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网络利他行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134856
  • 作      者:
    郑显亮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郑显亮,男,赣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2010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获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学位。近年来致力于网络心理学和心理测量学等领域的研究。主持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和3项省级课题项目。已在《心理科学》、《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与行为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中国特殊教育》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网络利他行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基于深入访谈和相关研究文献,构建了网络利他行为的理论框架,探讨了网络利他行为的心理结构模型,在此基础上编制了网络利他行为量表,并运用经典测量理论(CTT)、概化理论(GT)、项目功能差异分析(DIF)、结构方程模型(SEM)等多种心理测量理论和技术对网络利他行为量表的信效度进行检验。然后以此量表为工具对网络利他行为的现状与影响因素进行了较系统地实证研究。
展开
精彩书摘
  任何类型的助人行为,而不会考虑助人者的动机。从完全被自己利益驱动的助人行为到最无私的利他行为,都属于亲社会行为(Taylor,Peplau,&Sears,2004)。 
  利他行为有以下特征(Bar—Tal,1986):(1)有利于他人;(2)行为是自愿的;(3)有意识的且目的朋确的行为;(4)所获利益是行为本身;(5)不想有任何精神或物质的奖赏。利他行为不需要任何外部的奖赏,但来自利他行为者内部的自我奖赏是可以的,比如做出利他行为后会产生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 
  二利他行为的理论 
  (一)社会交换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社会经济学指引着人们之间的交往,人们不仅要交换物质性商品,而且还要变换社会性商品,如爱、服务和信息等(Foa,1975)。利他行为就是目前期望将来能得到社会承认或奖赏等利益的工具性行为,从表面上看;利他者只有付出而没有收益,但实际上,利他行为最太的收益是内在的奖赏,是实施利他行为后利他者对自己的肯定和满足,是自己内心的愉悦。社会交换论者认为利他的收获有三个(夏学銮,1998):(1)互利。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帮助别人是对自己未来的投资。(2)减轻旁观者的痛苦。有证据显示,当看到别人受苦时,也会影响自己的心情,因此,帮助别人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减轻自己的痛苦。(3)利己。因为利他行为以低微的代价获得了别人的认同与正面回应。 
  (二)先天论 
  先天论又称生物学理论,认为人的利他行为跟动物一样是由本能决定的。Wilson(1975)首先提出利他行为是由先天的遗传基因决定的,是天生的、不用学习就会的一种行为。先天论认为,个体不仅尽可能生存下去以便让自己的基因得以继承,而且还要去提高和自己具有同样基因的同类的生殖机会(路海东,2002)。人们会根据基因相似性原则去帮助他人,在帮助他人时会考虑外表、行为、观念、态度、熟悉程度等与自己相似的程度。如有研究发现,血缘近的比起血缘远的,人们更容易表现出利他行为(Elainie&Richard,2007)。
  ……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目的
第三节 研究意义

第二章 网络利他行为文献综述
第一节 利他行为的研究
第二节 网络利他行为的研究

第三章 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量表的初步编制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研究方法
第三节 结果与分析
第四节 讨论
第五节 小结

第四章 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量表的项目功能差异分析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研究方法
第三节 结果与分析
第四节 讨论
第五节 小结

第五章 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量表的概化理论研究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IABSU的一元概化理论(UGT)研究
第三节 IABSU的多元概化理论(MGT)研究
第四节 结论

第六章 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量表的信效度研究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IABSU的信度研究
第三节 IABSU的效度研究
第四节 讨论
第五节 结论

第七章 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的现状调查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研究方法
第三节 结果与分析
第四节 讨论
第五节 结论

第八章 现实利他行为与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研究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研究方法
第三节 结果与分析
第四节 讨论
第五节 结论

第九章 人格特质与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研究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研究方法
第三节 结果与分析
第四节 讨论
第五节 结论

第十章 乐观人格、焦虑、网络社会支持与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研究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研究方法
第三节 结果与分析
第四节 讨论
第五节 结论

第十一章 班级变量对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的多层线性分析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研究方法
第三节 结果与分析
第四节 讨论
第五节 小结

第十二章 学校变量对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的多层线性分析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研究方法
第三节 结果与分析
第四节 讨论
第五节 小结

第十三章 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本书的主要结论
第二节 本书的创新之处
第三节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量表的初始项目
附录2: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量表初稿
附录3: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量表二稿
附录4: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量表三稿(正式稿)
附录5:用MACS模型对IABSU进行DIF分析的语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