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辨证论治歌诀白话解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0463314
  • 作      者:
    李峰, 宋月晗主编
  • 出 版 社 :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编辑推荐
  精编歌诀:朗朗上口,便于记忆
  难点注释:针对歌诀之生、难、古词释义,便于理解
  歌决总括:提纲挈领,便于概括
  歌词详解:白话深入详解,纵横贯通,便于掌握
  名言名句:古籍经典之论述撷英,便于升华
展开
作者简介
    李峰,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体质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分会全国委员,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中医康复专业委员会秘书长。2000年教育部骨干教师奖励基金,第四届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及奖励基金,首都抗非典先进个人。目前作为负责人,承担着国家863基金、国家自然基金、教育部骨干教师资助项目和卫生部等科研课题,采用生物芯片等现代高新技术,对中医临床病证和方药作用机理进行研究。
    
展开
内容介绍
  在形式上,《传统中医培养手册:辨证论治歌诀白话解》将知识点编成歌诀,荟萃精要,朗朗上口,画龙点睛,重点突出,便于学习;书中空白处,将需要重点记忆之处做“板书”处理,亦便于阅读过程中做随时笔记:
  在内容上,将相关的知识点进行链接,加强了与临床各科之间的联系,增强了实用性,提高了读者的学习兴趣,将经典名言贯穿其中,为进一步经典的学习应用奠定了基础。另外,《传统中医培养手册:辨证论治歌诀白话解》将多年来在教学、临床中的经验融入《传统中医培养手册:辨证论治歌诀白话解》。总之,无论是在形式上和还是内容上,均力求切合中医院校学生和西医学习中医、中医带徒等各层次学习人员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实习的需要。
展开
精彩书摘
  痰浊为病,颇为广泛,见症多端,因而有“百病多因痰作祟”、“怪病多痰”之说。痰证的临床表现:①痰浊最易内停于肺,影响肺气的宣发肃降,故痰证以咳吐痰多、胸闷等为基本表现;②痰浊中阻,胃失和降,可见脘痞、纳呆、泛恶呕吐痰涎等症;③痰的流动性小而难以消散,故常凝积聚于某些局部而形成圆滑包块,如瘿瘤、瘰疬、乳癖等;④痰亦可随气升降,流窜全身,如痰蒙清窍则头晕目眩,痰蒙心神则见神昏、神乱,痰泛于肌肤则见形体肥胖;⑤苔腻、脉滑等为痰浊内阻的典型舌脉表现。
  根据痰的性状及兼症的不同,痰证有寒痰、热痰、湿痰、燥痰以及风痰、瘀痰、脓痰等之分,痰与病位结合可形成很多证候。临床常见的痰证有痰蒙心神证、痰热闭神证、痰火扰神证、痰阻心脉证、痰阻胸阳证、痰浊阻肺证、痰热壅肺证、痰热结胸证、痰热腑实证、燥痰结肺证、痰阻胞宫(或精室)证、痰湿内盛证、痰阻经络证、风痰阻络证、痰气郁结证、脓痰蕴肺证、风痰闭神证、瘀痰阻络证等,其证候除有痰的表现外,必兼有不同病性及痰所停部位的特征。
  痰证的治疗,介绍以下几个方面:
  对于肺中有形之痰,要从痰的有无、数量、颜色、质地等方面辨别,其规律是:外感热病,或内伤杂病,咳喘痰鸣而痰不多者,使用麻杏石甘汤加味;凡喘咳痰多清稀,或咳吐水泡痰爽利者,小青龙汤加味;无论外感、内伤,凡咳吐痰腥臭,或痰中带血,引胸作痛者,使用千金苇茎汤加味;凡见咳喘吐白沫不爽者,使用清燥救肺汤加味;咳吐痰黄白相兼者,使用定喘汤加味;喉间哮鸣音重,但咳嗽痰不多,痰出不爽者,使用射干麻黄汤加味;咳喘痰稀,遇寒冷则加重,痰带血丝,苏子降气汤主之;咳喘痰黄而稠,伴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者,使用清气化痰汤加味;涤化顽痰可用青礞石类。另外,治痰之要,在于理气,刘河间说:“治咳嗽者,治痰为先,治痰者,下气为上”。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八纲辨证
第一节 八纲基本证候
一、表里辨证
二、虚实辨证
三、寒热辨证
四、阴阳辨证
第二节 八纲证候间的关系
一、证候相兼
二、证候错杂
三、证候真假
四、证候转化
第三节 八纲辨证的意义

第二章 病性辨证
第一节 辨六淫证候
一、风淫证
二、寒淫证
三、暑淫证
四、湿淫证
五、燥淫证
六、火(热)淫证
第二节 辨阴阳虚损证候
一、阳虚证
二、阴虚证
三、亡阳证
四、亡阴证
第三节 辨气血证候
一、气虚类证
二、血虚类证
三、气滞类证
四、血瘀证
五、血热证
六、血寒证
七、气血同病证类
第四节 辨津液证候
一、痰证
二、饮证
三、水停证
四、津液亏虚证
第五节 辨情志证候
一、喜证
二、怒证
三、忧思证
四、悲恐证

第三章 脏腑辨证
第一节 辨心病证候
一、心血虚证
二、心阴虚证
三、心气虚证
四、心阳虚证
五、心阳虚脱证
六、心脉痹阻证
七、心火亢盛证
八、痰蒙心神证
九、痰火扰神证
十、瘀阻脑络证
第二节 辨肺病证候
一、肺气虚证
二、肺阴虚证
三、风寒犯肺证
四、风热犯肺证
五、燥邪犯肺证
六、寒邪客肺证
七、肺热炽盛证
八、痰湿阻肺证
九、痰热壅肺证
第三节 辨脾病证候
一、脾气虚证
二、脾阳虚证
三、脾虚气陷证
四、脾不统血证
五、寒湿困脾证
六、湿热蕴脾证
第四节 辨肝病证候
一、肝血虚证
二、肝阴虚证
三、肝郁气滞证
四、肝火炽盛证
五、寒滞肝脉证
六、肝阳上亢证
七、肝风内动证
第五节 辨肾病证候
一、肾阴虚证
二、肾精不足证
三、肾阳虚证
四、肾气不固证
第六节 辨腑病证候
一、胃阴虚证
二、胃热炽盛证
三、寒滞胃腑证
四、食滞胃肠证
五、胃肠气滞证
六、虫积肠道证
七、肠热腑实证
八、肠燥津亏证
九、大肠湿热证
十、膀胱湿热证
十一、胆郁痰扰证
第七节 辨脏腑兼病证候
目录一、心肾不交证
二、心肾阳虚证
三、心肺气虚证
四、心脾气血两虚证
五、心肝血虚证
六、脾肺气虚证
七、肺肾气虚证
八、肺肾阴虚证
九、肝火犯肺证
十、肝胆湿热证
十一、肝胃不和证
十二、肝郁脾虚证
十三、肝肾阴虚证
十四、脾肾阳虚证

第四章 其他辨证方法概要
第一节 六经辨证概要
一、太阳病证
二、阳明病证
三、少阳病证
四、太阴病证
五、少阴病证
六、厥阴病证
第二节 卫气营血辨证概要
一、卫分证
二、气分证
三、营分证
四、血分证
第三节 三焦辨证概要
一、上焦病证
二、中焦病证
三、下焦病证
第四节 经络辨证概要
一、辨十二经脉病证
二、辨奇经八脉病证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