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迫害与写作艺术
0.00     定价 ¥ 5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4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08099125
  • 作      者:
    [美]列奥·施特劳斯(Leo,Strauss)
  • 译      者:
    刘锋
  • 出 版 社 :
    华夏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6-01
收藏
编辑推荐
  《迫害与写作艺术》是列奥·施特劳斯的一本文集。作者试图从一些众所周知的政治现象出发来阐明哲学与政治的关系。
  《迫害与写作艺术》的主题是重新发现显白写作,即极尽所能对苏格拉底谈话方式所进行的写作模仿。它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哲学必须讲究“写作艺术”吗?如果必须,又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哲学的写作艺术关系问题至关重要?这本书会为我们作出解答。
  施特劳斯每一本书的出版都具有思想史上的标志性意义,而《迫害与写作艺术》更是具有特别的标志性意义:它提醒我们古老的西方哲人一直没有忘记的苏格拉底问题。
展开
作者简介
  列奥·施特劳斯,出生于德国的犹太人,曾就读于汉堡大学,192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25至1932年,任职于柏林犹太研究学院。1938年移居美国。1938至194.9年任教于纽约新社会研究院;1949至1968年任教于芝加哥大学政治学系;1973年10月18日去世。
  列奥·施特劳斯被认为是20世纪极其深刻的思想家。他对经典文本的细致阅读与阐释方法,构成了20世纪解释学的一个重要发展;他的全部政治哲学研究致力于检讨西方文明的总体进程,强调重新开启古今之争,并由此审视当代思想的种种潮流。
  主要代表著作有:《斯宾诺莎的宗教批判》(1930)、《哲学与律法》(1935)、《论僭主》(1948)、《检控与写作艺术》(1952)、《自然权利与历史》(1953)、《思索马基雅维利》(1958)、《什么是政治哲学》(论文集,1959)、《城邦与人》(1964)、《古今自由主义》(论文集,1968)以及《柏拉图路向的政治哲学研究》(1983)等等。
展开
内容介绍
  《迫害与写作艺术》这个书名与1935年施特劳斯在德国出版的《哲学与律法》的书名有某种联系一一施特劳斯在序言中说,这本文集要探讨的仍然是哲学与政治的关系。如果“律法”意味着政治共同体的生活秩序,那么,“哲学与律法”也意味着哲学与政治共同体的关系。“迫害”显然是政治,但“写作艺术”等于哲学码?恐怕未必。但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哲学必须讲究“写作艺术”吗?如果必须,又是为仟么呢?显然,“迫害与写作艺术”比“哲学与律法”更为明朗地挑明了哲学与政治的关系。我们需要问:为什么哲学的写作艺术关系问题至关重要?——眼下这本小书会为我们作出解答。
展开
精彩书摘
  《迫害与写作艺术》:
  至于后一类要求引起的矛盾,它们从来都是故意设置的,作者必须极其小心地将它们彻底隐藏起来,不让普通大众知晓。根据迈蒙尼德透露的消息,我们可以描述《迷途指津》隐微教诲的形式:迈蒙尼德并非通过自创比喻(或利用比喻性陈述之间的矛盾)来教导真理,相反,他在教导真理时利用了非比喻性、非密语式陈述之间的矛盾,而这些矛盾是有意识、故意设置的,普通大众完全看不出来。
  据此结果,我们必须得出一个结论:任何人在解释《迷途指津》时都不能从“个人的”角度来解释其中的矛盾。例如,解释者不能把矛盾追溯到这样一个事实或假定:迈蒙尼德想要调和的两个传统——即圣经传统和哲学传统——实际上是无法调和的。解释者也不能从更偏于哲学的(但未必就更为恰当的)视角来解释矛盾,他不能假定,迈蒙尼德在追踪一些超越了哲学传统视域的哲学问题,但却未能充分摆脱哲学传统的桎梏。这类尝试如果旨在解释矛盾的高度复杂和人为的调和,尚能适合于有用的目的。但是,有些矛盾若不是有意设置的,其所暴露的就不是一个禀有卓异才智的人在面对不可解决或很难解决的问题时的失败,而是一种可耻的无能。如果这类尝试旨在解释这样的矛盾,那就既是错误的,也是多余的。所有这些尝试都有一个隐含的或明确的预设:迈蒙尼德未能注意到矛盾。可是,迈蒙尼德的明确陈述否认了这一假定。因此,除非有相反的证据,否则,我们就必须坚持认为,迈蒙尼德恰恰在写下矛盾语句时充分意识到《迷途指津》的每个矛盾。如果有人提出 谈论隐晦问题,或撰写讨论隐晦问题的著作的要求引起了矛盾。于是,迈蒙尼德就问:圣经中也有这样的矛盾吗?他要求人们非常仔细地研究这个问题。事实上,我们只要透过表面深入到《迷途指津》教诲的底层,就会发现,这是一个决定性的问题。既然迈蒙尼德没有明确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必须将它暂时搁置起来。在此,我们也不能讨论其他几个相关的问题:迈蒙尼德教导真理的方法曾受到某个哲学传统的影响吗?这种方法是某种特定的哲学著述的特征吗?按照哲学传统的术语,《迷途指津》是否不该被描述成一部显白著作?倘若这一描述最终被证明是正确的,“增益”一词的含义就难免会发生深刻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它指的就不是被增益到传统观点上的极其重要的隐秘教诲,而是被增益到毫不掩饰的真理上的想象性描述。
  鉴于《迷途指津》的矛盾被隐藏了起来,我们就必须简单考察一下至少几种隐藏矛盾的方法。
  ……
展开
目录
中译本说明(刘小枫)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迫害与写作艺术
第三章 《迷途指津》的文学特性
第四章 《卡札尔人书》中的理性之法
第五章 如何研读斯宾诺莎的《神学—政治论》
附录:科钦《迫害与写作艺术》中的隐微论(唐敏译)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