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播种阳光 收获习惯:教师积极语言的魅力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0200651
  • 作      者:
    胡长红主编
  • 出 版 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播种阳光收获习惯:教师积极语言的魅力》全书包括四章。第一章阳光心语,静待花开,是教师们教育生活随笔,寥寥数语,记录了我们的教师说了什么、为什么这样说、怎么说的、说后的感受等。第二章阳光导行、绽放笑脸,呈现的教育案例让我们看到,论是班主任,还是学科教师,都细心地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去包容学生、理解学生,允许学生用自己擅长的方式摄入知识、表达想法、参与活动。第三章阳光少年,放飞梦想,是学生们的随笔,从字里行间展示着“积极语言”带给他们的改变。第四章阳光感悟,品味幸福,展现了教师们从“积极语言”中获得的正能量,满满的幸福溢满了字里行间。
展开
精彩书摘
  “谁来试试宽容的力量?”
  ——昌平区城北中心六街小学王颖
  改教品社学科以来我感触最深的就是:班与班之间的差异真大!有些孩子真的对科任课不重视,对科任老师所谓……也许当惯了班主任,这种心理落差是非常大的。2012年10月23日下午,我听了陈虹教授“积极语言HAPPY模式在中小学中的应用”讲座后,深有感触,也心存怀疑:12个教学班,我能利用这样的积极心理、积极语言去改变点什么吗?
  讲座后的某天下午,我到四(6)班去上课,自读课本时事情来了: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互相踢起了脚下的纸团,女生忍可忍,举手告诉我:“老师,这纸团不是我的,他总是往我这踢……”“老师,这纸团也不是我的……”安静的氛围一下子被打乱了,学生们议论纷纷,都心看书了。我正想发火:“你们不会捡起来吗?”转念一想:何不试试“积极语言”。于是我走近他们,认真地说:“我想你们中一定会有人很大度,先捡起纸团,谁来试试宽容的力量?”听了我的话,男孩儿先是一愣,紧接着低头捡起了纸团,对我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呢,回他一个赞许的微笑。这时女孩儿也不好意思了,低头看看地上,也捡起了一片纸,这时两人相视一笑,我冲他们伸出了大拇指!其他同学见此情景,也没有什么笑料了,便也继续投入到安静的学习中了。
  我转过身,心里窃喜,没有发火也能有好的收效啊,原来“积极语言”确实有积极的作用,初试成功!
  …………
  “老师都没听说过,你的回答真精彩!”
  ——昌平区城北中心六街小学刘桂玲
  一堂普通的语文课,所演绎的别样精彩,请大家随我走进课堂实录:
  “今天,我们来学习29课生字,谁愿意当个火车头?”话音刚落,学生的小手如雨后春笋,纷纷举起。我心中一阵激动,看来他们的预习很充分!几个生字交流过后,小淘气举起了小手,表情非常激动。“你来!”我把信任的目光投向他,期待着。“老师,我向大家介绍‘控’,它是左右结构,左边是提手旁,右边是空,合起来念控,组词‘控制’,我还记住了有关它的一句话———自我控制是强者的本能!肖伯纳说的。”听到这儿,我的心头为之一震:在班里的预习明星———诺诺的榜样示范后,这个小淘气也能够有这么强烈的积累意识,多好!还有更重要的是,他平时有些懒懒散散,缺少规矩,正好,他又说出了这样一句话,送给他最合适。话到嘴边,我又停住了:不行,这不是戳孩子的软肋吗?怎样才能让这句话起到更为积极的作用呢?片刻的思考过后,我计上心来,认真地评价道:“奇奇,你今天的预习如此充分,老师真为你高兴!更让老师高兴的是,你说了一句老师都没听说过的、这么精彩的话———自我控制是强者的本能!什么意思呀?”他听到我的表扬,有点不好意思地说:“这是肖伯纳说的,不是我说的!”“你把作者都记得这么清楚,真好!那你能说说是什么意思吗?”我追问道。“哎,就是你能够自己控制自己,你就是强者呗!这有什么难理解的!”说完,他不屑一顾地看着我。“谢谢你,这回我懂了!如果大家都能做到自我控制,那每个人都是强者,对吗?”我抓住机会,顺势引导。这时,他旁边的小仟大声说:“我们四(4)班的同学都是强者!”随后是同学们一阵热烈的掌声!“好!论是表态,还是掌声,都说明大家非常喜欢这句话,都希望自己能够做到,那咱们就把这句话当成咱们的班级格言,好不好?”“好!”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道。这时,小淘气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嘴里小声地说:“有这么重要吗?”然后眼睛瞪得大大的,坐得笔直,歪着头,开心地望着我。“当然重要!”转眼间,我就把这句送给大家的班级格言,认认真真地书写在了黑板上。
  从这以后,每次重要活动前,同学们嘹亮的诵读声,都会回荡在班级的上空……
  …………
  让爱流淌在学生心田
  ——昌平区城北中心三街小学朱立京
  一、情境描述
  本学期新接的班里有一个叫小勇的男孩,可谓“声名大振”,一会有人说他打架,一会儿班长说他上课捣乱,要么就是学习委员说他不交作业……他性格外向、活泼好动;胆大,脾气大,纪律散漫,对人傲慢礼,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习惯还特别差,上课从不认真听讲,爱做小动作、老是干扰别人;作业不交、家庭作业不做。正是因为他不肯踏实努力地学习,所以成绩总不及格。这真是一个让人头痛的“问题学生”呀!
