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陶庵梦忆
0.00     定价 ¥ 57.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69933598
  • 作      者:
    [明]张岱
  • 出 版 社 :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 出版日期:
    2021-04-01
收藏
编辑推荐

1. 一部明朝的豆瓣日记,看晚明富二代张岱在独乐与众乐间寻觅生命的安顿, “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无论活在怎样的时代,都要对生活怀有深情,兴致勃勃地做事,从中享受无限乐趣。

 

2. 一幅用文字书写的晚明清明上河图。精选六卷四十余篇文章,记录一个时代的华丽碎片:奇花异宝、亭台名胜、民俗绝艺;述说一个人的风花雪月:声色之乐、口腹之欲、奢华游乐,展现明代贵族子弟不动声色的奢华生活。

 

3. 一部心灵经历岁月冲刷之后才能真正读懂的文学经典。与红楼梦如出一辙,往日繁华声色归于梦幻,生命自我观照出嘘唏的悔过和物是人非的沧桑。

 

4. 收录鲜见于现存各版本的张岱自序,体会作者国破家亡之际慨叹人生如梦的复杂心情。

 

5. 精选张岱平生好友陈洪绶杂画图册等传世佳作,其怪诞奇崛、古朴雅韵的珍贵古画与张岱审美意图相得益彰。

 

6. 历史文化学者李冬君作序,15000字长序解读张岱和他的陶庵梦。

 

7. “译文 原文 注释”的顺序编排,层次清晰、译文精美、注解详尽,轻松满足不同读者的阅读需求。

 

8. 中华书局、北大出版社专家权威审校,精准查证,质量上乘。

 

9. 装帧典雅沉静,小开本精装,阅读便携。“中国*美的书”设计师许天琪操刀,山川流动中掩映别致古画,内文横竖混排、疏朗有序,古典与现代碰撞出一本“*美的书”。

展开
作者简介

张岱,字宗子,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明清第一散文大家”。

作品:《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琅嬛文集》《夜航船》《石匮书》《续石匮书》。

 

张岱墓志铭:

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书蠹诗魔,劳碌半生,皆成梦幻。

 

年至五十,国破家亡,避迹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与残书数帙,缺砚一方而已。布衣疏莨,常至断炊。


展开
内容介绍

看一部《陶庵梦忆》,风土人情,娓娓道来;人文地理,相映成辉。旧日繁华靡丽的江南生活终成一江春水,再难寻回。

 

以文字追思,抒写生命体验,还原张岱前半生的盛世繁华。山川风物、市井风流,性灵人生里如何游园赏灯、抚琴品茗、踏雪游湖……张岱有个陶庵梦,每忆一美,每一忏悔,每一记之,每一泣之。恣纵人生,清梦一场,极美。


展开
精彩书评

他们的确已不是明朝的败家子,却变成了乡下的土财主,这不知到底是祸还是福,城郭如故人民非,我看了《梦忆》之后不禁想起仙人丁令威的这句诗来。——周作人

若生在明朝,就嫁张岱,只嫁张岱。——章诒和

哪里人声鼎沸,锣鼓喧天,哪里肯定有张岱;曲终人散,风冷月残,有人吹出一缕悲箫,那听客肯定是张岱。

——章诒和

一辈子很长,要跟有趣的人在一起。——王小波

《陶庵梦忆》的文章如个和瞎尊者的画,总觉得水墨滃郁中有一种悲凉的意味,却又捉摸不着。——台静农

 

张岱写《陶庵梦忆》的时候,到底是什么心情呢?我连想都不敢去想。——梁文道

 

始于繁华,终于凄凉。将世间所有繁华声色归之于梦幻,尽管写得很生动,很有画面感,但读后令人嘘唏,徒增悲戚。因此读张岱和他的《陶庵梦忆》,是需要阅历的,这是一部心灵经历岁月冲刷之后才能真正读懂的文学经典。——苗怀明

展开
精彩书摘

天镜园

天镜园的浴凫堂,槐树高大、竹丛深邃,树荫昏暗重重叠叠,坐落在兰荡对面,一湾深广的湖水波光荡漾,湖水被树木映照得碧绿,鱼鸟水草都像在空中飘荡。我在其中读书,绿意扑面而来,在幽静的窗前翻开书,字句都呈鲜亮的绿色。

每年暮春,运载破塘笋的船一定会路过这里。轻巧的小船急速驶来,牙人挑出一株*大的笋抛向水面,呼唤园子里的人:“来捞竹笋咯!”然后划桨飞快远去。园丁划着小舟去捞起来,笋的形状像象牙,纯白如雪,鲜嫩似花藕,甜得像砂糖。煮熟了吃,鲜美可口,无法用语言描述,只觉得受之有愧。

