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共产党的国家利益观及其实践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6508690
  • 作      者:
    刘薇著
  • 出 版 社 :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内容介绍
  《中国共产党的国家利益观及其实践研究》遵循历史脉络,在掌握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有关国家利益的史料的基础上加以展开,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直到现在,依照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时代特征,分段论述不同时期、不同领导人基于国家利益的外交政策的变化。《中国共产党的国家利益观及其实践研究》从中国共产党国家利益观的理论渊源入手,回顾其发展历程并总结内涵和特征,在此基础上,深人分析在国家利益基础上的外交战略新变化,最后总结其面临的挑战以及相应的对策。《中国共产党的国家利益观及其实践研究》共分六章。第一章是绪论,介绍了论文的选题意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第二章到第四章主要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国家利益观的理论依据、历史进程以及内涵和特征;第五、六章主要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国家利益观的创新及其面临的挑战和相应的对策。
展开
精彩书摘
  《中国共产党的国家利益观及其实践研究》:
  第六章为中国共产党维护国家利益所面临的挑战及对策。主要介绍了中国共产党今后在维护国家利益方面所面临的挑战以及所应采取的相应对策。所面临的挑战:政治领域的非传统安全威胁上升、全球金融危机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冲击、文化全球化对国家文化安全的冲击;所应采取的对策:采用新安全观来维护国家安全利益、谨防金融危机对经济安全的冲击,拓展国家经济利益,创新文化战略维护国家文化利益。
  三研究方法
  (一)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方法
  此方法是运用马克思的辩证统一观点认识问题,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去分析史实,把对中国共产党国家利益观的历史脉络探索与国家利益观在实践中运用的内在逻辑结合起来加以阐述。历史以逻辑为手段、逻辑以历史为基础,在对中国共产党国家利益观的历史事实进行展现的基础上,对其特征、创新发展以及实践运用的内在逻辑性进行了概括分析,从而达到历史与逻辑的相统一。
  (二)学科交叉法
  综合运用多种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对中国共产党的国家利益观进行交叉研究。本书在国家利益的概念及来源方面借鉴了西方国际政治学中的理想主义、现实主义、建构主义等来加以阐述。在对中国共产党国家利益观的内容、特征、创新以及实践运用方面的论述则综合运用了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只有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的理论,才能对文章进行客观的论证。
  (三)比较分析法
  本书依照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际、国内背景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维护和实现国家利益的有关外交政策的事例,比较研究了中国共产党国家利益观的特征、创新发展以及实践的运用,归纳出国家利益观是与时俱进,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加以发展和完善的。
  (四)系统分析法
  对中国共产党国家利益观的研究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对其研究涉及理论依据、历史梳理、内容特征、创新发展以及实践运用等内容,因此要坚持整体性,同时也不能忽略各章节的系统性。
  四论文的创新
  第一,研究的内容具有创新性。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理论思想,国家利益作为对外战略和对外政策的核心,如何更好地维护和实现国家利益是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的不懈追求。因此,对中国共产党国家利益观的研究具有内容上的创新性。
  第二,研究的角度具有创新性。国家利益是国际政治以及外交领域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理论视角。对中国共产党国家利益观的研究将区分不同的时代背景和不同的领导人,并结合有关西方学者的国家利益思想加以论证,这将为我们全面深刻地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的内在规律和发展轨迹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第二节 研究的现状
一 西方学者对国家利益的相关研究
二 中国学者对国家利益的相关研究
第三节 研究思路、整体框架及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全文结构
三 研究方法
四 论文的创新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国家利益观的理论依据
第一节 国家利益的起源及其基本内涵
一 国家及其本质
二 国家利益的起源
三 国家利益的內涵
第二节 国家利益的性质
一 国家利益的阶级性
二 国家利益的民族性
三 国家利益的动态性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国家利益观的理论来源与依据
一 马克思主义者关于国家利益的经典论述
二 中国共产党国家利益观对西方国家利益理论的借鉴
三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共产党国家利益观的影响
四 中国共产党国家利益现的历史源流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国家利益观的发展进程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共产党的国家利益观
一 意识形态为导向的国家利益观
二 捍卫国家主权与安全
三 对外战略突出国家利益
第二节 改革开放中期的中国共产党的国家利益观
一 时代主题的转变
二 对外战略明确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
三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最大国家利益
第三节 十四大到十六大期间中国共产党的国家利益观
一 全球化发展中的国家利益观
二 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
三 拓展国家文化利益
第四节 十六大到十八大期间中国共产党的国家利益观
一 新世纪初的中国共产党的国家利益观
二 明确核心利益
三 构建和谐世界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国家利益观的基本内容及特征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国家利益观的基本内容
一 安全利益
二 政治利益
三 经济利益
四 文化利益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国家利益观的基本特征
一 阶级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二 动态性与稳定性的统一
三 国家利益与世界利益的统一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国家利益观的实践运用
一 传统外交领域的运用
二 非传统外交领域的运用
三 国家海洋利益的维护

第五章 国家利益框架下中国共产党外交政策的创新与价值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外交政策的理论创新
一 和平共处五项原則
二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三 国际关系民主化
四 构建和谐世界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外交政策的实践创新
一 睦邻友好的周边外交
二 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
三 发展多边外交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国家利益观的价值
一 发展了马克思的国家利益理论
二 为中国的对外战略明确了万向
三 为解决国际争端和矛盾提供了新思路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维护国家利益所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维护国家利益所面临的挑战
一 政治领域的非传统安全威胁上升
二 全球金融危机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冲击
三 文化全球化对中国文化安全的冲击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维护国家利益的对策
一 新安全现是国家安全利益的保障
二 维护经济安全,拓展国家经济利益
三 创新文化战略,维护国家文化利益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
附录一 国家利益视域下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战略选择
附录二 国家利益框架下的国家文化安全问题
附录三 跨界民族国家认同与边疆和谐稳定对策研究
附录四 建国初期我国外交战略中的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
附录五 试论国家利益的内涵与特征
附录六 邓小平国家利益观的核心与精髓
附录七 浅析从民族利益到核心利益的演变
附录八 浅析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附录九 论高校统战工作机制创新的路径
致谢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