  通过平时的观察,我发现他成绩之所以这么糟糕,主要源于上课时他根本就不听讲,手里总是玩东西,只要能拿在手里的,他都“认真”地玩弄着,比如尺子、橡皮,甚至是一小块纸。
  他调皮捣蛋,回头拿后桌同学的学习用具,或是招惹左右同桌,用脚踢人家,惹得周围同学都对他横眉冷对。这是源于他想通过这样的方式引起同学和老师对他的关注,这样,他有一种“胜利的喜悦”。
  课上、课下面对这样一个调皮捣蛋成绩差的学生,作为他的数学老师,是放弃他还是用一颗宽广的心来包容他、理解他、帮助他,我思考着。是的,身为教师,我们没有理由抛弃这样的孩子,更不能对他们冷眼相看,不能让他们本来就缺少阳光滋润的心灵再感受到寒冷。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这样一句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他告诫我们为人师者,不能用简单粗暴的语言和做法对待学生,而应该尊重学生,让每个孩子都健康成长。是啊!我不能让这颗已经伤痕累累的幼小心灵再受到伤害,我要用我的爱心去精心呵护他,让他感受到“爱”的温暖,帮他找回自信!
  二、预想和期望
  1能自觉坚持上好一节课。
  2对学习有信心,学习成绩有所提高。
  三、引导过程
  1组织象棋比赛让他体验成功的喜悦。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了解到他下象棋挺好的,我想:组织一次象棋比赛也不是什么难事,给他一次展现自我特长的机会,也好让同学们多见识他好的一面,从而接纳他,使他尽早融入这个集体。说干就干,利用一次数学活动课,我组织了这个活动,果不出所料,他高超的棋艺一举夺得冠军。在总结发言时我当着全班同学说:“这次象棋比赛,小勇同学得了冠军,你们有什么感想吗?想对他说点什么?”孩子们纷纷说:“他棋下得好,我应该向他学习。”“他也有优点,希望他能继续发扬他的优点,改掉身上的缺点,他就很棒了。”“我愿意帮助小勇学习,帮他进步。”我接过同学们的话:“是啊,同学们说得很对,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不足,也都有着自己的优势,只要我们能下定决心,战胜自己,努力克制自己,滴水石穿,就一定会进步,会成功。我相信小勇一定会好好努力的!”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真诚的赞美声中他低下了高傲的头,激动地满脸通红。他偷偷地望了我一眼,我回以赞赏、鼓励的目光。果然,接连的那几天中,他的课堂纪律有了明显进步,上课还能主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了,同学们都很为他高兴。
  2读书让他拥有更多的朋友。
  我知道他爱看书,于是就从新华书店买了一本《小百科》送给他。我拉着他的小手对他说:“你最近表现真的很棒,你看,课堂上你能正确地回答问题,能做到不回头和同学说话,不动别人的东西,同学们越来越喜欢你了,我也很喜欢知道努力的你,老师相信,在你的不断努力下,你会更棒!这本书,是老师特意送你的小礼物,里面有许多的课外小知识,希望你读了这本书后,课间给同学们讲讲里面的小知识,能做到吗?”当我把书放到他的小手上的时候,他含蓄地笑了,说:“谢谢老师!”说完点头答应我能做到。
  这小伙子还真听话,把看到的书里的内容,一本正经地讲给同学听,课间,和同学打闹的现象明显减少,同学们看到了他的进步。我继续因势利导,对全班同学表扬他:“小勇是一个特别爱看书的孩子,他不但自己看书,而且还能把书里的内容讲给同学听,真棒!希望大家向他学习,希望大家和他成为朋友,去帮助他!”慢慢地,他和同学的关系更融洽了,走到了大家的中间,我欣喜地看到,有更多的同学都主动地去帮助他,帮他讲题,他的成绩也有了较大提高,越来越有自信了。
  3小印章的获得,使他更加自信。
  为了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学校规定,孩子如果表现好、进步大就可以奖励给孩子一枚小印章。每当小勇上课坐姿端正,或是上课积极发言,或是作业正确率有所提高、书写有所进步、改错题及时、和同学友好相处时我都会及时奖励给他一枚或者多枚小印章。每获得一枚小印章,他是那么幸福,那么满足。是的,小印章,让他看到了希望,让他找到了自信,让他愿意努力做得更好。我欣喜地看到,他更加要求进步,更加努力了。