 

炉峰月

香炉峰顶,山峦回环往复,高耸错杂,千丈岩的边岩牙尖横出, 两块石头间隔一丈多,俯身往下看,双腿震颤不敢往前走。王文 成年轻时曾从这里跳过去,大家都很佩服他的胆量。我的七叔用 毛毡裹住自己,系绳坠下,我带着两个樵夫,从山沟底爬上去, 也可以称得上不同凡响了。 天启七年四月,我在天瓦庵读书,午后和两三个朋友攀上峰顶看 落日。一位朋友说:“稍等一下,等月亮出来再下山。良辰难得, 即使遇到老虎也是命中注定。何况老虎也有自己的规矩,晚上都 是下山去找猎物吃,岂会也来山上赏月?”说得也有道理。于是 我们四人继续坐在金简石上。这天正是十五,日落月出,山中草 木发出奇异的光芒,突然心生恐惧。皎洁的月光照亮山路,我们 相互搀扶着下山。没走几步,听见半山有呼喊声,是我的仆人带 着七八个僧人,举着火把,带着靴刀和木棍,疑心我们碰到老虎 迷了路,因此沿着山路呼唤。我高声答应,他们奔跑而来,搀着 我们下山了。

第二天,山后有人传言:“昨天深夜山上出现几十个火把,有 一百多个强盗路过张公岭,不知是哪里来的?”我们暗笑不说。 《宋书》记载,谢灵运喜欢游览山水,曾率领仆从数百人登山越 岭,开辟山路直到临海,太守王琇十分震惊,以为出了山贼,知 道是谢灵运才安心。我们这晚没被当作山贼押献给太守,也算幸运了。

 

瑞草溪亭

瑞草溪亭建在龙山的支脉上,和屋子差不多高。燕客发现下面有 奇石,于是亲自背上土筐和铁锹,带着工匠们把土和石头都挖走, 挖到三丈多才与地基持平,然后在上面建房子。今天建成,明天又拆,后天建好,大后天又拆,折腾了十七次才建成今天的溪亭。

这里没溪水,于是造了一条溪,溪水不够,又凿山开沟来引水蓄 水。一天集合了几千名工匠,索性把溪凿成水池,拓宽到一亩、 深到八尺。没有水就挑水倒在里面,中间留一块像案几一样的石头,水涡中浮动着山峦,颇有情致。燕客觉得石头是新凿的,不够苍老古拙,于是涂上马粪,让石面长出苔藓,可苔藓又不能马上长出,又叫画工涂上石青石绿。有一天他左右打量,心想怎么能没几棵天目松长在上面呢,于是重金买了五六棵天目松,凿开石头种在上面。石头经不住凿铲,崩裂了,石头毁了,树也种不成,案几也没了,燕客大怒,连夜把石头凿成砚台的形状,可惜缺一角,又运来一块大石补上。燕客性子非常急躁,种的树一时长不大,就直接移栽大树,没有成活,又移栽别的大树。种不死不停止,种死了也不停止,所以树是不得不死,但也不会马上就死。溪亭比旧址低四丈,把土运到东面积成高山,一亩大的地方,忽然之间发生沧桑的变化。看到一间屋子建好,一定要好好看看, 也许过一晚就没有了。所以溪亭虽然不大,却花了好几万。

燕客曾看小说讲道:“姚崇梦游地狱,到了一个大厂,有一千台风箱、几千个恶鬼在热火朝天地浇铸,问他们在干什么,回答说:‘给燕国公造钱。’后来又到一个地方,只有冷炉冷灶,一两个无精打采的鬼在鼓风吹火,奄奄无力,姚崇又问,他们回答:‘这是相公你的财库。’姚崇醒了以后慨叹道:‘燕国公豪华奢靡,大概是老天爷纵容的吧!’”燕客喜欢燕国公的故事, 于是以“燕客”为号。我二叔身家四五万,燕客顺手就挥霍完了。 崇祯十七年,二叔在淮安去世,燕客去奔丧,带回二叔积攒的俸禄、古玩和币帛等共计两万多,才三个月就全部花光,当时人把他比作“鱼宏四尽”。溪亭的这些园宅,一边造一边改一边卖, 翻山倒水没停过。有个叫夏耳金的人,喜欢制作花灯,也没停过。 人们称夏耳金是“败落隋炀帝”,称燕客是“穷极秦始皇”,可博一笑。

展开
目录

总序:我们一起来读这些书——李冬君

陶庵梦忆序——周作人

译者序

 

译文

自序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自为墓志铭

 

陶庵梦忆原文及注释

自序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自为墓志铭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