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古代天文学的转轨与近代天文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4648419
  • 作      者:
    杜昇云[等]主编
  • 出 版 社 :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编辑推荐
    《中国天文学史大系》(全套共10卷)是中国科学院重点研究项目的一大成果。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牵头,组织包括北京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上海天文台、陕西天文台、北京天文馆、南京大学天文系、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等单位的,堪称中国天文学史界主要力量的二十余位专家,历时三十多年,集体编撰完成。
    《大系》集中国天文学史研究之大成,深入揭示了中国古代天文学理性认知探求与思想文化的关系,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学术价值。其所涉及的内容之广,超过了以往的中国天文学史论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引起国际天文学界和科技史界的高度关注,也推动了国际上对中国天文学史的研究。
    《大系》根据大专题立卷,各卷又有机结合,所引用史料准确丰富,分析科学合理,视野广阔,论述深入,构筑了一幅全景式的中国天文学历史发展的宏伟图像。
    《大系》展现了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其中《中国古代天文学思想》《中国古代历法》和《中国古代星占学》已被收入“中国文库”,《中国少数民族天文学》对于同属中华文化的“中国少数民族天文学”的发掘和整理,也是一项开拓性的探索。      《中国古代天文学词典》对天文典籍阅读者是很有价值的工具书。其余卷册的研究也各具特色。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近代最早出现的天文台,是帝国主义列强为使中国进一步殖民地化而修建的。从1842年起就有法国懂天文的传教士带着精良的望远镜先后来到上海,1844年开始观星报时,1877年建成徐家汇授时台,为外国船舰提供气象和时间服务。1899年,法国人决定在上海松江的佘山修建天文台。1901年,佘山天文台告竣,拥有当时世界一流的天文折射望远镜,除照相天体测量外还从事地磁、地震测量与监测工作。1898年,德国人在青岛建立海岸信号局,1900年在局内设气象天测所,也拥有赤道仪和测时仪器。辛亥革命以后,这些天文台先后收回,成了中国现代天文台的一部分。
    中国完全凭借自己力量兴建的第一座现代天文台是1934年建成的南京紫金山天文台,隶属于南京国民政府的中央研究院。至此,中国天文学走上现代天文学发展之路。
    这本书所写的,是中国天文学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中国古代天文学体系缓慢地、逐步地向近代天文学过渡,并在摆脱殖民地危险的斗争过程中,完成了近代天文学向现代天文学的过渡。回顾这段历史,可以使我们全面认识中国古代天文学。要看到它的辉煌,也要看清它固有的缺陷。既讴歌中国现代天文学的建立,又清醒地看到它薄弱的基础。我国今日之天文学,是一代又一代天文学家奋斗的产物。老一辈中国天文学家的奋斗精神,是我们永久的财富。这种精神终将激励我们不懈努力,以跨入世界天文学的先进行列。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中国古代天文学的转轨
    第一节  外因促进了天文学体系的变化
    中国古代天文学萌芽于新石器时代,经过夏、商、周三代的发展,至春秋战国时期进入理论化和数量化的阶段,以后不断地繁荣、发展、完善,到宋元时期达到鼎盛。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古代天文学形成极具特色的体系,并与中国古代社会自洽。它满足了社会对天文学的需求,它的发展又不断促进整个社会科学文化的进步。
    13世纪末,经郭守敬、王恂、札马鲁丁等一批元代天文学家的努力,在天文观测与恒星测量、四海测验、历法计算和天文仪器等诸多方面,使中国天文学达到世界最高水平。但此后,中国天文学的发展就比较缓慢了,未有超出郭守敬水平的成果问世。14世纪后半叶明王朝建立以后,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天文学仍然发展缓慢,历法研究水平远落后于元初。明代多次出现的改历呼吁,即是当时天文学已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的反映。16世纪末,鼓动改历和钻研历法的人多了,中国天文学研究开始复苏,但由于制历理论的研究停滞多年,人才断档,方法失传,因此重振中国天文学十分困难。
    欧洲古代天文学有过古希腊天文学的辉煌,但它早于中国8个多世纪就出现长时期的停滞与倒退。教会对《圣经》的诠释代替了往昔对天体运动的追求,对上帝的信仰使人们遗忘了古希腊那些智慧的先驱;在测量过地球周长几百年后,教会又使人们相信大地是平的。更有甚者,6世纪的一本《基督教地形学》,附会大地形如基督教圣殿中桌面的形状,是东西方向长于南北方向的长方形。在被称做“黑暗时期”的5-10世纪,欧洲人的天文学观念大大落后。教会压制了科学,不但进一步加强了宗教势力,也使星占学有了良好的发展条件,人们把生活包括死后的希望寄托于上帝,也寄托于星占家的预言。天象不能用于解释自然,就被用于星占,一种将黄道十二宫和星辰运行与人相联系的占星术发展起来。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中国古代天文学的转轨
第一节  外因促进了天文学体系的变化
第二节  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发展特征
一、天文学发展最早的国家之
二、地域需要
三、实用性明显
四、社会地位重要
五、有两个重要分支
六、整体观念强
七、天文资料积累丰富而连续
八、成就突出
九、使用赤道坐标体系
十、重视实测
第三节  中国古代天文学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第四节  中外天文学交流的历史回顾
第五节  中国天文学发展进入低谷
第六节  中国古代天文学转轨的历史必然性

