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雨雪霏霏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08112278
  • 作      者:
    李永平[著]
  • 出 版 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婆罗洲三部曲(《雨雪霏霏》《大河尽头》《朱鸰书》)之首部曲

  

从幽黯雨林走出、满心伤痕的我,真情忏悔能否涤荡心灵?

  

 

  

王德威、龙应台、齐邦媛、余光中、莫言、梁文道、颜元叔推荐

  

作品屡获红楼梦奖决审团奖、《亚洲周刊》十大华文小说、《中国时报》“开卷”十大好书、“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之肯定

  

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曾连续五期推荐李永平

展开
作者简介
  李永平,一九四七年生于英属婆罗洲沙捞越邦古晋市。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后,留系担任助教,并任《中外文学》杂志执行编辑。后赴美深造,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比较文学硕士、圣路易华盛顿大学比较文学博士。曾先后任教台湾中山大学、东吴大学、东华大学。
  著有《婆罗洲之子》《拉子妇》《吉陵春秋》《海东青:台北的一则寓言》《朱鸰漫游仙境》《大河尽头》,并有译作《大河湾》《幽黯国度》《纸牌的秘密》《道德剧》《尽得其妙:如何读西方正典》《布鲁克林的纳善先生》等。
  《吉陵春秋》入选“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英译本于二〇〇三年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出版。《大河尽头》上、下卷分别入选二〇〇八、二〇一〇 《亚洲周刊》十大华文小说,并荣获第三届“红楼梦奖:世界华文长篇小说奖”决审团奖。其他作品曾获时报文学推荐奖、联合报小说奖、联合报读书人年度最佳书奖。
展开
内容介绍
  回忆是残酷与无情的。人的一生便是一场不断地流浪之旅!
  一个从婆罗洲流浪到台北的浪子、一个总是游荡台北街头的女孩;两人的相遇,将勾起多少回忆与罪赎?!
  “是你,朱鸰,让我鼓起勇气检视我在南洋的成长历程,是你帮助我面对心中的魔,是你要我睁大眼睛,看看自己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这一桩桩发生在丛林河滨、南洋小城的童年事件,在我成长过程中,曾经刺伤一个个我所挚爱的,却有如鬼迷心窍般、身不由己地背叛过的人。这些受伤的人,这些好女子,她们是我埋藏在内心中一个神圣、阴暗的角落,永远永远见不得天光的痛……”
  李永平的半自传小说集《雨雪霏霏:婆罗洲童年记事》,以作者与其在台北街头偶遇、日后成为他文学创作缪斯的小女孩朱鸰一路晃游台北为线索,边走边将自己在婆罗洲的童年往事和盘托出,并不避讳自己过去的错误和丑事。一日游下来,共讲了九个故事。李永平创作几十年,回首来时路,许多原型俱在往事中。齐邦媛盛赞《雨雪霏霏》的艺术成就——“少人能及”。
展开
精彩书评
