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医学传灯(中医古籍名家点评丛书)
0.00     定价 ¥ 1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4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1422221
  • 出 版 社 :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1-01
收藏
作者简介
黄斌,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首席讲师,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师从著名中医文献大师马继兴教授,矢志岐黄近40年,崇尚仲景学说,私淑元御理论,对中药药性理论及其临床应用有较深造诣,主张辨证与辨病论治相结合,不仅积极探索肿瘤及内科疑难杂症的诊疗规律,而且对临床一些常见病、多发病也有独到的治疗心得。研究方向:肿瘤及内科疑难杂症、黄元御学术思想解析。
展开
内容介绍
  《医学传灯》系清初医家陈岐晚年总结自己30年临床心得之力作。全书共上、下两卷,不仅融汇历代医家学术经验,而且结合个人临床心得,论证清晰,方药精当,颇切于临床实用。尤其是在医理的阐释方面,陈氏可谓下足了功夫,对每个病症的论述皆条分缕析,深入而浅出,言近而指远,追溯病机之源流,厘定治法之初衷,真正能将“以理思症,以症合理”落到实处,故而深受临床医生的青睐。该书秉承“不博无以为约,不约无以为贯”的理念,以较大篇幅论述了33种具体病症的病因病机和治疗方法,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也有更多发挥。
  本次整理选用版本为底本。新增点评,反映了点评专家多年研习《医学传灯》的心得与体会,为提高当今中医理论与临床诊疗水平提供借鉴。文前增加了“全书点评”,对《医学传灯》成书背景、内容特点、学术价值、学习要点等予以归纳和总结,便于读者对此书的概貌有大致了解和把握。书末附有“方名索引”,方便读者检索。
  《医学传灯(中医古籍名家点评丛书)》是中医药院校师生和临床中医师的案头必备读物,适合中医药医教研人员参考、也可供中医药爱好者参阅。
展开
精彩书摘
  《医学传灯(中医古籍名家点评丛书)》:
  瘅者,热也。黄疸俱因正气不宣郁而生黄,有如遏酱相似。其症有五,条分缕析,脉症始得而详明也。一日湿热发黄,小便如栀,染衣成黄,而面目身体之黄,不待言矣。此因茶酒汤水,聚而不散,郁成壮火,故成此症。但有热多湿少者,有湿多热少者,有湿热全无者,不可以不辨也。热多湿少者,脉来弦数,黄中带亮,宜用茵陈柴苓汤。若渴而饮水者,宜用柴胡芍药汤,加茵陈、泽泻,乃得三焦气化行,津液通,渴解而黄退。《金匮》云:疸而渴者难治。虑其津液枯竭,初非不治之症也。湿多热少者,脉来沉细而缓,其色黄而晦,宜用茵陈四苓汤。若大便自利,上气喘急,宜加参、术,不可误用寒凉,伤损脾气。至于湿热全无者,既无血食酒汗之症,又无黄赤小便,但见身黄倦怠,肢体无力,虚阳上泛为黄也,宜用加减八物汤。今医治此,概用五苓套剂,岂能愈乎!谷疸者,饮食郁结,正气不行,抑而成黄。其症胸膈不宽,四肢无力,身面俱黄,脉来洪滑者,症属于阳,合用二陈消食之剂。但火热郁结,遏生苔衣,干涩难下。今人动用苍、朴燥剂,但治其食,不治其热。疸之一字,置于何所?无怪乎治之不痊也。更有粗工,专用针砂、绿矾等药,不思积滞虽去,津液随亡,大失治疸之体。惟用养血健脾汤,大有殊功。脉沉细缓者,症属于阴。其人四肢青冷,大便时溏,宜用香砂理中汤,加炮姜、肉桂之类,不可概以热治也。然谷疸之症,每兼发肿,初起见之无妨。日久气虚,多主危殆。女劳疸者,身黄加以额黑也。其症脐下满闷,大便时黑,日晡寒热,皆蓄血之所致也。男子勤于房事,血不化精,滞于小腹,故成此症。女子经水未净,交合血滞,亦有此症。脉来弦芤者,宜用加减柴物汤。若脉来细缓无力,或涩而细者,元气大虚,虽有蓄血,不宜消导,宜用十全补中,大扶元气,正气盛则邪气自退。若用消导之剂,是促之使亡也。然女劳之血,宜在小腹。若大腹尽满,血散成臌,不治之症也。仲景云:腹满如水者,不治。旨哉言乎。酒为湿热之最,因酒而成疸者,其人小便必如栀汁,合用茵陈柴苓汤矣。若心中懊,热不能食,时欲呕吐者,湿热积于上焦,必有老痰在胃,宜用清热化痰汤。若头面目赤,身热足寒,脉来寸强尺弱,阳气不能下达,宜于前方加大黄下之。如大便带黑,面色黄黑者,其人必有蓄血。盖嗜酒之人,多喜热饮,荡死血脉,积于胃中,隐而未发,亦宜加减柴物汤,缓缓调治。酒疸之黑,与女劳之黑,相去一间。女劳为肾气所发,酒疸乃荣血腐败之色。柴物汤有半补半消之功。若用大黄峻剂,荣血益趋于败而已,治者明之。黄汗者,汗如栀汁,染衣成黄。多因汗出浴水,水浸皮肤,壅遏本身,荣卫郁而生黄也。亦有内伤茶酒,湿热走于皮毛,亦令发黄。初起身热恶寒,头疼身痛者,可用柴陈汤,加苏、葛、桑皮,以微散之。日久津虚,宜用柴胡芍药汤。此症脉多洪大无力,或细缓不匀,不可误用补剂,以其发热不止,必生恶疮,留结痈脓也。
  ……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