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夜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2764921
  • 作      者:
    (英)马丁·艾米斯(Martin Amis)著
  • 出 版 社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马丁·艾米斯(Martin Amis),英国当代著名作家,1949年生于牛津文学世家,著名小说家金斯利·艾米斯之子。马丁·艾米斯索有英国“文坛教父”之称,与伊恩’麦克尤恩(Ian McEwan)、朱利安·巴恩斯(Julian Barlies)并称英国“文坛三巨头”。1974年,艾米斯凭其处女作《雷切尔文件》摘得毛姆文学奖,并被誉为“文学天才”。此后艾米斯借其一系列风格多变的作品步入文坛巅峰:《金钱――绝命书》(1984)入选《时代》杂志“一百部最佳英语小说”之列;《时间箭――罪行的本质》(1991)和《黄狗》(2003)先后入围布克奖提名。虽然艾米斯屡次缘该奖项,但却损他成为“英国最受欢迎的年轻作家”(GRANTA杂志)的头号人物。马丁·艾米斯在创作上深受卡夫卡、纳博科夫、乔伊斯等大师的影响,在写实的手法上融入了意识流、黑色幽默及浓郁的魔幻主义风格;其先锋实验的文学品格、标新立异的创作形式、变幻莫测的情节铺陈以及惊世骇俗的语言天赋令其享尽世人瞩目,更被形容为是“蘸着迷药水书写的文坛大师”。
展开
内容介绍
  《马丁·艾米斯作品:夜车》是艾米斯的第九部长篇小说。作为马丁·艾米斯较新的小说对于很多读者(尤其是中国读者)来说可能很陌生。这部小说写于1997年,讲述了一个名为麦克·乎力汉的女警官调查一起一名年轻女子珍妮弗·洛克维尔在自己卧室内自杀的神秘案件的过程。尸体解剖后,麦克对福克纳(珍妮弗的男友)做了口讯,并与珍妮弗的医生、上司及前室友进行了非正式的谈话试图了解珍妮弗的死因。最后,小说以不为读者明确满意地解释珍妮弗自杀动机的方式结尾。马丁以“后现代招式”著称,然而,《马丁·艾米斯作品:夜车》在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仍保留现实主义特色。作品甫推出时没有得到评论界的认同,著名作家约翰·厄普代克批评艾米斯缺乏作家应有的人文关怀,小说是失败之作,这让一向自认秉承贝娄和纳博科夫人文传统的艾米斯颇感尴尬。诚然,作品叙述的故事情节与一般的侦探小说非常相似:警官汤姆·罗克韦尔的女儿、天文物理学家詹妮弗意外身亡,女警察迈克·胡礼汉试图找出詹妮弗的真正死因,究竟是他杀还是自杀?不少经验老到的评论家,也难以避免这个极具诱惑力的情节所带来的悬念,沉浸在艾米斯刻意营造的惊悚气氛中,将这部小说归入一般的流行侦探小说。大多当代的文学评论往往沿承新批评的精神,致力于对作品的分析评判,较少涉及于作家的个人生活,但在对《夜行列车》的评论中,却有论者暗示,艾米斯在经历中年危机和离异之后,难以创作出成熟的长篇巨著,而用一百多页的侦探小说延续其写作生涯,所以肯定其作品的可读性和娱乐性,而否定其严肃小说的内涵,如《沙龙》杂志就持这种观点。也有敏锐的评论家看出这部小说深刻的一面,不过只能肯定它是一部严肃小说,对作品的底蕴缺乏具有说服力的分析,如《大西洋报》的评论。
展开
精彩书摘
  我是一名警察。这么说感觉好像要做什么特别的声明,或暗含某种不寻常的意义,但它只是我们习惯的说法而已。在我们这行,我们不会用“我是男警”或“我是女警”或“我是警官”这样的说法,我们只会说“我是警察”。我是一名警察。我是警察,而我的姓名是迈克·胡里罕,职位是警探。此外,我还是一个女人。
  现在我要讲的,是我所遇过的最糟的一件案子。
  “最糟”这两字,在我看来,当你身为警察之后,就变成一种颇有弹性的概念。你难以固定“最糟”两字的定义,它的疆界每天都在不断往外扩展。“最糟?”我们会这么说,“根本没有‘最糟’这种东西。”不过,对迈克·胡里罕警探来说,这件案子就是最糟的一桩。
  刑事侦查局位于市中心,这里有三千位同仁,分成许多部门、科室、小组和分队。这些单位的名称可说变化多端:组织犯罪、重大犯罪、人身伤害、性侵害、窃车、票据诈欺、特别调查、资产没收、情报、缉毒、绑架、闯空门、强劫……以及谋杀。这里只有一扇扇上面标有“罪”的玻璃门,却没有一扇标有“孽”的玻璃门。犯罪的市民是攻击的一方,而捉贼的我们则是防卫的一方,这就是一般人的看法。
  关于我个人生活的“十张牌”是这样的:十八岁那年我进入皮特·布朗大学攻读刑事司法硕士,但我真正的志愿是第一线的工作。我无法按捺,便去参加州警考试、边境巡警考试,甚至参加监狱管理员的测试。我全都考上了。我还参加警察特考,结果也一样通过。所以我离开皮特·布朗,进入警察学校就读。
  刚开始我在南区担任巡警,成为四十四街治安维护部门的一员,我们徒步或驾警车巡逻。后来我到‘‘老人抢案组”待了五年,其间我积极办案,主动出击伪装诱捕,这让我得以晋升为便衣警察。之后,我又通过测试,佩上盾形警徽调至市中心。目前我在“资产没收组”服务,不过在这之前我在凶案组待了八年。我办过不少命案,我曾经是个专办命案的警察。
  用几句话来形容我的外貌吧。我的体型遗传自我的母亲,她可以说走在她那个时代的前端,形象看起来颇似今日言必及政治的女性主义者。我妈几乎可以在那种以核战过后为背景的公路电影中,扮演穷凶极恶的恶汉角色了。我还遗传了她的声音,而且经过三十年的尼古丁熏陶后,这声音低沉的程度更加严重。我的相貌遗传自我的父亲,这张脸很乡土,平淡无奇,一点也不城市化,不过我的头发倒是金黄色的。我在这座城市的“月亮公园区”出生,在这座城市长大,但后来遭逢变故。
  十岁那年我便由州政府接手抚养,迄今我仍不知我父母人在何方。我身高一百七十七公分,体重八十一公斤。
  有人说最刺激的部门就是缉毒组(脏钱也最多),而公认最有乐趣的部门则是绑架案组(如果美国的谋杀案多半是黑人对黑人的话,那么绑架案则多半是帮派对帮派)。性侵组有它的支持者,扫黄组也有其信徒,而情报组正如其名(情报无远弗届,揪出匿影藏形的坏人),不过,所有人都默认凶案组是老大。凶案组才是真正的主角。
  在这座规模属于第二级、因那座日本人出资兴建的巴别塔、港口码头、大学、最具有前瞻性的公司(计算机软件、航天科技、生化制药)、高失业率以及灾难性的纳税市民搬迁而小有名气的美国城市,一个凶案组的警察每年可能要侦办十几件凶杀案件。有时你是这件案子的主要调查员,有时你则担任副手。我承办过的凶杀案件至少上百,破案率则刚好高于平均值。我能鉴识刑案现场,而且不止一次被称为“优秀审讯员”。
  ……
展开
目录
第一部  反冲
第二部  自杀重罪
第三部  视相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