第二章  西学东渐与中国天文学的逐渐变化
第一节  天文学观念的逐渐转变
第二节  历法计算中数学方法的变化
第三节  宇宙观念的多样化与转变
第四节  天文仪器的变化
第五节  中国天文学向近代天文学过渡

第三章  欧洲天文学的革命
第一节  欧洲古代天文学体系的形成及特点
一、欧洲古代天文学体系的形成
二、托勒密数学天文学的主要特点
三、亚里士多德与托勒密宇宙学的基本特点
第二节  哥白尼对欧洲古代天文学体系的继承与发展
一、哥白尼时代的欧洲天文学
二、哥白尼的宇宙学革命
三、哥白尼的数学天文学改革
四、哥白尼学说的继承性
第三节  “二说”并驰,“五天”沸腾
一、“日心地动说”的早期传播
二、第谷的目心-地心体系
三、隆哥蒙塔奴斯体系及其“平权说”
四、开普勒的天体运动理论
第四节  望远镜给天文学带来了新动力
一、望远镜天文新发现
二、对亚里士多德宇宙学的全面清算
三、天文观测水平的迅速提高
第五节  近代天文学体系的初步形成
一、开普勒学说的传播
二、天体运动力学机制的探寻
三、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与近代天体力学的建立
第六节  天文学革命所导致的宗教纷争

第四章  明末西方天文学的传入
第一节  耶稣会士来华的背景
一、耶稣会的由来
二、护教措施
三、耶稣会的东来及其所面对的中国
四、对华传教方略的确立
第二节  入华耶稣会士的早期天文活动
第三节  西学东渐的客观条件与不利因素
一、传教士方面——欲传秘法的愿望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二、中国方面——推崇与拒斥的对立
第四节  《崇祯历书》的编纂
一、历局的设立与耶稣会士的入局
二、徐光启的改历方针
三、新历书的诞生
……
第五章  西方天文学的早期译著
第六章  《崇祯历书》研究
第七章  清代前期中国天文学体系的逐渐转变
第八章  西方天文学知识在民间的传播和研究
第九章  中国近代天文学的孕育
第十章  传教士中的天文学家
第十一章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中央观象台
第十二章  青岛观象台
第十三章  徐家汇观象台和佘山观象台
第十四章  民国时期的国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
第十五章  紫金山天文台和凤凰山天文台
第十六章  中国近代天文学的主要成就
第十七章  天文学术团体和出版物
第十八章  近代天文教育机构
参考文献
总跋
补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