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人竹共生的环境与文明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8043993
  • 作      者:
    王利华著
  • 出 版 社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王利,华安徽省宿松县人。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历史学院副院长、中国生态环境史研究中心负责人,主要从事中国环境史、农林史、家庭史及社会生活史研究和教学。1984至1999年先后在北京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和南开大学获得历史学学士、农学硕士和历史学博士学位,1996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获得提名列入跨世纪学科带头人重点培养计划,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曾赴韩、德、美、丹麦、瑞典等国访问研究或担任客座教授。科研、教学成果曾获教育部一等奖(第二作者)和天津市一、二、三等奖多项。学术兼职有: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唐史学会理事,《中国农史》、《历史教学》、《中国环境与文化》和《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编委,《南开学报》“环境史研究”栏目主持人。
展开
内容介绍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人竹共生的环境与文明》既以这样一类自然物种的历史角色和作用作为叙事主题,即很少牵涉正统史学素来重视的那些军国大事,像是闲花野草之论;更兼作者的思想能力有限,对许多事象和问题无力进行深度的解说。书中大部分篇幅只是罗列资料和描述史实,恐有堆砌和零散、琐屑之弊。因此,即便它被读者宽容地接受为史学著述,至多亦只能算作“另类”的历史,并不奢望登大雅之堂,人高人法眼。不过,其中抄录的史料或许可给天下爱竹之士提供一些文献线索,有些故事亦或许能给读者们带来点滴新鲜之感。
展开
精彩书摘
  早在七百多年前,李衍对各地竹种的了解能够达到这样全面的程度,且以一人之力,具体观察和记录了近三百种竹子的形态、产地和用途,不能不令人感到惊异!更难得的是,书中还附有七十九幅图,虽是为了供初学画竹者做参考,其实亦具重要的科学史价值。
  我们知道:在现存古籍文献中,撰成于元代以前的植物学著作图文并茂者相当罕见。由于古人对事物的观察全凭感观经验,描述亦无统一的术语和方式,文人状物、叙事各行其是,名实对应非常困难,图书文献传播知识的效果因之大打折扣。若能文、图搭配,情况自可大大改观。然而古时文、画俱佳者毕竟不多,大多数著作者能文不能画;少数原本有图的文献,在传刻过程中亦多遗失(例如《元和郡县图志》)。这种情形在宋元时代有所改变,在医学(特别是本草学)、农学、地理学等领域都涌现了一些图文并茂的著作,比如医学史和农业史研究者所熟知的宋·苏颂《图经本草》、元·王祯《农书》均是。《竹谱详录》则开创了单科植物图谱的先例,这既得益于宋元以降花鸟竹石绘画技艺迅速发展,也得益于图书事业和印刷技术的进步。李氏凭借画家所特有的细致观察与精准表现能力,描画了不同的竹种、竹子的不同部分,及其在不同情况下的形态特征,图文并茂,文图参照,这是前所未有的。
  由该书可知:在作者生活的时代,人们对竹子的利用,大体仍是中空性、抗挫抗压性、坚劲性、柔韧性、易分割性、竹纤维,以及竹笋的营养价值和竹子不同部分的多种药用价值。但是其中所涉及的具体生产、生活层面和所创造的具体物质文化事象,则明显多于前代,不少重要内容未曾见于此前文献。比如,本书记载淡竹、乌木苦竹和劫竹等多种竹子可用于造纸,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物质文化创造。在此后时代,大量取用竹材造纸,成为竹乡人民的一项重要生计,对中国古代文化事业的发展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详见第八章叙述);再如,一些特种竹类(包括植株细小、形色特殊者)的装饰、观赏价值,在这个时代颇受重视,该书多处提到:某些竹子因形色可观,被种为盆景植物、作几案之玩。
  ……
展开
目录
自序
绪论

第一章 中国竹林及其古今变迁
一、竹子的形态和特性
二、当代竹林资源区划
三、古今竹林变迁再探讨
四、古代竹林培育和养护

第二章 古代《竹谱》三种评介
一、戴凯之《竹谱》
二、释赞宁《笋谱》
三、李衍《竹谱详录》

第三章 中国饮食文化中的竹子
一、食笋风气与竹笋采掘加工
二、竹实现象与饥荒中的竹米
三、竹叶在食物饮料中的妙用
四、竹筒饭、竹箸和锯竹取火

第四章 古代竹制兵器和植竹为城
一、竹弓弩和竹箭矢
二、竹矛、竹刀和竹枪
三、竹城:一种独特防御设施

第五章 竹筒利用与南方山区水利
一、连筒与山区远程引水
二、筒车与山区农田灌溉

第六章 竹子与南方人居环境变迁
一、比阊竹屋:一段被遗忘的居住史
二、城市、火灾与竹屋之消逝
三、庭院种竹与文士雅居的营造

第七章 古代交通史上的竹材利用
一、篮舆的源流
二、簰筏和竹船
三、竹索与浮桥
四、笮桥和溜索

第八章 竹林资源与书写材料演变
一、“刻竹记事”和“剖竹书简
二、造纸原料变化与竹纸的起源
三、竹纸业的发展及其自然基础

第九章 竹之声响:一项另类的环境史探索
一、听竹:文人雅趣和审美意象
二、竹乐器的源流、形制和功能

第十章 人与自然的交互诠释:竹的人化和神化
一、君子比德于竹
二、竹子与魏晋名士风流
三、全德君子形象之建构
四、竹为师友和身与竹化
五、竹灵信仰和图腾崇拜
结语 青史悠悠——竹子王国的环境与文明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