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环境、生态和自然、文化遗产、非物质文明遗产保护相关的重大行政决策面临的问题
圆明园听证之前的中国环境保护状况
中国政府的环境保护工作步入法制时期
“三河”、“三湖”、“两控区”等环境保护重点工程的启动
“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和《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制定
“环评”审批中的问题被提出
“环评风暴”的兴起及被“叫停”方的反应
民间参与:从紫坪铺到怒江,到虎跳峡
“叫停”之后怎么办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的听证准备
偶然因素使圆明园整治工程成为“事件”
偶然的发现
民间行动
“叫停”圆明园工程
从座谈会到听证会
座谈会
听证会
又一次“专家会”
环评、行动、舆论与评说
难产的环评、圆明园“环评”评什么以及环评中的问题
行动:民间运作与政协提案
听证会后的舆论与评说
制度建设
从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的《听证规则》到专家建议中的《听证规则》
又一次听证会的模拟
法治、善治与和谐
附:有关圆明园防渗工程传媒报道评论资料目录汇总
展开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第十八届三中全会)
★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确保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