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门时评》: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中国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不久前结束的全国农村工作会议上,一连串清新质朴的群众语言特别抢眼。不仅仅是这次全国农村工作会议,近年来,群众化的语言经常出现在中央领导的谈话和报告中。最让网民们叫好的是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武汉与市民握手打招呼时的那句“美女,你好”,在给我们带来一阵惊奇之后,也为领导干部运用群众语言树立了典范。
“中国碗”也好,“老乡”也罢,这些老百姓司空见惯的语言,见诸于高层次会议,也是中央带头转作风的一个信号和标志,让人感到中央和人民确实是心连心。平时我们经常称这个人美女、那个人帅哥,这个称谓由习近平总书记讲出来,仿佛他就是生活在我们大家中间的那位熟人、朋友和邻家兄长,一下子就密切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同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
其实,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民主观念在深入,你越是摆谱端架子,假模假样,官话连篇,老百姓越是反感,与群众的距离就越远;而越是摆正心态,放下架子,降低身段,越是保持一颗平常心,用群众语言与老百姓交流,就越是受欢迎,越容易与群众打成一片,为群众尊重。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把转变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放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无论是八项规定、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都鲜明地突出了这一主题。但一提到转作风,大家很容易就把着眼点放到扎扎实实干好工作上。其实,语言方面的转作风同样十分重要。如果说把事做扎实,能让群众得到实惠,那么,把话说亲切,则让群众感到温暖。
话风也是领导干部作风的具体表现,也是党风、政风的一种体现。好的话风,引人人胜,容易产生共鸣;而官话套话,拒人于千里之外,让百姓感到心寒。领导干部的语言,不仅与他的道德境界、思想品质、价值观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更折射出他的能力水平、知识素养,直接关系到干部的作风和形象。
有些领导干部讲话,群众不欢迎、不待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爱讲官话、套话、空话。深究根源有三个方面:一是态度不端正,有的觉得对待老百姓就要摆足架子、高高在上,这样才能震住人;有的只对上负责,认为只要领导高兴就行了,老百姓高不高兴与我没关系,这就是官品、人品的问题。二是调研不深入,对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所需知之甚少。三是能力不足,有些领导人品不错,但文化修养、知识储备不足,水平不高,自己讲不清,百姓听不懂。
那么,如何才能讲出温暖人、打动人、感染人,让群众听得懂、愿意听、喜欢听的话呢?首先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才能讲出接地气、有生活气息的话;其次要做到简短精炼、言简意赅、一语中的。此外,更要讲“肺腑之言”,广听博取群众现实生活中丰富、生动、形象的语言加以提炼融合,讲出真情实感,讲到群众的心坎里。
俗话说.言为心声。要从根本里转变作风,就要从嘴巴开始,以一颗为民务实清廉的心,讲真话、讲实话、讲短话、讲明白话、讲管用的话、讲群众的话,这样才能赢得掌声、赢得民心。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