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了张宝贵先生的这些创作后,发现他能够跟我们建筑师一起去思考。他将自己的工作、创造性跟建筑师所要求并希望的建筑表现力相结合,他尽量去体会甚至做的比建筑师想到的还要好,我认为这对于建筑师的建筑创作已然不是“一臂之力”了,而是加强了建筑师的表现力。从这个角度来看,大剧院里的吊顶若没有张先生的这个装饰板,它绝不会给人一种震撼的效果。
所以我当时做这个丹凤门的时候,也考虑了很多因素。从宏观角度来看,它是一个遗址博物馆,即主要把原唐朝宫殿的大门——丹凤门的遗址保护起来,使大家能够进去参观。这就像需要做一个“盒子”,玻璃盒子或是梯形的覆斗倒扣都行,形状和材料的选择性很大,并没有一定之规。当时在建筑构思时,我们考虑既然要做个“盒子”,并且这个盒子不是放在一般的地方,而是放在大明宫中轴线的大门处。它在长安城的位置上与大雁塔遥遥相对,具有一定的城市标志性。所以我想能否将丹凤门做得更具有历史性和城市标志性,这就提出了挑战,即是这绝非是一个简单的“盒子”,它应该让人见之即对某个历史片段产生联想。
我们搜集了很多考古资料,学习研究了建筑专家如傅熹年先生、杨鸿勋先生以及年轻的研究生们所做一些唐代城门的复原设计,最终还是根据现场遗址情况进行分析以后,找到了我们想要的丹凤门的感觉。此外,这个建筑必须是可拆卸式的。根据国家对文物保护的规定,遗址博物馆上面的建筑必须是轻型的、可拆卸式的。建造时是干作业,拆时要保证不会对下面的遗址造成破坏,所以我们要使用现代的钢结构,墙面就要用大型板材等。
这些确定了之后,还存在两个选择。一个选择是做完全仿唐的建筑,类似大唐芙蓉园那种仿唐的感觉:青砖墙、红柱子、金色的鸦尾等,总之是典型的唐代宫廷雍容华贵的感觉。还有一种想法是要区别于唐代建筑,可以将它的形象设计得更抽象、更概括,这要从哪个方向去抽象呢?从色彩上。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