  ★故乡,对这个生长于南洋、饱受中国文化滋养的作家而言,是永远纠结的“三角恋”。他热爱祖国,满腹唐诗宋词,少年时代就立志要回到中国;因“文革”爆发,只好栖身宝岛;到晚年却发现婆罗洲这个生养自己的地方,才是他想叶落归根的地方。这种对故乡的情结,纠缠贯穿在李永平的小说之中:在《海东青》里,他写了自己栖身50年的台湾;50岁之后,他开始写“婆罗洲三部曲(《雨雪霏霏》、《大河尽头》、《朱鸰书》)”,回望故土;那向往一辈子的祖国,却因“怕和想象不一样”,他至今未踏上大陆一次。
  ──《南方都市报》
展开
精彩书摘
  小妹子翠堤的故事,我总算给你讲完了啦。谢谢观音菩萨!朱鸰,今晚跟你诉说这些童年往事,多年来积压在我心上的石头一下子全给搬走了。那要命的血淋淋的第一颗石头啊。“你到底要逃到什么时候呢?你能躲藏到哪里呢?”丫头问得好。迟早我必须面对我家人,面对我小妹,面对我心内的那个“魔”(这可是你说的哦),把沾满我们家老狗的血的那颗石头掏挖出来,捧在手心,诚诚敬敬拜三拜,然后头也不回,把它给扔到山坳中胡椒园门口那座竹林里,从此不再记挂。丫头,明年暑假我带你回婆罗洲古晋城我老家,见见我母亲和妹妹翠堤,好不好?我……不敢单独见她们俩。来,拜托你伸出你的小指头,跟我的手指勾一勾。这表示你接受我的邀约了。经历过这个奇妙的夜晚,我跟你——我在台北街头结识的小女生——肩并肩站在华江桥上满江霓虹灯火里,一边眺望新店溪的月色,一边絮絮叨叨,向你诉说我在那千里外,南中国海对岸婆罗洲岛上度过的童年,朱鸰啊,我这个逃亡在外漂泊多年的游子,终于想回家啰。
  月娘笑看人间灯火!
  你看,风停了,淡水河上台北城头那轮明月破云而出,笑吟吟高挂在天顶中央,挣红着一张脸庞,像个调皮的黄花闺女,悄悄从她家楼上窗口伸出手来,噗哧一笑,溅溅泼泼地,把手里拎着的那桶水一勺勺朝咱们头顶上浇下来。朱鸰丫头,瞧你这会儿只顾愣睁着你那两只乌黑眼眸,举起手遮到眉心上,伸出脖子,眺望淡水河中那满江摇曳闪烁的缤纷灯影,好久好久一眨不眨,看呆啰。丫头你说话呀。
  ——噫,月娘一露脸,我们台北市马上就变个样!刚才从华江桥上望过去,只见观音山下,满坑满谷一窝窝水泥房子中,树立着一簇簇压克力招牌,阴森森五颜六色闪闪烁烁,活像一座豪华的乱葬岗。怎么一眨眼,咦,月光下的台北市就幻变成了童话里的水晶宫,这会儿正在大放烟火庆祝元宵呢?
  ——丫头,月娘是一位魔术师呀!这会儿她正在变戏法给世人看哪。
  ——我明白了,月亮是魔术师,霓虹灯和中国字就是魔术师的道具啰,一闪一眨,就变出千万种各色各样的图案来。喂,你到底想干什么?伸出爪子乱摸人。
  ——我没骚扰你哦!瞧你这丫头儿倏地缩住脖子龇着牙,浑身抖簌簌,直打出五六个哆嗦,好像三更半夜独自个行走在西门町,突然碰见一位怪叔叔似的。你别紧张,朱鸰,我只是想摸摸你的脖子,确定一下你真的是个活生生有血有肉的女孩。刚才恍惚间,我还以为,此刻我们两人置身在仙山梦境呢。从桥上望去,淡水河畔那漫山漫谷、乍然浮现在月光中的一幢幢琼楼玉宇火树银花,如梦如幻,可不就像传说中的东海三仙山?丫头你怎么了啦?痴痴愣愣的,只顾乜斜着眼睛,睨望着河中那一盏盏霓虹灯的倒影,一个劲的发呆。
  ——拜托你现在别唠叨,我正在研究招牌字。考你一个字吧!三个金字怎么念?心?哦,鑫凤大厦。挺雄伟的一栋粉红色花岗岩大楼矗立在中正桥头,月光下浑身着了火似的,十六层楼,层层闪烁着霓虹花灯:馨珈琲、太子城理发厅、榊日本料理、豪爷酒店蓬莱阁酒家金纽约三温暖、鑫凤宾馆……喂,你看招牌上那一个个五光十色千姿百态的中国字,倒映在河里,变得多婀娜妖娇,蓦一看,不就像敦煌千佛洞中那群飞天姑娘?
