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种树,改变了谁?:15年的沙漠之旅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0853161
  • 出 版 社 :
    同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编辑推荐
  内蒙古的科尔沁,在人们印象中是一个水草丰美的草原。但那里还有无边的沙漠,在一步一步侵袭着人们的家园。
  为放慢沙化的步伐,有一群人在沙漠、沙地中从事着绿化工作。这一群人中,有来自异国的NPO,有来自国内外的志愿者。在15年的种树旅程中,有很多关于个人、关于生存、
  关于成长、关于责任的故事,在内蒙古的土地上发生。
  因为,在边远的乡村、贫瘠的土地、浩茫的沙漠,人与自然的紧密接触,最能引发人们与心灵的真实对话。而这种对话所带来的内心想法的改变,将会对人的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
  也许环境的命题,对有些人来说依然很遥远,但是通过《种树,改变了谁?》,通过一些平凡人的不凡故事,您也许会对我们生活的环境,又产生一些新的思考。
展开
作者简介
  孙海燕,《 ECO-NOMY碳商》杂志主编,《绿金时代——妙趣横生的绿色经济》合著者。毕业于瑞典卡尔马大学波罗的海商学院和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系,分别获得工商管理学硕士和经济学学士。
  
  姚音,《 中欧商业评论》编辑总监,曾任职于《上海证券报》、《21世纪商业评论》。毕业于浙江大学新闻系。
  
  孙杨,《 ECO-NOMY碳商》杂志编辑总监,《绿金时代——妙趣横生的绿色经济》合著者。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编辑出版专业和英语专业。
展开
内容介绍
  《种树,改变了谁?》通过讲述富士公司在过去15年里参与NGO组织绿化网络在内蒙古通辽的种树项目的故事,来解析一家跨国公司如何将全球的CSR策略和项目从总部传递到中国。
  在中国经济发生重大变化的15年里,一家经历了战略转型的跨国公司,与一群不同国籍、身份的志愿者,和一个从日本来到中国的NGO组织,以及一个被环境问题所困扰的村庄,围绕着一个种树项目,发生了一个彼此合作、关怀的感人故事。
  从这个故事里,我们不仅看到了令人鼓舞的温暖人情,还看到了一个成功的CSR案例背后的推动力,以及它所代表的中国商业社会的CSR成长历程。
展开
精彩书摘
  看到书的标题,你可能自然会得出这样的结论:这是一本关于植树、环境保护与志愿者服务的书籍。当然这些都是它的关键词,但又不局限于此,这本书写出了不同人的故事。这群人之中有梦想家、领导者、管理者,也有普通雇员、志愿者和当地群众,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们在科尔沁沙漠结缘,开始了各自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大家就环境保护、文化遗产、社会公正、农村和人类发展等议题进行交流,思想碰撞。这群人将自己的时间、假期、工作甚至生命都奉献给了中国的植树造林事业,凭借着伟大的激情和对保护环境的坚定意志不断创造奇迹。参与这个项目的人来自不同国家、不同阶层,通过自己的双手去感受大自然,并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土地荒漠化对于环境的影响。
  这本书里塑造的英雄是NPO、个人、志愿者,是当地居民、政府官员,更是外国公司及其关注环保的工会,来自不同背景和国家的人们克服一切困难走到一起,大家都想尽一己之力去改变些什么,在应对内蒙古荒漠化问题的过程中见证成长,在饱受黄沙蚕食的土地上并肩作战,共筑科尔沁绿色的未来。
  这个叫做绿化网络的日本NPO组织从1997年开始就来到内蒙古植树造林,这个NPO的创始人是大龙隆司、斋藤晴彦和北浦喜夫。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3个男人拥有对植树最朴素的哲学理解,想要尽全力去解决内蒙古荒漠化的难题,带着这个简单的梦想和满腔激情,凭借巨大的意志力和决心,他们开创出新的职业生涯,在中国“种树”这件事上成就了一番作为。对他们而言,承担这项工作不仅出于环保的因素,而是肩负培育希望的重任,土地荒漠化对人类的生存产生巨大的影响,他们希望通过努力控制荒漠化的范围,让科尔沁草原重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胜景。
