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入门指南:带你玩转语言密码》:
揭开语言学神秘面纱 什么是语言学? 语言学是关于人类语言的科学研究,主要研究语音、构词、句法、语意、言谈篇章、语用、语言学习及教育、翻译、文字学、声韵学。语言学的历史悠久。人类最早的语言研究是解释古代文献.目的是为了研究哲学、历史和文学。中国在汉朝时产生了训诂学。已知最早的对语言的描写是波尼尼在公元前500年对梵语的分析。公元前4世纪到3世纪,印度和希腊就出现了语法学。18世纪初期,随着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产生而出现了现代语言学。
不少人对语言学这门学科很有兴趣,但是真正了解其内涵的并不多,甚至有人认为需要很好的外语基础才能学习语言学。实际上,语言学和外语水平之间没有必然联系,世界上不少知名的语言学专家都只会说自己的母语。出现这种误解是因为语言学这门学科在中国尚未普及。在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语言学不是一级学科,本科阶段没有独立的语言学专业,语言学的不同专业领域被分散在中文系、计算机系、外语系等不同学科中。随着中国语言学学科的发展以及对外交流的不断扩展。越来越多的人会认识到语言学的重要性。
什么是IOL? IOL是国际语言学奥林匹克竞赛(International Linguisties Olympiad)的简称。一年一度的IOL比赛是目前全球12类奥林匹克学科竞赛之一。与多数竞赛不同的是,语言学竞赛并不是考查参赛者对语言学知识的了解程度,更多的是参赛者本身的思维能力与素质。设置赛题时设想参赛者不具备语言学专业知识,以全世界范围内已经过调查的某语种的语言片段为材料,为参赛者展示不同语言编码方式的差异性,并给出足量的已知信息,要求参赛者据此探求背后的规则。参赛者须施展敏锐的洞察力去挖掘材料中的线索,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去推测原因,最后经过严密的推理而归纳出规则。下面两张表格是对IOL赛程和奖项设置情况的介绍。
IOL简史 1965年,第一届高中生语言学竞赛在莫斯科举办。杰出语言学家Alfred Zhurinsky(1938—1991)创办该比赛的时候只学习了五年的语言学,最初的组委会还有他的指导老师数学家Vladimir Andreevich Uspensky,语言学家Alexander Kibrik,Anna Polivanova和Andrey Zaliznyak。
语言学奥林匹克竞赛,现称“老语言学奥林匹克竞赛”,从1965年到1982年每年由莫斯科国立大学理论与应用语言学系举办。之后,语言学竞赛曾中断过一阵,直到1988年在莫斯科国立历史档案学院(今莫斯科国立大学人文学院)再次回归。1996年,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也开始举办与莫斯科平行的语言学奥林匹克竞赛。
保加利亚从1982年开始举行语言学奥林匹克竞赛,由保加利亚数学家联盟(Union of Bulgarian Mathematicians)和教育部合办。
之后,荷兰和美国的俄勒冈州纷纷出现了类似的比赛。与此同时,莫斯科和保加利亚的选手开始互相参加对方的比赛.这为日后国际赛事的举办奠定了基础。最终。在保加利亚语言学家Ivan Derzhanski和俄罗斯语言学家Alexander Berdichevsky、Boris Iomdin、Elena Muravenko、Alexander E.Kibrik的共同努力下,国际语言学奥林匹克竞赛于2003年诞生了! 如何准备? IOL官网指出,由于每一道题目都是独立的,学生并不需要预先了解语言学知识就可以做题,因此最好的准备方法就是做练习。本书就筛选了不少典型例题,供初学者使用。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