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九流并美:新文化运动与新子学话语体系的生成
0.00     定价 ¥ 6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69271713
  • 作      者:
    何爱国
  • 出 版 社 :
    吉林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1-01
收藏
作者简介

 何爱国,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研究员,复旦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复旦大学任重书院导师,中国未来研究会现代化研究分会理事。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后。台湾大学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访问学者。著有《现代性的本土回响:近代杨墨思潮研究》(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5)、《中国现代化思想史论1912-1949》(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4)、《当代中国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科学出版社2011)、《中国式现代化:小康理论及其指标体系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主编《当代中国生态文明之路》(科学出版社2012)。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致力于探讨新文化运动对新子学话语体系的建构。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对传统文化进行“重新估定”的文化思潮,不仅严厉批判传统文化,同时也在吸纳西学、重构传统、适应现实的基础上“急急建设”新文化。新文化运动虽然对传统文化批判得很厉害,但并没有完全否认传统文化,不是“全盘反传统”或“整体反传统”,而是对传统文化有所选择、有所继承、有所转化、有所创新,新文化运动的“先以破坏”主要是围绕着“礼教”与“专制”的批判而开展的,新文化运动的“急急建设”则主要是围绕先秦诸子之学的新阐释而开展的。本书主要探讨狭义的新文化运动期间(1915-1925)对先秦诸子之学的重构,同时也兼顾广义的新文化运动期间(1895-1949)对先秦诸子之学的重构。既分析整个时段的发展脉络、基本特色、成就与问题,也对人物个案的思想建构进行专门探讨与深入分析


展开
目录

目 录

引  言 001

第一章 “急急建设”:新文化运动与新子学话语体系的建构 003

一、“进化”话语下子学的重估 004

二、“科学”话语下子学的重估 007

三、“民主”话语下子学的重估 010

四、“法治”话语下子学的重估 013

五、“革命”话语下子学的重估 015

六、“个人”话语下子学的重估 017

七、“社会主义”话语下子学的重估 019

八、新子学话语体系建设的得失 022

结语 025

第二章 “建设墨家店”:新文化运动与新墨学话语体系的生成 026

一、新墨学兴起的背景 026

二、新墨学的学理与方法 030

三、新墨学对墨学的价值重估 035

四、新墨学对墨学“中绝”原因的探讨 038

五、新墨学对墨学核心要义的探讨 042

六、新墨学对墨学现代性的发掘 046

结语 053

第三章 “言盈天下”:近代中国启蒙与革命运动中的新墨学 055

一、自信与不自信的纠结及其原因 055

二、新墨学与自信的重建 057

三、启蒙运动中的新墨学 059

四、革命运动中的新墨学 064

结语 068

第四章 个人主义与爱利主义:新文化运动与新杨朱话语体系的

    生成 069

一、“无名主义”的方法论 071

二、“个人主义”的人生哲学 072

三、“自然主义”的养生哲学 074

四、“爱利主义”的政治哲学 077

五、杨朱学派的价值重估 079

结语 081

第五章 何以致富强:新管学话语体系的生成 083

一、新管学话语体系的生成过程 083

二、“法为天下至道”:“法治”的现代诠释 089

三、“与民一体”:“立宪政治”的本土回应 092

四、“轻重”与“侈靡”:现代经济的本土回应 094

五、“万民之不治,以贫富之不齐”:社会主义的本土回响 100

六、新管学话语体系的生成原因 102

结语 105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