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上海生态保护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1118691
  • 作      者:
    《上海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环境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上海环境保护丛书·中国区域环境保护丛书:上海生态保护》为中国区域环境保护丛书上海部分的生态环境保护分册。主要叙述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上海作为长三角地区直辖市在环境保护工作领域取得的经验,教训,成绩。将上海近几十年来生态环境保护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进行了系统总结,较为客观、准确、科学。
展开
精彩书摘
  《上海环境保护丛书·中国区域环境保护丛书:上海生态保护》:
  中国早在2000年前就有湿地的记载和简单描述,而系统的湿地研究则始于新中国成立后50年代,起步较晚,暂时多采用狭义的定义。目前我国学者基本接受的湿地的定义为:“陆缘为含60%以上湿生植被区,水缘为海平面以下6m的水陆缓冲区。包括内陆与外流江河流域中自然的或人工的,咸水的或淡水的所有富水区域(枯水期水深2m以上的区域除外);不论区域内的水是流动的还是静止的,间歇的还是永久的。”也有学者认为:“湿地是地球表层的一种水域和陆地之间过渡的地理综合体,它具有3个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基本特征:有喜湿生物栖息活动,地表常年和季节积水,土壤严重潜育化。”
  总之,狭义的湿地定义强调湿地生物、土壤和水文彼此作用,强调三大因子同时存在,即湿生或水生植被、水成土以及季节性或常年淹水。那些枯水期水深超过2m,水下或水面已无植物生长的明水面和大型江河的主河道则不算作湿地。这种定义符合湿地处于水陆过渡带特殊地位的特征,反映了湿地生境多样性的典型特点。但狭义的定义过于严格强调湿地的本质特征,而在湿地的保护和管理上也存在一些实践问题。
  1971年的《关于特别是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简称《拉姆萨尔(Ramsar)公约》或《湿地公约》)给出了广义的湿地定义。所有《湿地公约》的缔约国必须接受这个定义,严格说它更像一个跑马圈地式的定义,只是告诉人们什么可以划为湿地,并不指出湿地共同的本质特征。其第1条第1款指出:“湿地是指天然或人工,长期或暂时之沼泽地、泥炭地,带有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或咸水的水域地带,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滨岸水域。”(林业部野生动物和森林保护司,1994)。接着在第2条第1款规定:“可以包括邻接湿地的河湖沿岸,沿海区域以及湿地范围的岛屿或低潮时水深不超出6m的水域。”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自然地理概况
第二节 生态系统概况
第三节 生态保护的历程

第二章 区域生态特征与生态功能区划
第一节 区域生态特征
第二节 生态功能区划
第三节 重要生态功能区

第三章 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利用
第一节 湿地生态系统特征
第二节 湿地生态服务功能
第三节 湿地生态系统面临的威胁
第四节 湿地的保护和开发

第四章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物入侵防治
第一节 生物多样性状况
第二节 外来物种与生物入侵

第五章 林地生态系统建设
第一节 园林绿化建设
第二节 大型绿地与公园建设

第六章 农村生态保护与建设
第一节 农村生态环境概况
第二节 生态农业与生态农场建设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七章 崇明生态岛建设
第一节 崇明县概况
第二节 崇明生态岛建设内涵
第三节 崇明生态岛定位与规划
第四节 生态环境功能区划
第五节 生态产业建设
第六节 低碳建设与环境保护

第八章 生态示范建设
第一节 国家级生态区(县)建设
第二节 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生态镇)建设
第三节 生态文明试点建设

第九章 生态保护的管理与保障体系
第一节 生态保护组织管理体系
第二节 生态保护法规政策体系
第三节 生态保护工作成效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