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现代化必须通过农业社会化服务实现农户生产外部规模经济,解决农业现代化发展中农户生产规模不足的制约问题。首先,本书运用分工理论、演化经济学理论和结构功能主义等理论逻辑构建本书研究理论框架,并运用该框架揭示农业社会化服务和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产生的机理。其次,比较分析了国外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的市场导向型、政府导向型和混合导向型等三个主要发展模式,以及中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历史变迁,归纳出中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方向。然后,对中国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体系演进,以及新型体系形成的影响因素等进行了实证研究。同时,从机制与模式的视角对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构建进行研究。最后,从健全市场竞争机制和提高服务效率,加强服务组织功能协同和提高服务质量,加强服务组织规范管理和现代经营理念,完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政策,以及建立新型体系关系机制和保护农户利益等方面,提出促进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