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吴语概说
本书是为吴语区域的人而写的;书名叫做“江浙人怎样学习普通话”,为的是使大家容易看得懂;其实严格地说起来,该叫做“吴语区域的人怎样学习普通话”,因为江苏、浙江的人并非完全属于吴语的区域。长江以北及镇江、南京的方言就不入吴语的系统,所以本书所谓江浙是不包括长江以北及镇江、南京的。
若就历史方面观察,吴语比普通话更合于古音系统,例如吴语有浊音,有人声,仄声分阴阳调类,齿音、牙音不混(即“精、经”不混之类),都比北京话更能保存古音的线索。固然,普通话也有比吴语更合古音的地方,例如“庚、根”不混,“星、心”不混,等等;但是,总算起来,我们仍该说吴语更近于古音。
在语言学上看来,我们不能说甲地的语言是对的,乙地的语言是错的,既不能说接近古音的好,也不能说离开古音较远的好。世界各民族的语言,一种民族语言里各种方言,都是传达思想的工具,无所谓对不对;因此,我们没有理由去排斥某一种语言或方言。但是,在全国空前团结统一的今天,就汉族来说,我们需要一种民族共同语;就全国来说,我们也需要民族间的共同语。根据历史的发展和语言的发展,我们的共同语就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大家明白了这一点,就省了许多误会了。
江浙各地的方音,在北方人听起来,差不多全是一样的。其实苏州话与上海话就相差颇远,无锡话又与苏州话相差颇远,更不必说杭州与温州了。那么,这一本小书是对什么地方的人说话呢?
我们须知,苏州、无锡、上海、杭州、温州各地的方音虽然有许多相异之点,但是,它们同属于吴语的区域,吴语的几个大特征都是它们所共有的。本书就着重在那几个大特征,所以凡是吴语区域的人都可看:除了上述各地之外,常州、昆山、常熟、宜兴、丹阳。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