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用到后来,所有的船都是兰舟了。宋朝柳永和情人泪别,依然是“留恋处,兰舟催发”。屈原笔下的木兰,名字也美,意象也美,但据学者考证,应为樟科阴香树。后来,“木兰”之名被借用到了现在的玉兰身上。而“玉兰”这个名字出现较晚,大约在唐宋以后。宋末元初陆文圭《亭下玉兰花开》云:“初如春笋露纤娇,拆似红莲白羽摇。”未开时如笋,开后形似莲花,写的正是玉兰花。
玉兰花蕾被有茸毛的褐色萼片包裹,将开时坼裂出一条缝,花瓣就从缝中绽放,像是被解开了束缚。明人有诗说“玉兰解瓣将舒蕊”,把玉兰开花的过程用一个“解”字来概括,十分形象。
明朝官修的《大明一统志》中记载:“南湖建烟雨楼,楼前玉兰花莹洁俏丽,与翠柏相掩映,挺出楼外,亦是奇观。”玉兰树高,可长到二十米。欣赏玉兰,要么仰望,要么远观,想近看,非登高楼不可。近楼而种,则枝丫横斜,探于楼头窗前,香气盈袖。
明朝王象晋《群芳谱》中解释了这花为什么叫玉兰:“玉兰花九瓣,色白微碧,香味似兰,故名玉兰。”
最早开的玉兰是望春玉兰,又名望春花,先春而放,与梅花同开。其后是天目木兰和宝华玉兰,花瓣短而窄、半透明,十分轻盈俏丽。然后便是武当木兰,玫瑰一般的红色花瓣点缀枝头,开遍山野,引得城里人驱车入山观赏。
这时,城市里栽培的白玉兰也呼啦啦接天连地开了,得一日阳春,绽一树琼蕊。白如玉,洁如雪,明如灯,皎如月。端正如茶盏,盛开如羽觞。可惜一夜风雨,便花败如山倒,白瓣见锈,香消韵散;玉杯倾侧,羽觞覆地;半残枝头,半埋泥淖。
白玉兰之后,有二乔玉兰、紫花玉兰、日本星花木兰等次第开放,可以一直开到四月。在西南地区,滇藏木兰、康定木兰、凹叶木兰、多花木兰等真正的山野精灵跳跃在大山里。它们是最美的木兰花,有的花瓣重叠如莲花,有的花朵硕大如牡丹,有的花色艳丽如红霞。这些美丽的木兰,藏在人迹罕至的深山之中,恰似屈原笔下的高洁芳树。
上海的市花是白玉兰,因此上海街头到处可见白玉兰树。初春时节,处处玉兰怒放,先花后叶,洁白芬芳。一朵朵白花开在枝头,宛如一盏盏瓷白色的灯,风一吹,又如白鸽满树飞翔。晴好的日子,坐在玉兰花树下,静听一片片肥厚的白色花瓣落在身边的草地上;细闻空气里,有一丝丝的清香。
上海的白玉兰开得早,二月底三月初就开了。看着满树的玉兰花,想想从这时候起,每个星期都有不同的花开,从三月桃李芬芳,到四月樱花、海棠如潮涌来,牡丹、芍药国色天香,一直到五月的蔷薇、月季、玫瑰季,就会真正觉得春天真是美好。
到了六月,梅雨季节来临,还有硕大的荷花玉兰(广玉兰)要开呢。可以说,在上海,春天起于白玉兰,而终于广玉兰。广玉兰之后,梅雨季节结束,夏天才真正到来。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