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知名编剧、收视保障——石钟山,数次荣膺飞天奖、金鹰奖、“五个一工程”奖。作品被译成英、法、日等多种文字在海外出版,改编为多部同名影视剧,风靡海内外,口碑收视大放异彩!
★本书收录9部中篇,精华全景展现;包含获奖内容《父亲进城》《父亲最后的军礼》等,同名影视剧8大卫视联合放送,常年热播。
★“百部红色经典”系列丛书为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专门设计,收入作品皆为名家名作,旨在重温红色经典,缅怀革命先烈,传承革命精神,弘扬爱国主义。
内容简介
本书是石钟山的中篇小说合集,收录了《父亲进城》《父母大人》等9部军旅题材小说。故事的主人公石光荣雷厉风行,在邂逅爱情的同时,他也面临着战事与家庭、工作与恩情等的抉择……这些特殊年代的真实故事,再现了革命军人和知识分子的相识与融合,尤其老一辈革命者对戎马岁月军旅生涯的怀念与自豪,对革命信仰始终执着。石钟山浓墨重彩地描画了和平年代的军人日常生活的一面,展现其性格里的平凡与真实,使军人的形象更加丰满。
父亲终于老了。
七老八十的父亲,再也不能活力四射了,他只能站在自家门前惆怅地望着远方。他在等一个人,这个人究竟是谁没人能够知道。
父亲离休后,便住进了这幢小楼。那时他还算得上年轻,从不与先他一步来到干休所的那些老人为伍。那一时期,他总是显得形单影只,离休后的大部分时间里,父亲总是很闲暇。闲暇的父亲,在干休所的花园里总是舞枪弄棒,打打杀杀的,看得那帮老人也跟着一惊一乍的。给父亲当过参谋长的老尚看不惯父亲这一套,就冲父亲说:“老石,拉倒吧,都这么大岁数了,歇歇吧,你以为你还年轻呀。”
父亲不理老尚。老尚其实只比父亲大几岁,早离休几年,因此,老尚就显得很稳重,每日里手端个茶壶,走到哪喝到哪,茶壶里泡的是西洋参什么的,名曰保健。老尚等人,要么就是吵吵嚷嚷地围在一起下象棋,为输赢争得脸红脖子粗,要么就是打太极拳。在父亲眼里,这都是老娘儿们干的勾当。因此,父亲和这些老什么们很合不来,也不正眼瞧他们,自己该干啥还干啥。
父亲手里有两件传家宝。第一件是一把东洋刀,那是在日本人手里缴获的,刀的主人是日本的一个大佐,父亲当团长那会儿,全歼了大佐的部下,又活生生地把正准备剖腹自杀的大佐活捉了。这把东洋刀自然就成了父亲的战利品。那会儿父亲的上司也很赏识父亲,就把这把东洋刀赠给了父亲,作为父亲永久性的纪念。
父亲另一件宝物是一支二十响盒子枪,这是和国民党作战时缴获的。当然也是作为战利品被领导奖给了父亲。
父亲从一名通讯员,一直干到军区的副司令,用过的枪他自己都记不清了,但他唯独喜欢这支盒子枪。这枪单发、连发都能打,握在手里沉甸甸的,手感很好,更重要的原因是这支枪救过父亲的命。父亲这两件宝贝,一刀一枪伴随着父亲走过了大半生。这一刀一枪给父亲的战争岁月带来了莫大的荣誉。和平岁月里,这一刀一枪也给父亲增添了无穷的快乐。
每天早晨,在干休所院内一隅,人们经常可以看到父亲舞刀弄枪的身影。父亲先舞东洋刀,那把刀被父亲保养得很好,白生生的晃人眼睛,父亲就舞着这把刀,看得人眼花缭乱。老尚一干人等在一旁就咋舌,一边咋舌一边说:“这老石,真把自己当成小伙子了。”
目录
父亲进城
父母大人
父亲的爱情生活
同父异母
父亲和他的“草原青”
父母离婚记
父亲离休
父亲和他的警卫员
父亲最后的军礼
人们透过他的影视剧,感受到了几近真实的军旅生活、残酷的现实、甜蜜的爱情等等,让我们为之欢笑为之感动落泪。——《北方文学》
相对而言,石钟山的作品里很少出现大的战争场面的实景式描写,但石钟山本也意不在此,他熟稔的主要是和平年代的军人或者说军人的和平年代生活。——《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