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微改善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20700504
  • 作      者:
    (日)柿内幸夫著
  • 出 版 社 :
    东方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8
收藏
编辑推荐

1、东方出版社在成功运作了郎咸平“财经郎眼”、稻盛和夫《活法》等系列出版策划后,意识到在中国需要有更精细的管理之道和方法,中国制造才有可能真正崛起,为此,东方出版社制定了“双百工程”战略,日本精益制造大系就是其中之一。

本系列专门为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提供思想武器。截至2017年12月31日,已出版了48本图书,分别为《现场改善》《5S推进法》《生产管理》《不良品防止对策》《标准时间管理》《生产计划》《采购管理》《库存管理》《丰田现场的人才培育》《TPM推进法》《BOM物料管理》《成本管理》《物流管理》《新工程管理》《工厂管理机制》《知识设计企业》《本田的造型设计哲学》《佳能单元式生产系统》《丰田可视化管理方式》《丰田现场管理方式》《零浪费丰田生产方式》《畅销品包装设计》《丰田细胞式生产》《经营者色彩基础》《TOC工厂管理》《工厂心理管理》《工匠精神》《现场管理》《第四次工业革命》《TQM全面品质管理》《丰田现场完全手册》《工厂经营》《现场安全管理》《工业4.0之3D打印》《SCM供应链管理系统》《成本减半》《工业4.0之机器人与智能生产》《生产管理系统构建》《工厂长的生产现场改革》《工厂改善的101个要点》《PDCA精进法》《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读故事洞悉丰田生产方式》《零件减半》《经营的原点》《供应链经营入门》,深受制造业一线员工和管理者喜爱,并可作为高职高专教材和参考用书。现已结成套装发售。

 

2、日本是公认的制造业技术强国,但同样也面临着制造业衰退与外迁的窘境。日本制造业是如何突围的?这就是《微改善》的重点:积极通过各种改善活动与手法来强化企业竞争力。

 

把领工资的人,变成贡献企业的人,

42个实现企业大变革的微改善法门!


展开
作者简介

【日】柿内幸夫

现任株式会社柿内幸夫技术士事务所董事长,多摩大学商学院客座教授、工学博士、工程师(经营工学)。

1974年东京工业大学工学部经营工学专业毕业;1982年斯坦福大学研究生院IE专业结业;2006年庆应义塾大学工学部博士课程结业。曾就职于日产汽车生产管理部门,在生产现场从事提高生产率的活动和教育培训工作。曾任吉原工厂IE担当课课长,1992年辞职。作为改善顾问,从事与现场改善及企业整体的经营改善相关的顾问、咨询工作。在汽车、电力、食品、铸造、建筑、IT产业等广泛领域中深入生产一线,进行实践指导。

其著作《现场改善》《工厂改善的101个要点》已由东方出版社出版。

 

【日】 谕吉先生

生于1980年。毕业于立教大学社会学部。大学毕业后,以漫画家的身份参加各项活动,目前正在周刊漫画杂志和《日刊体育报》等上连载四格漫画。作品有书籍《大家的愚蠢邮件》中的插图。

 


展开
内容介绍

《微改善》的作者是日本知名的组织变革专家柿内幸夫先生。他以多年在制造业现场工作以及巡回欧亚各州进行企业体制诊断的经验,分享了他积极推动的“微改善提案制度”,并提出了42个破除“改善”活动难以推动的提示。

“微改善提案制度”简单来说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个是自下而上,涉及行政部门到制造部门的每个人,强调做了再提,不要求书面报告的形式,重视将提案说出口、贴出来让大家都可以学习模仿,企图营造一个“改善”气氛活跃的工作现场。二是自上而下的去现场搜寻“改善”良方。当领导者们想要改善企业经营状况时,会用什么方法来找出问题?一般的做法是请外面的专业顾问或调查单位来帮忙。而作者认为,有一个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那就是去工作“现场”,用自己的双眼去观察物料等的流动性。


展开
精彩书摘

“微改善提案”是新的改善方法,以公司全员参与为前提。员工即使没有受过专业的改善手法和改善原理等的教育训练也可以轻松实施微改善。此外,通过调整微改善提案的表现方法,即使是不擅长写文章的人和无法读写本国语的外国人也能参与其中。当然,实施改善的所有人都能得到来自公司的评价,由此找到自己在公司的位置,迸发自己的工作激情,强化希望和大家一起经由改善来推动公司经营改革的意愿。