  ——不,依我看,倒像天方夜谭里一群肚皮舞娘,月光下聚集后宫池畔,朝向那盘着双腿高踞孔雀宝座上的苏丹,一个劲争相挤眉弄眼,扭腰摆臀。怎么?我这个比喻有点不伦不类?那你说,这满城绽放的一蕊蕊姹紫嫣红,眨啊眨,争奇斗丽的霓虹字,鑫凤、蓬莱、榊……倒映在台北城头一轮明月下波光粼粼的河水中,随波荡漾摇摇曳曳,看起来到底像啥呀?
  ——我想到了!活像一窝子纠缠在河中交尾的水蛇。
  ——丫头儿,亏你想得出这个比喻来!我不就说过吗?人家的心大都只有一个窍,而朱鸰那颗细小的心灵却生了七八个窍,心思可真多。满城中文招牌字乍看好似一窝交缠的花蛇!妙极。西洋人看中国字,真的把它看成一幅幅妖艳的图画。在他们心目中,一个支那字代表一个神秘的符码,里面隐藏一个阴森森的、全世界只有支那人才懂的信息。我问你,中国字总共有好多个?大约两万?你数过你家里那部国语字典所收的字?雨雪霏霏,四牡騑騑……记得吗?如果,一个中国字代表一个神秘的符码,那四万九千个字,可不就变成四万九千帖符咒吗?倘若你是一位爱尔兰修女,飘洋过海独自来到东方,置身唐人街上,猛然发觉周遭四处出现斗大的、奇形怪状张牙舞爪的方块字,刹那间,整个人仿佛被万千帖符咒围困住了,那时你心里会有什么感受?呵呵,听我这么一描述,你这小妮子就缩起脖子打出两个寒噤来啦。蛮恐怖的对不对?小时候在南洋我常看到西洋人——有些是殖民地官吏、传教士和冒险家,大多是浪人和商人——穿梭游走在闹烘烘的古晋街头,大日头下,只顾愣睁着他们一双双碧蓝翠绿的眼珠子,龇着牙,探头探脑指指点点,瞄望街道两旁店檐下张挂的一幅幅支那字招牌,脸上流露出又是好奇、又是迷惑、又是恐惧、又是轻蔑的神色,蹑手蹑脚,不时举起脖子上挂着的照相机,对准招牌上那几个在他们看来显得特别古怪神秘的符码,咔嚓!拍照存证。那副德行就像——丫头,你现在朝向华江桥下灯火辉煌的华西街瞧一瞧——看到没?就像那一群群身穿花衫短裤,露出两条毛腿,踢跶着凉鞋逛台北夜市看台湾郎杀蛇,然后到龙山寺随喜参拜的老美观光客。嘿,中国字好像千百条纠缠交尾的花蛇!丫头你的比喻真绝。蛇,就是圣经里魔鬼的化身啰。记得小时候在南洋读书,学校的艾修女时不时端整起脸容,柔声告诫孩子们:支那的文字是撒旦的符号(罗神父说得更妙!方块字是撒旦亲手绘制的一幅幅东方秘戏图,诡谲香艳,荡人心魂——秘戏图是什么玩意儿?就是春宫画嘛),而撒旦就是魔鬼,而魔鬼就是钻进伊甸园诱骗夏娃的那条蛇,所以孩子们呀,尤其是华人子弟,千万要远离支那方块字的诱惑哦,切记切记。三令五申,这种话我们小学生听多了,半夜会做噩梦,看见那万千个方块字突然间幻变成一群龙蛇怪兽,张牙舞爪,朝向我们直扑过来,把我们吞咽进血盆大口里……后来我到台湾读大学,听颜元叔老师说,在西方人心目中汉字是一种图腾。丫头,你懂得什么叫图腾吗?世界上每个民族都有代表他们血缘和来历的图像,比如说,我们台湾原住民的图腾是百步蛇。支那人的图腾是龙,是神龛里供奉的那一尊尊黑魆魆香火缭绕的诸天神佛、夜叉鬼怪,是庙宇中,廊柱上镌刻的一幅幅金字对联——善恶不爽锱铢尔欲欺心神未许;吉凶岂饶分寸汝能昧己天难瞒——是满城店铺招牌上,用红漆书写的一排排斗大的方块字……
