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在人类的蒙昧时代,还是野蛮时代或文明时代,星空始终陪伴着人类,日月星辰是人类遥远的天然伴侣。自古以来,人类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观察星空。我国古代把日、月、星都叫曜(音同耀),日、月和火、水、木、金、土五星合称七曜。说到汉语中的“星”字,据(《说文解字》分析,“星”字写法是从日而生。“日”泛指以太阳为代表的发光天体——群曜;“生”指天地之间的万物众生。“日”与“生”结合起来表示万物生长所仰赖的群曜。
当黄昏送走西边天空最后一缕晚霞,一个星光灿烂的世界悄然降临。晴夜到野外观察星空,人们时常觉得天空好像一个圆球或穹庐(在天文学上叫做天球)罩着大地,天球上镶嵌着许多相对位置不变的星星——恒星。
夜晚观星空,如果观察的时间足够长,你会发现整个天穹带动着所有的恒星在转动,有些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同时有些则隐没到西方地平线之下,直到太阳升起,使所有的恒星消失。如果连续观察几个晚上,你就会发现恒星从地平线上升起和降落的时间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变得越来越早。如果是在黎明前观察,你会发现,在日出之前有一些以前没有见过的新恒星在地平线上升起,这种现象在天文学上被叫做偕日升。
在上古时期,天文学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为了生活需要而存在的,其中基本的实用目的包括辨别方向、确定季节和定时辰等。例如,古人通过白天望日、夜晚观星的方法来辨别方向。农耕者根据长期观察到的固定的星空,把握一年四季的变换。因为花开花落、草木枯荣、鸟兽繁衍滋生都对应着固定季节、固定时辰、固定方向的固定星座。例如,我国古籍《尚书尧典》和《夏小正》中都有这方面的相关记载。在古埃及,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淹没两岸农田作物的同时,也带来大量肥沃的淤泥,古埃及人惊讶地发现,每当尼罗河开始泛滥时,天上最明亮的恒星——天狼星会在清晨东方的晨曦中闪现,这个天象后来被称作天狼星的偕日升,即和太阳同时升起。经过长期的观测,古埃及人确定两次天狼星偕日升的时间间隔为365.25天,他们以此为基础,制定了他们的历法,并把天狼星的偕日升作为新的一年的开始。
太阳属于银河系里一颗普通的恒星。事实上,白天的太阳也像晚上的恒星一样升起、降落,人们也可以把太阳的视运动想象为一颗大而明亮的恒星在运转,它好像是被天球带着运转的;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可通过一些背景恒星(即随每月的时间推移观察到不同的星座)反映出来。既然每天偕日升的恒星不同,说明太阳所经过的星座或宫是在更迭的。
古人不仅观察到了偕日升现象,而且通过长年累月的观察,注意到某一个恒星升起的时间在一年后会重复,也就是以一年为周期,看上去太阳在天球恒星背景上绕了一周,这条轨迹被称作黄道。原则上说,通过观察太阳与恒星的相对位置,可以确定历法。要孤立地观察某颗恒星是困难的,为了便于观察,可以把相邻的恒星组合起来作为一个标志,这就是星座。
在冬季时仰望夜空,你会惊奇地看到猎户星座的猎人形象,他好像手挥利器正与冲过来的金牛搏斗,其腰带上的三颗星一字排开,好不威武,在他脚下不远处是全天空最亮的天狼星发出耀眼的光芒;春夜的狮子座的头部,好像一个反写的大问号;夏夜南方天空有一只摆动巨尾的天蝎,那火红的心宿二好像天蝎的心脏;飞马座和仙女座出现在寂静的秋夜星空,视力好的人可以隐约看到那著名的河外星系——仙女座大星云。
自从有人类以来,每当夜幕降临,星空下任何一个村庄或部落的人群,都可以翘首望天。虽说远古时人类对宇宙的规律知之甚少,但这抑制不住人们对星空的神思遐想。星星在天空自然排列的固定图案,给了人类无限的想象空间,激发人们编织出众多的神话故事。星座文化就是人类最早创造的神话文化,不仅出现在文学、艺术、宗教等领域,也影响到建筑美学。它一方面表达了人们对宇宙的和谐与美的向往,也流露出对天神的崇拜与敬畏。
谈到自然学科产生的历史顺序,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这样写道:“首先是天文学——游牧民族和农业民族为了定季节,就已经绝对需要它。”现代科学史研究证明,人类所建立的最古老的科学就是天文学。天文学最初是从人类仰观天象开始的。在新石器时代,原始农业生活必然直接受到春暖秋凉的季节规律的制约,所以自然界气候的周期变化是为原始人类最先认识的自然规律。比天文历法更古老的物候历法是在日月星辰这些宏观参照对象的运动规律被充分认识之前,早期人类以更易于熟悉的、与自然变化相应的动植物变化作为参照来掌握季节的变化。
……
展开
——中国科普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天文馆事业的先驱者 李元
《星座趣谈》是一部很有文化特色的、兼有阅读和收藏价值的科普图书,可作为天文爱好者的好伙伴。
——北京天文馆馆长 朱进
星座是地球人探索宇宙的过程所留下的珍贵文化遗产,凝聚着人类在科学、哲学、艺术、文化方面的智慧,《星座趣谈》对此均有所涉及和表现,具有较浓的科学、人文与艺术氛围。与以往的星座书相比,此书的内容更全面、更新颖。它不仅是一本星座科普书,也是很好的观星指南,同时还能带领读者领略星空、天体的无限魅力。
一个钟爱星座艺术的老爱好者的读后感
——北京天文馆 陈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