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叔本华静心课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29091538
  • 作      者:
    (德)叔本华著
  • 出 版 社 :
    重庆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编辑推荐
  《叔本华静心课》是准确、迅速了解叔本华思想,轻松读懂叔本华思想的首选权威读本,曾获得李敖的强烈推荐。
  译者都是知名叔本华翻译及研究专家。刘大悲有英伦留学经历,陈晓南是非常活跃的翻译家,张尚德师从南怀瑾,是南怀瑾的得意弟子,译本权威可靠。在书中,译者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和语言优势,以饱含热情、优美典雅又简练明白的文字,将叔本华的思想精髓准确地翻译出来,使令人望而却步的哲学观点以一种通俗简白却不失深刻透彻的形式呈现出来。
  叔本华超越了哲学家、文学家、语言学家等种种界限,总能将自己清醒的思考以最优美的方式呈现,一针见血、入木三分地点出事物的本质,一语道破这个世界的秘密。
展开
作者简介
  叔本华(德语: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德国著名哲学家。1788年出生于德意志但泽一个富商家庭。1809年进入哥廷根大学攻读医学,但兴趣却在哲学方面。1813年以《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获得耶拿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818年,年仅30岁的叔本华完成其代表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此书第三版引起轰动,掀起西方世界对“生命哲学”探讨的新思潮。叔本华的哲学是柏拉图的理念论、康德的认识论、吠陀的泛神论和厌世主义思想的结合,其学说影响了一大批文学和哲学巨子,托尔斯泰、克尔凯郭尔、托马斯?曼、王国维等都对其备加推崇。

  刘大悲,原名刘崎,湖南攸县人。毕业于台湾大学、政治大学哲学研究所,曾留学英国伦敦大学。先后执教于台湾多所高校,并从事译述工作。有译著《意志与表象的世界》(即《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叔本华选集》等。

  陈晓南,台湾台中县人,毕业于台中师范学院,专事译述,译作有:《叔本华论文集》《爱与生的苦恼》《乡愁》《海涅抒情诗选》等。

  张尚德,湖南湘潭人,南怀瑾高足。毕业于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是台湾屈指可数的国学和佛学专家。专著有《唯识新引》《到禅之路》《中国人是真的》等;译著有《自由的哲学》《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人生的智慧》《到奴役之路》等书。

展开
内容介绍
  《叔本华静心课》是德国悲观主义哲学家叔本华最具代表性言论的结集,从叔本华的不同著作中选摘了两百余条格言式语句,用来阐述十个不同的主题:认识自己、清醒、冷静力、生死、读书与思考、出世与入世、修炼心灵、孤独、理智与情感、悲悯等。叔本华超越了哲学家、文学家、语言学家等种种界限,总能将自己清醒的思考以最优美的方式呈现,一针见血、入木三分地点出事物的本质,一语道破这个世界的秘密。本书的译者是享誉两岸三地的叔本华翻译和研究专家。

