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野圭吾:鸟人计划(2015版)》:
那并非十分特别的事,但在场的人多少会感到奇怪。
事情发生在昭和六十二年(一九八七年)三月的皇家跳台滑雪大赛上。
小雪纷飞,风向标咕噜咕噜地转来转去。对于跳台滑雪而言,这样的天气不算好。
“二十一号深町和雄,日星汽车。”伴随着播音员的声音,一名身穿蓝色连体滑雪服的选手从助滑道出发了。
这并不是令人瞩目的选手,从未获得过奖项,此刻正采用蹲踞式下滑。然后,他用力一蹬。
与此同时,位于起跳台一旁的教练席上,多位教练和领队脱口而出“糟糕”、“怎么会”,也有些人仅是单纯地惊呼一声。
总之,他们对深町的起跳有着相同的判断。
他的身体姿态明显不自然。飞出滑道后,他并没能顺势飞行,反而像一个出了故障的发条人偶般僵硬地停滞在空中。
“啊!”深町发出尖叫,双臂不住挥动,像被击中的鸟儿一般挣扎着落向地面。
他砸到着陆坡上,又继续往前滚动,蓝色的滑雪服粘满白雪。
少顷,他停止了滚动,随后忽地起身,卸下滑雪板后迈步走开,似乎没有受伤。众人松了口气。
“看来没事。”教练席上的人们通过对讲机了解情况后也都松了口气。从那里看不到着陆坡。
“刚才是怎么回事?”有人说道。
“不知道,起跳真是莫名其妙。”“时机抓得不错,但冲过头了吧?”“像是深町。他最近状态的确有所上升,但大概太逞强了。”讨论到此为止。在跳台滑雪这一竞技项目中,摔倒可谓司空见惯。没多久,教练和领队们就忘却了这件事,只顾牵挂着自己的队员。
选手们一个接一个地飞过。宫之森跳台是举办所谓七十米级跳台滑雪比赛的普通小山,若有选手飞出八十米以上的成绩,都会赢来一片欢呼。
三十号选手出场了。是位不甚起眼的选手。他滑过呈三十六度的骤陡斜面,突人十一度的起跳台。
然而,在他起跳后的瞬间,教练席上再次一片惊呼。他那不自然的动作和适才的深町完全一样,姿势极不顺畅,相当僵硬。
随后,他也摔落在地。
这依旧没有引发太多的讨论。
但教练和领队们都注意到,这个选手和深町同属日星汽车滑雪队。
“真可怜,杉江先生一定也很头疼。”一位教练瞄向教练席一端的杉江泰介。杉江是日星汽车滑雪队的领队。此刻,他浓眉深锁,直直望着起跳台。
“俗话说,有二必有三。接下来出场的岛野一定压力重重。”有人开玩笑地说。岛野是日星汽车队的另一位选手。
轮到岛野了。随着广播响起,起跳台旁的信号灯由红转蓝。杉江泰介一脸严肃地举起右手,旋即放下。
风向不错,刚转成逆风。
然而,岛野的飞行比两个队友更为异常。在起跳台上,原本该伸直的双腿依旧弯曲,整个身体以一种没有放开的僵硬姿势飞到空中。
他摔落的地点距起跳台远远不到七十米。伴随着激起的阵阵雪雾,他继续向前滚动。
这一次谁都没有说话,大家面面相觑。唯有杉江泰介面部抽搐着,转向了登山电梯。
至此,日星汽车跳雪队的三名选手全部异常坠落。
天气没有异样,也没有暴风。在当天摔倒的只有这三个人。
在跳台滑雪比赛中,每个选手跳两次,取空中飞行姿势得分与距离得分的总分来决定胜负。这一天,日星的三位选手都放弃了第二次起跳。
大家将这件事解释为由于思想压力引起的连锁反应。谁都想不出其他合理解释。
只有很少的人将其视为不寻常事件,留存在记忆深处。
……
★东野圭吾是集以往前辈之大成的悬疑大师。
——《南方周末》
★东野圭吾以最简单质朴的语言不断诉说人性的隐恶与自赎,是其作品最迷人且匠心独具的部分。
——《新京报》
★凭着超强的情节和超强的人气,东野圭吾将万千读者聚集在图书周围。
——《朝日新闻》
★东野圭吾正是适应了时代的要求,其作品情节紧凑,故事展开快捷,逼人之气力透纸背。
——《读卖新闻》
★东野圭吾对情感的刻画常常跟紧张的推理悬念扣在一起,处理得出人意料,不落俗套。
——《新民晚报》
★诡计包含着深深的爱或痛楚,包含着难以言表的心情,恐怕这才是东野圭吾的成功之道。
——《新闻晚报》
★读到将近一半,案犯的身份已很明确,但这部作品的有趣就在于案犯试图推理出让自己的计划出现破绽的人。
——东野圭吾粉丝站
★东野圭吾是日本迄今为止成就很大的推理作家,他的某些作品放在纯文学里也不逊色。
——止庵(著名书评人)
★我喜欢的当代推理作家,东野圭吾当然是第一。我重新读推理小说、日本小说、翻译小说,乃至重新愿意读新书,都是从东野圭吾开始。
——史航(著名编剧)
★东野圭吾是由不屈的坚持淬炼出的奇迹。以读者的角度而言,能与东野圭吾这样的作家共处同一个时代,真是宛如奇迹一般的幸运。
——林依俐(知名出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