  在过去的十五年里,绿化网络从大学、志愿团体和富士这样的公司募集资金,在中国东北部内蒙古科尔沁持续着他们的绿化工作,这个植树项目的成功给予众多同行巨大的动力,目前当地人也自发地行动起来,捐助树苗支持环保组织的工作。这片土地曾经是一片树林,要把沙地变回它原本的样子,在开展大量的绿化工作之前,更重要的是让当地人意识到过度放牧和对耕地的过度开发是造成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绿化工程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创造出一个良性环境,让当地民众能够主动地承担长期持续性的工作。这不仅仅是为了转变单一的植树模式,更是要激发起大家的整体环保意识,寻找导致土地荒漠化的根本症结所在,例如缺乏环境管理、人口大量过剩和农业生产中的不可持续性行为。
  绿化网络每年安排志愿者,雇佣村民从事种植、灌溉和修剪工作,富士公司提供资金,也从日本与中国的员工中招募志愿者来支援该项目,来自不同国家的参与者们都展现出深刻的企业社会责任感和对可持续性发展的承诺。这反映了富士的企业理念:为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而努力。
  这个项目不仅让志愿者有植树的体验,更提供了一个超越国界的平台,与当地人分享对环保的感悟。这个项目让他们体验到与日常生活截然不同的工作环境和文化环境,亲眼目睹土地荒漠化的现状,从而意识到它对全球环境的影响。志愿者在国际化的团队工作,与当地农民交流,超越了国籍和语言的差异,促进中日之间的沟通与理解,这样的经验能够增强对公司与社会的责任感。我自己作为一个环保事业的践行者、教育工作者,同时也是中国CSR的观察者,我将富士集团推动的中国项目看作一个示范案例,描绘出一个长期的可持续发展计划的模型,这个模型将NPO、地方政府、普通公民这些关键利益相关者联接在一起,竭诚为发展可持续农业、环保教育以及生态重建努力,最终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动态平衡。同样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个项目在帮助人们改善生计方面做出的不懈努力。我十分荣幸受到邀请为这本书写序言并提供我的浅见。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就被绿化网络、富士集团、许许多多的志愿者和当地的人们为推动这个项目做出的伟大贡献和牺牲打动,并激发出许多新的灵感。其中对我影响最深的是我开始思考未来某一天,我应该去直接参与需要动手的项目,用我的双眼去见证变迁,或许我也可以成为一名志愿者,去到内蒙古与大龙先生面对面交谈,我又在我的愿望清单里增添了一项未完成的工作。行文至此,我试着去总结绿化网络和富士集团在内蒙古推动这个环保项目的贡献,基于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的思维方式,与开篇一样,我想起了另一句中国俗语是对他们努力最好的总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
展开
目录
序一
序二
第一章 一半是沙漠 一半是树林
第一节 黄绿之间
第二节 嘎达梅林的心愿

第二章 工会的决策:去内蒙种树
第一节 初到内蒙古
附录 杉山友一自述
第二节 结缘绿化网络

第三章 绿化网络:早期的艰辛
第一节 相识于种树的三个日本男人
第二节 万事开头难
附录 沙漠之旅
第三节 一所种树学校

第四章 坚定的背后
第一节 传递个人正能量
附录 森田纯雄自述
第二节 集体的坚定是一个过程
第三节 "我的角色就是机制保障者"

第五章 新力量:富士中国
第一节 中国本土的决定
第二节 榜样的力量
第三节 种树队长的心路历程
第四节 交流与碰撞

第六章 唤起更多的人
第一节 种树的吸引力
第二节 传播方式的试验田
第三节 那一年的海选
第四节 种树,是一种荣耀

第七章 中方志愿者的故事
第一节 一次心灵的放逐和回归
附录 志愿者(中方)语录
第二节 去沙漠修地球的"外援"

第八章 人进沙退
第一节 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第二节 "小家"与"大家"
第三节 从志愿者到实践者
第四节 成长中的那些事

第九章 种树,改变了谁?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