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土空间规划与治理研究丛书》的第二本书,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石楠推荐并作序。
2.作者优势:本书作者分别为北京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执行院长沈体雁,北京东方至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吉平,北京北达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公共事业规划所所长、副总规划师张庭瑞。他们是我国城市地灾治理一线积极实践的活跃人物,有相当丰富的经验。
3.内容亮点:本书的知识体系由浅入深,思路体系由理论到应用,结构可概述为三部分:基础知识-政策技术现状-du创系统介绍。
写作特点。以基础知识、充足数据、硬核技术、近期实例为基础,力求用通俗简洁的文字、直指应用的方式、拿来能用的案例,传播利用InSAR技术开展现代城市地灾治理的最实用思路和方法。
4.读者人群:关注城市安危的普通人士,高校中地理、遥感、测绘、区域经济、城市治理等相关领域的学生,从事地理信息、城市治理、遥感测绘、InSAR等方面的科研工作者和教学者,InSAR技术开发、应用及其产业化的从业者和创业者,政府相应防治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以及想要具备常见地质灾害识别技能的人士。
一直以来,重特大地质灾害在世界各类城市不断发生,不仅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害,更加暴露出城市治理的漏洞和短板。因而,研究和探讨城市地灾治理及其现代理论和技术应用已成为有效解决城市安全发展问题的重大命题。
本书主要介绍了如何科学界定和认识城市地灾、世界城市地灾治理的现状和经验以及如何利用InSAR技术解决城市地灾治理现实问题等三部分内容。本书可作为地理、遥感、测绘、区域经济、城市治理等相关领域高校专业课和全校相关领域选修课的教材,同时可作为专业研究主要参考书目、地灾防护科普书、地方政府相关领域决策参考用书等。
总 序… ……………………………………………………………………………1
前 言… ……………………………………………………………………………3
Part 1 认识城市地灾
1. 城市地灾概念… ……………………………………………………………2
1.1 定义… …………………………………………………………………2
1.2 特点… …………………………………………………………………3
1.3 分类… …………………………………………………………………5
1.4 分级… ……………………………………………………………… 10
1.5 分布格局… ………………………………………………………… 12
2. 六大城市地灾详解… …………………………………………………… 23
2.1 滑坡… ……………………………………………………………… 24
2.2 崩塌… ……………………………………………………………… 44
2.3 泥石流… …………………………………………………………… 50
2.4 地面塌陷… ………………………………………………………… 62
2.5 地裂缝… …………………………………………………………… 71
2.6 地面沉降… ………………………………………………………… 79
Part 2 城市地灾治理形势与经验
3. 全球城市地灾治理形势与经验… ……………………………………… 92
3.1 国外城市地灾治理研究进展… …………………………………… 92
3.2 全球城市地灾治理总体形势… ……………………………………104
3.3 美国城市地灾治理现状与经验… …………………………………114
城市地灾治理基于 InSAR 技术的现代治理模式 MARG
3.4 日本城市地灾治理现状与经验… …………………………………125
3.5 其他国家城市地灾治理情况与经验… ……………………………134
3.6 全球城市地灾治理基本经验与启示… ……………………………139
4. 中国城市地灾治理现状… ………………………………………………143
4.1 中国城市地灾治理的基本国情… …………………………………143
4.2 中国城市地灾区划… ………………………………………………151
4.3 中国城市地灾治理的研究现状… …………………………………157
4.4 中国城市地灾治理方式… …………………………………………166
4.5 中国城市地灾治理制度… …………………………………………174
5. 中国典型城市与城市群地灾治理现状… ………………………………182
5.1 京津冀地区城市地灾治理现状… …………………………………182
5.2 长三角地区城市地灾治理现状… …………………………………194
5.3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地灾治理现状… ………………………………208
5.4 其他城市地灾现状… ………………………………………………217
Part 3 基于 InSAR 技术的现代城市地灾治理模式 MARG
6.MARG 模式…………………………………………………………………232
6.1 现代城市地灾治理 MARG 模式框架… …………………………232
6.2 遥感大数据… ………………………………………………………233
6.3 InSAR 技术…………………………………………………………241
6.4 其他城市地灾监测分析技术… ……………………………………249
6.5 InSAR 技术的城市地灾监测优势…………………………………259
7.MARG“耳目”:基于 InSAR 的城市地灾监测系统(Monitoring)… …261
7.1 微小形变快速监测技术的革命与 InSAR 时代的到来……………261
7.2 卫星:MARG“天眼”… …………………………………………264
7.3 卫星地面接收站:MARG“地耳”… ……………………………285
7.4 数据获取系统:MARG“神经”… ………………………………290
7.5 MARG 城市地灾监测实例…………………………………………293
8.MARG“大脑”:城市地灾大数据分析系统(Analysis)… ……………298
8.1 城市地灾大数据分析基础… ………………………………………298
8.2 基于 InSAR 技术的城市地灾大数据分析处理方法………………307
8.3 基于 InSAR 的城市地灾数据分析解决方案………………………327
8.4 具体目标地物形变综合分析… ……………………………………333
8.5 城市地灾大数据分析的不确定性及其处理… ……………………338
9.MARG“喉舌”:城市地灾信息发布云系统(Release)…………………342
9.1 城市地灾云服务平台… ……………………………………………342
9.2 超算与云计算… ……………………………………………………344
9.3 数据可视化和存储模式… …………………………………………346
9.4 信息云发布服务… …………………………………………………350
9.5 远程房屋形变分析… ………………………………………………352
10.MARG“手脚”:城市地灾综合治理系统(Governance)………………355
10.1 城市地灾综合治理理论… ………………………………………355
10.2 城市地灾综合治理机制体制… …………………………………374
10.3 城市地灾治理规划… ……………………………………………380
10.4 城市地灾预警预防“三查”体系… ……………………………385
10.5 城市地灾群测群防体系… ………………………………………391
10.6 城市地灾应急响应体系… ………………………………………393
10.7 城市地灾风险协同防控体系… …………………………………395
10.8 城市地灾治理监督评估体系… …………………………………399
10.9 城市地灾综合治理的几点建议… ………………………………401
11. MARG 模式应用实例… …………………………………………………403
11.1 监测城市地面沉降… ……………………………………………403
11.2 筛查城市运行风险… ……………………………………………407
11.3 排查诊断危房等级… ……………………………………………463
11.4 判定建筑承保风险… ……………………………………………479
12. MARG 模式如何影响未来城市安危… …………………………………487
12.1“第四象限”安危体现中国治理水平… …………………………487
12.2 六大地灾治理将与城市发展长期共存… ………………………489
12.3 全球治理经验只能部分为我所用… ……………………………490
12.4 快速发展与地灾治理平衡点会不断明晰… ……………………491
城市地灾治理基于 InSAR 技术的现代治理模式 MARG
12.5 中国城市增长极打造须不断克服地灾威胁… …………………493
12.6 城市地灾治理需要“利器”MARG… …………………………494
12.7 手握数据,决胜治理… …………………………………………494
12.8 算法决定模式灵魂… ……………………………………………495
12.9 无算力,不现代… ………………………………………………496
12.10“1+6”的综合治理体系会日趋完善……………………………496
12.11 掌握 MARG 模式,守护城市安危… …………………………497
参考文献… ………………………………………………………………………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