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山野茶畅想曲
闽南山地多年来将茶单植成园,既破坏了物种的多样性,又增加了病虫的发生率,而且殃及植被和水土保育。现在不少茶山“亡羊补牢”,茶农忙不迭地在茶园四周种木荷、火力楠、酸枣、枫香、香椿等树木,以形成保护林带,并在茶树间渠套种杨梅、余甘、板栗、橄榄、黄豆、花生等,以增加茶园行间的绿色覆盖;还在茶园梯壁上种植百喜草、圆叶决明、爬地兰,以提高茶园的保植能力。茶树们由此不再孤独!
与该教训相反的是福州远郊鼓岭发现了歪打正着的生态奇观:多年前那里的茶农因为转产旅游业,断然让山上培育的茶园荒废掉了,可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些让其自生自灭的茶树却大多在杂草乱木中顽强存活下来,悄然成为无公害的“绿色野茶”,引得许多游人翻山越岭自采自制。我曾因天赐良缘偶然得以一品,只觉得那茶滋味微苦微甘,鲜淳耐泡,实在是不可多得难得一遇的奇茶!
无论是闽南茶山的亡羊补牢,还是福州鼓岭的歪打正着,都一并孕育着驱动着新世纪植茶归真返璞的新概念!我们厦门海沧的天竺山具备着比鼓岭更好的原生态,且具有闽南茶山开发前所有的天然质地,云遮雾绕,山岩嶙峋,草木竞秀。如果能在天竺山林的改造中审时度势地穿插培育一些“生态茶园带”,让这些茶树在成活之后就不再享有任何特殊待遇,任其自然生长,与周遭草本共生共荣,或许事半功倍后益无穷:茶树敏感的芽叶将尽情地吮吸着山野的青芬与草香,茶树柔韧的枝丫将热切地感受着植物大家庭相依相偎的亲密无间,同时茶树的根茎也将领略争夺养分优胜劣汰的无畏与坚韧!
我渴望这畅想曲幽雅的序曲,在飞翔的旋律里我们可以尽情指望,“天竺山寻摘绿茶”势必成为男女游客钟情的春游,都市老少将乐在“天竺茶屋”里亲手体验传统的手工制茶;“天竺绿”可能成为厦门本土茶复苏复兴的佼佼,而在天竺湖畔泡自己亲手采制的绿茗,那是怎样的清福与享有!请不要告诉我天竺山不宜种茶,因为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与天竺山一箭之遥的灌口双岭山上,就曾经有过一片翠绿茶园,那山茶独特的韵味至今仍不时浮动在我的梦里!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