展开
精彩书摘
  当你对庸俗熟视无睹,你已经放逐了自己
  大多数人都对品行欠缺、行事恶劣之人嗤之以鼻,却还能对猥琐的面容见惯不惊,处之泰然。
  当你对周围人的庸俗极端鄙视时,你还年轻,却不失自我;而当你对庸俗熟视无睹时,你确实成熟了,但已经放逐了自我。
  认识越清楚,痛苦越明显
  植物没有感知能力,因此也无所谓痛苦。最低级的动物,如滴虫类,只能感受微小的痛苦,甚至昆虫的感觉能力和对痛苦的感知依然有限。有完整神经系统的脊椎动物,才开始有高级的感知能力,而且智力越发展,感受痛苦的程度越高。
  随着认知的明晰、意识的上升,痛苦也越来越多。发展到人类,痛苦则达到了顶点。
  一个人认识越明晰,智慧越多,感受的痛苦就越多,身为天才,最为痛苦。
  欲望和期待,让我们成为笑柄
  一个人的心灵越是不为恐惧所侵扰,就越可能为欲望和期待所侵扰。
  在你自身中辨认真理,在真理中认识你自己;与此同时,你将惊奇地发现,长期徒劳地寻找的终点,萦绕在最炽热梦境中的终点,完完全全就在那里了,它的一切都是真实的,就在你站立的那个地方。在那里,你的天堂触及了尘世。
  使我们不可避免地成为笑柄的,是我们过于认真看待消逝的时机,似乎它真有着煞有介事的重要性。唯有为数不多的伟人才没有这个弱点,并且不是被人嘲笑,反而是他们自己笑了。
  不经历逆境,不能完全了解自己
  当我们生活得安适自在时,应该不忘我们陷于忧郁、沉闷、无所适从的困境,以教导我们如何正确地行动;当我们享受美好欢乐的时光时,这种忧郁、沉闷、无所适从的困境,应能教导我们要谦虚谨慎。因为我们一般是根据我们最好的与最美好的时机,评价我们自己的;而在软弱、沉闷、糊涂的时候,我们则视之为并非我们的本质。牢记那些困境与时有的窘困,将教导我们要谦逊、恭顺与容忍。
  不要对抗人生的不确定因素
  人生充满了不确定性;在一切方面都有这样多的痛苦、重担、灾难、危险,以致只有小心翼翼地掌握航向,避开暗礁险滩,才能完成一个平安与快乐的人生航程。
  一般来说,对于我们所了解的有关恶的恐惧,迫使我们陷入与之相反的恶。
  比如说,孤寂的痛苦使我们进入社交,我们的第一个社会产生了;社会的不快又使我们陷入孤寂;我们用一种令人生畏的举动,换来轻率的自信,等等。
  为避免一种恶,而匆忙走向它的反面;对一些极不确定的事件,缺乏深思,做决定太鲁莽。
  确信自己的价值,才能在痛苦中安坐
  确信自己价值的人,能在痛苦中安详地坐下来,而如无此确信,他便会陷入悲观失望之中;虽然他没有各种享受,没有欢乐,没有朋友,他能相信他自己,依赖他自己;活生生地意识到这个优点,给我们极大的安慰;宁要这一安慰,也不要尘世其他的一切幸福。与此相反,世界上任何东西都解救不了一个自认为毫无价值的人。他唯有设法用骗人的方法加以掩盖,或是用他的大嗓门为之辩护,但这两个权宜手段使用不久就会失灵的。
  当下关注的事情,往往是困难
  溪水只要没有遇上阻碍物就不会卷起漩涡,人性和动物性决定了我们不会真正察觉和注意到符合欲望的一切事情。
  如果我们真的注意到某些事情,这些事情肯定是没有马上顺应我们的欲求,这些事情已经遇到了某种阻碍。
  不幸的命运是人生航船的压仓货
  不幸的命运,亦有其作用!
  如果把空气的压力去掉,我们的躯壳将会破裂。
  一旦生活中缺少了曲折、困难、逆境,各种作为无不顺心如意的时候,人们必将变得骄傲专横,不可一世。
  适当的忧患、痛苦、烦恼,对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是必要的。
  在茫茫的人生大海上航行的船,若不载重以镇平衡,就会颠簸不定,偏离方向。
  避免痛苦就已经获得了快乐
  痛苦并不总与快乐密切相关,但是,远远地躲开痛苦要比获取快乐容易得多。
  由于快乐的否定本性和痛苦的现实性给人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以致竭尽全力逃避痛苦成了每一位真正希望能够得到快乐的人最容易想到的办法。
  不幸和痛苦如此实在真切,无须任何中介,我们便可感知它的存在,由于它的作用,我们摆脱了陷入不必要的幻想的危险,不再奢望编织起愚蠢的希冀之网。
  完全地、慎重地拒斥快乐,因为这种快乐只是为了让他落入痛苦设置的陷阱。
  我们出生在一个充满着要求得到幸福和快乐的呼声的世界,并且怀抱着使她更加美好的梦想。
  ……
展开
目录
Ⅰ让心灵强健  先认识自己
不要以别人的不幸为幸
当你对庸俗熟视无睹,你已经放逐了自己
认识越清楚,痛苦越明显
不要怠慢了思想的灵感
为自己思考的人才深刻透彻
性格决定你的言辞风格
偏见妨碍对新事物的认知
身处安逸,常思艰难
财富推高人的欲望
持久的成功需要持久的努力
勇于承认过错,是成功的第一步
应该具备与才情匹配的谦逊
欲望和期待,让我们成为笑柄
不经历逆境,不能完全了解自己
对世界的期待,大都来自青春的幻想
认清了命运的恶作剧,但再无重来的机会
看不到事情的因果,说明走得还不够远
不能忽视情绪的影响
诚实面对自己
看得见,却永远得不到
把心安顿在当下
各有各的风景,谁也不必羡慕谁
不要对抗人生的不确定因素
能够免除错误的劝诫,都来得很慢
充满魅力的错误
想象力开拓心域和眼界
生活的『真相』取决于你的观点
天才无不来自困学
狂妄自大的小东西
最好的朋友和你一样,绝不苟同他人
Ⅱ冷静力——锤炼你的心智
确信自己的价值,才能在痛苦中安坐
苦闷激发了创作的热情
没有偶然的不幸
当下关注的事情,往往是困难
不幸的命运是人生航船的压仓货
致使人残酷和引人好奇的原因
初见印象知内心
微笑的人,可能是恶棍
想飞得更高,就得提防随时摔下来
没有冷静,就没有才情
天才的痛苦
远见卓识必须超越时代
避免痛苦就已经获得了快乐
安宁的生活需要中和的态度
世事无常,我们应等闲视之
工作要有主次,生活要有节奏
分清真相和征兆,需要辨识虚伪的能力
实现不了的目标也比无所事事要好
说话的技巧
我们很少想我们已有什么,但永远在想我们缺乏什么
莫让明确目标变成死守目标
Ⅲ有一种悲观叫清醒
Ⅳ了悟生死
Ⅴ身入世间  心出世间
Ⅵ读书与思考
Ⅶ修炼强劲的心灵
Ⅷ不堪孤独  就无法脱离庸俗
Ⅸ做个理智的人  更需要情感
Ⅹ悲悯之人最强大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