  4家校形成合力,促进好习惯的养成。
  在学校对他进行培养、教育的同时,我及时与他的家长进行沟通,把孩子在学校的进步告诉家长,并给家长送去鼓励的信息,家长看了信息给我回复:“老师,听到您对孩子的肯定和鼓励,我的眼里满是泪水,小勇是一个很不让人省心的孩子,他能有这么大的进步,真的感谢学校老师对他的鼓励和关爱,我们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配合老师帮助他,谢谢您。”
  我回复:“任何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都需要一个较长的转化过程,不会一蹴而就。要相信您的孩子,只要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小勇一定会更加进
  就这样,我们通过这种方式经常取得沟通和交流,孩子不但在学校得到老师的鼓励和帮助,在家也能及时得到家长的赞扬和激励,老师和家长像阳光和雨露,滋润着这棵小苗茁壮成长。
  四、学生转变的关键点
  教师要找到孩子行为问题背后的原因,分析原因,对症下药。采用多种方法,有效借助学校、家庭的力量对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进行赞扬和鼓励,正确引导,增强自信。
  五、结果
  在老师的积极引导和耐心鼓励下,小勇课堂上的表现进步了,专心听讲了,发言积极了,作业的正确率提高了,成绩也在原有基础上有了提高。
  六、教师反思
  教育一个孩子,转化一个孩子,依靠的是什么?我经常思考这个问题。是一颗“爱”孩子的心,良言一句三冬暖。用我们“爱”的语言温暖孩子的心灵,滋润他们的心灵,用爱的语言去鼓励他,用爱的心去理解他,用爱的双臂去拥抱他,让他相信:“我能好!我一定能成为一个好学生!”在爱的滋润下,我们会看到他们的成长和进步。
  …………
  毛毛躁躁的女孩变了!
  ——昌平区城北中心三街小学四(2)班李如意
  在学习上,我们应该养成一种好习惯,这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有很大的帮助。在学校开展的“阳光星期一”活动中,老师帮助我养成了静学的好习惯。一年级时,我上课总是静不下心来,老想着玩。有一次,外面下雨了,所以同学们只能在班里上自习。同学们都有自己的事情,有的在读课外书,有的在写作业,还有的在画画。我瞧瞧那儿,看看这儿,决定看书。看了一会儿,我发现大部分人都在写作业,于是我也开始写作业。一张篇子还没做完,我又想折纸了。我干会儿那个,写会儿这个,下课铃响了,我一件事都没做完。在写作业的时候,我只图快,想着赶紧写完能玩一会儿,结果马马虎虎地写完了,错了一大堆,改了很多次才改对。篇子上一堆叉子,自己看着也不舒服。这些坏习惯,到上学期也没有怎么改掉,这很让老师为我发愁。
  一天早晨,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如意,学校开展‘阳光星期一’这个活动以来,你看咱们同学都在成长着、进步着,有的同学养成了阅读的好习惯,有的同学养成了乐写的好习惯……你想不想也养成一个好习惯啊?”我使劲地点点头。接着老师轻轻地拍着我的肩膀说:“我希望你也通过这个活动改变一下自己,做一个静学的孩子。论做什么,你要静下心来,比如,在写作业时要排除一切外界干扰,一心一意地做一件事。其实很多题并不难,你都会做,但关键在于你要把心静下来。只要这样,你的成绩就会慢慢提高,还会节省出很多时间。还有一点,就是上课要认真听讲,注重老师讲的每一个细节,做笔记,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老师的话语给了我很大的力量。我试着按老师说的去做,慢慢地,我发现一次一次地改错真不如一次性都做对了要快呢。于是,我开始认真地对待作业,心里不想其他的事情,全神贯注地写,正确率大大提高了,而且还留出很多玩的时间。上课时,我认真听老师讲课,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开动脑筋思考老师提的问题,积极发言。慢慢地,我做作业的速度提高了,而且几乎都是全对,这样一来,节省了改错的时间,留有更多的时间,可以看一些课外书,让我积累了更多的知识,我也不愿意再去玩了。老师看到我的进步,非常高兴,多次夸我,而且还主动向家长表扬我在学校的表现,这样我学习的劲头更足了。
