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我国金融资源产权制度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742495
  • 作      者:
    柯珂著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可借复本:1
收藏
作者简介
  柯珂,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兼任建银国际医疗产业投资基金公司和建银国际医疗产业基金管理公司董事及投资决策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博士学位。具有14年丰富的金融实务和投资操作经验。曾在国家开发银行、首创证券等机构工作。目前主要从事装备制造、医药医疗、金融服务、消费、基金等领域的投资业务。负责组织实施了中联重科、航天电工、医疗基金、弘毅基金等投资项目。
内容介绍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而转轨就是制度的全面转型。金融资源的产权制度是各种金融制度的基础和起源,它为金融活动提供了约束和激励,是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和金融制度变迁的决定因素。《中国建投研究丛书:我国金融资源产权制度研究》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研究中国金融资源产权制度,结合国家理论和利益集团理论等,并以国有银行为实证研究金融资源的产权安排,为我国现实存在的金融问题、金融发展、金融改革面临的困境提供制度层面的解释,希望为金融制度改革和金融体系发展提供一些启示。
精彩书摘
  一 经济学对国家和政府的研究
  在传统经济学的研究中,政治力量被视为外生变量。但随着经济活动复杂性的提高以及人们研究的不断深入,非经济因素,如政治、社会、文化甚至心理等都逐步成为经济活动的解释变量。尤其是政治因素,已经随着国家功能的扩展,政府的强势,以及市场缺陷导致的经济危机和滞胀等而成为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了。经济学家如同研究经济市场一样,研究政治市场以及该市场上进行决策的行为,以寻找经济决策的政治基础。
  经济学关注政治因素,研究国家和政府时,在方法论上是以个人主义和经济人作为假设条件的,但在具体的分析术语和研究重点上是不同的。
  公共选择理论以政府作为研究重点,认为国家不是抽象的实体,而是由现实中的政府组成的。美国经济学家詹姆斯·M·布坎南是该理论的代表人物。该理论认为,官员是理性的,是有私利的,因此政府也会像市场一样是存在缺陷的,并不一定就是社会利益的代表。为此,布坎南指出“我们必须从一方面是利己主义和狭隘个人利益所驱使的经济人,另一方面是超凡人圣的国家这一逻辑虚构中摆脱出来,将调查市场经济的缺陷与过失的方法应用于国家和公共经济的一切部门”。
  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术语和重点是国家,主要从制度研究的逻辑来研究国家,对国家的起源和功能等提出了全面的理论;认为国家在界定产权方面、制度变迁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制度设计者、执行者和改变者的立场解释国家的兴衰和政府的更迭;同时也指出了经济上已处于低效率的政府能够持续存在的原因。
  集团理论中,奥尔森将利益集团作为研究重点。他认为国家会受到利益集团的影响,集团的构成和相互之间的利益竞争导致国家的兴衰,国家的发展和经济增长是集团行为的结果。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争夺会阻碍经济增长,因此要限制利益集团。
  ……
展开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我国金融资源产权制度的一般分析
第一节 我国金融资源产权制度的一般特征
第二节 我国金融资源产权的权利特征
第三节 我国金融资源产权制度安排和权利结构的激励特征

第二章 我国金融资源产权制度中的政府
第一节 对我国金融资源产权制度中政府的一般描述
第二节 我国政府在金融资源产权界定中的利益偏好
第三节 我国金融资源国有制产权界定的成本分析

第三章 我国金融资源产权制度中的委托代理关系
第一节 我国金融资源产权制度中委托代理关系的一般特征
第二节 委托人-代理人关系中的履约行为分析
第三节 委托-代理关系中的激励和监督制度安排
第四节 代理成本

第四章 代理组织的选择
第一节 我国金融契约形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我国金融契约形式的特点及成本分析
第三节 我国银行契约和市场契约的比较和博弈行为分析

第五章 我国国有银行产权制度分析
第一节 我国国有银行的产权性质分析
第二节 国有银行改革的产权含义
第三节 国有银行产权性质对银行管理者行为的影响

第六章 我国金融资源产权制度变迁分析
第一节 金融资源产权制度设计对其变迁的影响
第二节 我国金融资源产权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分析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省本级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