  ——喂,你在梦游吗?瞧你那个古怪模样!三更半夜背着双手踢跶着皮鞋,在桥上来回踱方步,一会儿,伸长脖子眯起眼睛,眺望华西街夜市的霓虹灯火和成群老美观光客,一会儿回过头来,瞅住我,嘴里喃喃念念嘀嘀咕咕,讲梦话似的跟我讲这些怪话,什么民族图腾啦、撒旦符咒啦、东方秘戏图啦,听得我耳根发烫头皮发麻,心里直发毛!你还是给我讲你小时候在南洋读书的故事吧。今晚,我跟随你浪游台北街头,从罗斯福路古亭小学出发,一路走到南门寿而康川菜馆,然后,沿着和平西路走到南海路植物园,又从那儿走到淡水河上的华江桥,我们现在站的地方。一路上,你向我诉说你小时候家里发生的大事:山坳里种胡椒啰、老狗小乌死啰、你小妹子翠堤疯了……听得我心酸酸,一颗心直往下沉!你还是跟我讲学校里发生的那些有趣的、好玩的事吧。
  ——有趣的事?好。小乌死的那年,我父亲把山坳里的胡椒园卖掉,搬到古晋城里,我们七兄弟姐妹从马当中华公学,转学到古晋圣保禄学校。我程度差,转学时被降级一年,所以我小学总共念七年。不好意思!“青草坡上校旗飞舞,这是保禄的汉校……我们要努力,我们要用功,预备做救世的先锋……”这就是我们的校歌。刚才给你讲小乌和翠堤的故事时我有唱给你听,记得吗?
  ——咦?你们学校为什么叫“保禄的汉校”呢?
  ——保禄就是圣经里那个保罗,耶稣十二门徒之一。我们学校是使徒圣保罗守护下的汉文学校。汉文就是中文、华文、支那语。我们校长庞征鸿神父是东北人,不知为了什么缘故流落在婆罗洲。当初他来南洋传教,向新加坡大财主陆运涛爵士募了一笔钱,在婆罗洲沙捞越首府古晋办学,还亲自撰作校歌呢。后来我到台湾读大学,暑期在成功岭受军训,才赫然发现,原来圣保禄学校的校歌就是黄埔军校的校歌,只是歌词改了几个字。你听:怒潮澎湃,党旗飞舞,这是革命的黄埔……丫头你怎么了啦?好端端的忽然龇起你那两排小白牙,甩着你那一头乱发,伸出两只手死命捂住耳朵——你说什么?你说,你老爸每次心情郁闷,就会脱掉上衣,打起赤膊,端着一盅虎骨泡高粱老酒,一屁股坐在你们家门口那把老藤椅里,边喝酒边瞭望台北街头,扯起大嗓门高唱黄埔校歌,吵得左邻右舍不得安宁,咒声四起,这些年来你听得耳朵都生了一层老茧,如今实在不想再听啦。可怜的朱鸰!我不唱了。话说庞神父向陆爵士募了一笔钱,以基督使徒的名义在婆罗洲兴建一所汉文学校,培育华侨子弟。这在南洋天主教会可是一项创举。为什么是创举呢?因为教会在英国殖民地办的大都是英文学校,宗旨在于培养高等华人。你问高等华人是啥东西?朱鸰丫头你真爱说笑。高等华人不是“啥东西”,是英属婆罗洲社会的菁英分子:医生、法官、律师、会计师、高级公务员和神职人员。我们家族中就有一位高等华人:女皇御用大律师米高李。
  ——米高李?好诡异的名字。
  ——米高是英国名字,台湾把它翻译为麦可,比如麦可?杰克森。米高是广东音。其实我们家族是客家人。
  ——英女皇御用大律师?怎么个御用法呢?
  ——丫头,这我怎么知道哇!嘻嘻。可我们家族的小孩非常敬畏米高叔叔,因为全沙捞越邦只有七个御用大律师,我老叔公说这是祖坟开花哪,应该加载族谱。丫头不瞒你说,我们这群读汉文写方块字、一身土黄衣装的华人子弟,每天上下学在巴士上遇到那帮读英文书、穿英式制服的华人子弟,总会感到……你说自惭形秽?没错。可是每次跟随我们校长庞征鸿神父,列队行走在街上,大伙都不自觉地抬头挺胸高唱黄埔军歌,不,圣保禄校歌。为什么呢?因为庞征鸿个头长得十分高大挺拔,走起路来,身上那袭白色神父袍随风飞扬,飘曳在婆罗洲太阳下,英气勃勃,哪像米高李之流的人物,五短身材西装革履,
  ……
展开
目录
序论 原罪与原乡 王德威
简体版序 河流之语 李永平
追忆一 雨雪霏霏,四牡騑騑
追忆二 初遇蒋公
追忆三 桑妮亚
追忆四 第一颗石头
追忆五 翠堤小妹子
追忆六 支那
追忆七 一个游击队员的死
追忆八 司徒玛丽
追忆九 望乡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