  “阳光星期一”这个活动真好,我非常感谢学校开展了这个活动,感谢老师对我的引导和帮助,让我从一个毛毛躁躁的女孩变成了一个踏踏实实、认真学习的女孩。
  …………
  爱的交流
  ——昌平区城北中心东关小学董菲
  利用寒假的时间,我仔细阅读了城北中心小学一些优秀教师的阳光心语百字文,让我从这些老师的身上学习到了很多好的教学方法和经验。
  读完这些百字文后,让我进一步认识到,教育案例是每一位教师在日常工作中的必要经历,每一天都发生着许多鲜活生动的故事,这些故事中蕴蓄着丰富的教学智慧。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独立的触角,都能扣动人们的心弦,阅读之后,拓宽了视野,感触很深。
  这些优秀的百字文可以说处处让我感动、处处令我深思。让我感受最深的就属西关小学王重阳老师的那12篇文章,每一篇都能让我感受到她作为一名小学教师、作为一名班主任对学生微不至的爱,她能从一些非常细微的小事入手,比如在平时的教学中,她能够注意到课堂当中自己说话的一些常用语,从而进行反思。她的那篇《慎用“但是”》,虽然只是几百字的小文章,可从她的文章里却看出了一位教师对学生的责任。她在文章里说:我在评价学生时一般先充分肯定优点,再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习惯上常用“但是”。殊不知“但是”表示转折,更强调后面的部分,所以这样说,学生可能感受到更多的是指责、批评,尽管前面优点罗列了不少,但他更关注的是后者。慎用“但是”应该是我日后工作中应着重注意的地方!以此能看出她对于自己在教学工作上的认真态度,甚至精确到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语上,这一点真的值得我去好好学习。
  还有她的《适得其反》这篇文章,作为一名班主任,她能通过体会学生的心理来更好地贴近学生。她在文章中提道:当遇到有人听课时,学生们都表现得有些拘谨,学生们都会紧张,不敢发言,心理学上叫“心理防御机制”,目的是保护自己,防止出错时遭到伤害,老师再一声“紧张吗”,更加剧学生的紧张情绪,学生更不敢积极参与了。避谈紧张感,转移注意力,后来,我试着带领孩子从另一个角度去认识领导和老师的听课,从而放松心情,调动参与积极性。我告诉他们:“同学们,今天咱们班来了许多客人,大家高兴吗?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的到来!”她巧妙地运用语言,从而让学生不再恐惧领导的听课,这一点很值得学习。
  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情怀,是一个生命对一个生命的关怀。教育不能没有“情感交流”和“爱心”。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阳光心语,静待花开
第一节 愉言悦语,初识积极语言模式
第二节 诚心赏识,品味积极语言味道
第三节 智慧悦纳,感受积极语言魅力

第二章 阳光导行,绽放笑脸
第一节 关注积极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二节 关注积极课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三节 关注积极人格,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习惯

第三章 阳光少年,放飞梦想
第一节 乐观自信,做阳光逐梦好少年
第二节 静学善思,做阳光智慧好少年
第三节 悦读悦言,做阳光儒雅好少年

第四章 阳光感悟,品味幸福
第一节 点滴小事,品味教育的智慧
第二节 阳光心态,品味教育的幸福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