具体来说,过去的改善提案制度是制作并报告尚未实施的改善提案,而微改善提案制度是将个人已经实施的改善内容简明清晰地写在一张小小的纸上,进行报告,由公司针对其实施结果做出评价。

和过去实施的一般改善制度不同,微改善提案制度并没有把课题的独创性和效果的大小列为前提,即便改善的事情再小,只要是以自己的力量来改良职场现状的,就是有效改善。改善,重在“参与”和“执行”。

接下来,我将重新整理微改善提案制度和一般改善制度的不同之处。

·不追求卓越成果。即便只是将物品的位置从右边移到左边这种小改善,只要位置移动后可以使作业变得更轻松,或者可以做出更好的产品等,就会被认可。

·不追求独创性,模仿也可以。同样的方法,只要行之有效,每次在其他方面应用之时就都应视其为   “实施了改善”。也就是说,如果同样的方法在其他三个方面实施的话,改善实施的件数就要算作三件。而且,也要认可“模仿实施别人做过的事情”这个行为。

·有用就评价。只要是对公司有用的事情,方便伙伴们的事情,让人们感到高兴的事情,就要打破过去改善提案的常识,积极对其进行评价。例如,把剥落的楼梯防滑片粘好之类的小事就属于改善的范畴,要予以认可。

·觉得好就实施。要评价的不只是“结果”,还有“过程”。对于“原以为会有好结果而去做的改善,实际上却没有得到好的结果,最终只能以恢复到原状收场”的情况,要把“最初实施的改善”和“恢复到原状”共同视为   “已经实施的改善”。

·零提案参与门槛。为方便全体人员参与,要极力简化报告的篇幅,将内容设定成备忘录的格式,只要写上改善前的状况、改善后的状况、自己的姓名这三项就可以了。除了文章,也可以张贴照片,只要是大家能理解的形式都可以当成报告来使用。

·责任部门只看内容不作评价。责任部门一定要审阅大家提交的改善内容,但注意不要评定等级。如此一来就能消除责任部门因处理改善提案浪费过多时间的状况。此外,如果打算给予提案者奖金的话,金额要统一,规定好一件给多少(如一件提案给100日元)。

·形成持续改善的风气。落实微改善提案,要从容易的事情做起,这样才能推动全体员工持续不断地进行改善。例如,可以制定一项制度,要求每个人每个月至少要做一件改善,并且提交相关报告。过去的改善提案是将改善方案的提出视为每个人的义务,如果员工没有任何想法,就无法提出改善方案。而微改善提案制度认可模仿实施过去做过的改善行为,所以不必担心员工交不出提案。

怎么样?你是否领悟了微改善提案制度的真正含义,脑海中是否已经浮现了相应的场景呢?除了以上列举出来的要点之外,还有一个必须注意的问题,那就是微改善的实施者涉及公司的全体人员。很多公司在实施改善时,会把兼职人员排除在外,甚至有以外籍员工语言不通为由,连改善提案制度的相关内容也不进行说明的。实际上,当我们实地去现场观察兼职人员和外籍员工的工作时,常常会发现明显的改善行为。如果我们认可那是改善并赞美他们的话,他们不仅会感到开心,还会请做相同工作的其他同事一齐实施改善。那一瞬间,公司的工作效率一定会有所提升。

每个员工都有改善的潜力,我们应该思考如何将他们的能力灵活运用到公司经营上。很多时候,改善的火种隐藏在不为人所关注的地方,经营者和管理者要从搜寻工作现场的改善火种做起,将其点燃,使其欣欣向荣。

 


展开
目录

目录 
 

第一篇 什么是“微改善提案制度”

……

4 “现场”暗藏真正的问题

5 从“改善提案制度”到“改善报告制度”

6 根据“改善四原则”制定的微改善提案制度

……

第二篇 改善成功的关键

……

22 “改善心”的五条心法

23 改善的16个关键词

24 依靠三个观点,把握现状

……

第三篇 微改善引发的企业大变革

……

34 营造兼具紧张感、安心感的职场氛围

35 如何摆脱“恶魔的循环”

36 重视人才培养

……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