毛随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而进行脱换,色彩与周围环境相适应;山禽类栖息在岩石上,原禽类栖息在地面;在树上栖息的鸟类早晨鸣叫,在水里栖息的鸟类夜晚啼鸣;山禽类的嘴短而尾羽修长,水禽类的嘴长而尾羽短促。所以,古人根据各种鸟类的形态结构和生态特征,将鸟类分列为水禽、原禽、林禽和山禽4类,这可以认为是鸟类宏观分类学发展的开端。
  根据《本草纲目》禽部记载76种(实为76个条目),并将其分列为:水禽、原禽、林禽、山禽4类。例如,水禽包括有鹤、鹳、鹭等涉禽,?、鹈鹕、鸬鹚、鸥、雁鸭等游禽和以吃鱼及水生小动物为生的鱼狗、翠鸟等;原禽包括雉、鸡、鹑、鸽、雀、燕等多在陆地活动觅食的鸟类;林禽包括斑鸠、鸲鹆(八哥)、伯劳、啄木鸟、乌鸦、鹊、杜鹃、鹦鹉等多在树上营巢产卵育雏,活动觅食、善于鸣叫的鸟类;山禽类包括孔雀、鸵鸟、鹰、雕、鸱、鸮等多在山地活动觅食的鸟类,但以猛禽类居多。显然这种以形态和生活习性的简单相似性而归类的方法,不符合现代的科学分类的原理和方法。但是,这种分类体系是建立在古人对鸟类的生态生物学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基础之上的。
  《本草纲目》所记述的物种或物类(每一种类即每一个条目)一般包含4个部分:①‘物种名或物类名’下注有古籍出处;②‘释名’即同物异名录,并注有异名的出处及其解释;③‘集解’对物种或物类的形态特征、生活环境、繁殖习性、鸣叫声、食物、地理分布及其古籍文献记载,民间传说,用途及其对物种不同见解的讨论,纠正前人的谬误等;④药用部分及其治疗,包括鸟体各部位的‘气味’、‘主治’、‘发明’。有的条目还写有专门评论前人文献记载的‘正误’。
  探讨古人对我国所分布鸟类的认识情况,主要是从每一个条目的‘集解’栏目中所记述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例如,‘鹳’条,集解栏古文记述,弘景曰:“鹳有两种:似鹄而巢树者为白鹳,黑色曲颈者为乌鹳。今宜用白者。”宗奭曰:“鹳身如鹤,但头无丹,项无乌带,兼不善唳,止以喙相击而鸣。多在楼殿吻上作巢。”时珍曰:“鹳似鹤而顶不丹,长颈赤喙,色灰白,翅尾俱黑。多巢于高木。”从古人对‘鹳’的记述中很清楚地看出,在400多年以前,我国就分布有白鹳和黑鹳。古人认为白鹳与鹤(丹顶鹤和灰鹤)相似,但头顶无红色,颈子长,颈项上没有乌黑色带斑,嘴红色。以人眼最容易识别的形态特征,将白鹳与丹顶鹤及灰鹤区分开来。而且还记录了白鹳不善鸣叫,停歇时仅以上下嘴壳相互叩击而发出声响,在高树上或楼房殿宇的突出处用树枝营巢的生物学特性。
  又如,‘白鹇’条的集解栏古文记述,颂曰:“白鹇出江南,雉类也。白色,而背有细黑文。可畜,彼人亦食之。”颍曰:“即白雉也。”时珍曰:“鹇似山鸡而色白,有黑文如涟漪,尾长三四尺,体备冠距,红颊赤嘴丹爪,其性耿介。李太白言其卵可以鸡伏。亦有黑鹇。”由这段古文记述可见,古人记载白鹇出产于长江以南,与现代考察的分布区域结果相一致。白鹇属于雉类,羽毛白色而有波纹状黑色花纹,头上有冠羽,脚上有距,脸颊红色,脚红色等雄鸟的形态特征,与现代的记述基本一致。古人记载中唯一的错误,是将嘴记录为‘赤嘴’,而白鹇的嘴壳是角质黄绿色。
  又如,李时珍对啄木鸟的描述:“啄木小者如雀,大者如鸦,面如桃花,喙、足皆青色,刚爪利嘴。嘴如锥,长数寸。舌长于咮(嘴),其端有针刺,啄得蠹,以舌钩出食之。”由此可见,李时珍对啄木鸟的形态和生活习性的观察是甚为细致的。
  又如,李时珍对鹦鹉的记述:“鹦鹉有数种:绿鹦鹉出陇蜀,而滇南、交广近海诸地尤多,大如乌鹊,数百群飞,南人以为鲊食;红鹦鹉紫赤色,大亦如之;白鹦鹉出西洋、南番,大如母鸡;五色鹦鹉出海外诸国,大于绿而小于白者,性尤慧利。俱丹咮钩吻,长尾赤足,金睛深目,上下目睑皆能眨动,舌如婴儿。其趾前后各二,异于众鸟。”由这段记述,我们可以知道400多年以前,绿鹦鹉(即现代名‘大紫胸鹦鹉’、‘灰头鹦鹉’等,羽毛主要呈绿色的种类)出产于甘肃(陇)、四川(蜀)一带,而云南南部、广东、广西以及越南、老挝、柬埔寨等的沿海地区数量最多,数百只结群,人们腌制(鲊)食用。而近代甘肃省境内鹦鹉的分布早已绝迹,滇南及两广地区,鹦鹉的种群数量也大为减少。还知道400多年以前,大洋洲出产的白鹦鹉、红鹦鹉、五色鹦鹉等多种鹦鹉就已经引入中国。而且还提示我们400多年以前,李时珍等我国古代的博物学家已经注意到利用形态特征的差异进行分类,如鹦鹉‘舌如婴儿、其趾前后各二,异于众鸟’。这说明李时珍400多年前,就已经观察到鹦鹉类的舌头较肥厚,端部呈圆形;脚成对趾型,前后各二,与其他鸟类不同的形态特征。这些鸟类形态分类特征的描记,对鸟类形态分类学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对于雁鸭类的迁徙习性,400多年前,李时珍就有明确的记述。例如,在‘雁’条目中记述有:“寒则自北而南,止于衡阳,热则自南而北,归于雁门,飞则有序而前鸣后和,夜则群宿而一奴巡警,昼则衔芦以避缯缴”。尚有许多有关鸟类地理分布、生境分布及其生活习性的记录,也是很有价值的。
  总而言之,李时珍所编著的《本草纲目》是我国古代具有承前启后作用的博物学巨著。其中绝大多数记载鸟类的资料都具有科学性,对于探讨我国400多年以前鸟类的分布状况,及我国鸟类学研究的发展历史,是一部不可缺少的重要参考文献。
  ……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总论
一、《本草纲目》禽部记载对鸟类学研究的贡献
二、《本草纲目》禽部所记录鸟类成分的分析
三、环境条件变迁对鸟类物种分布的影响分析

第二章 水禽类
一、水禽类原文的条目名称及出处
二、水禽类各条目种类集解的原文记述及其分析研究

第三章 原禽类
一、原禽类原文的条目名称及出处
二、原禽类各条目种类集解的原文记述及其分析研究

第四章 林禽类
一、林禽类原文的条目名称及出处
二、林禽类各条目种类集解的原文记述及其分析研究

第五章 山禽类
一、山禽类原名及其所录文献
二、山禽类各条目种类集解的原文记述及其分析研究

参考文献
中文名索引
拉丁名索引
后记
一、李时珍简介
二、作者简介
三、致谢
图版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