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小兵,男,中国工程院院士,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解放军总医院生命科学院院长、基础医学研究所所长、全军创伤修复与组织再生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市皮肤损伤修复与组织再生重点实验室主任等职务。南开大学教授,清华大学等国内10所大学客座教授。目前担任国际创伤愈合联盟(wuwHS)执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委和咨询委员、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委、国家高技术发展项目(863项目)主题专家、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主任委员、全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委、全军战创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和国际《创伤修复与再生杂志》(WoundRepReg)、《国际创伤杂志》(IWJ)、《国际下肢损伤杂志》(ILEw)、国际《创伤治疗进展》(AdvancesinWotmdCare)、《中国科学》(C辑)及《中华创伤杂志》(中、英文版)编委等学术职务。付小兵院士长期从事创伤和创伤后的组织修复与再生研究工作,主要领域涉及创伤弹道学、生长因子生物学、干细胞诱导分化与组织再生、严重创伤重要内脏缺血性损伤的主动修复与再生等。在国际著名医学杂志《Lancet》报告了表皮细胞通过去分化途径转变为表皮干细胞的重要生物学现象,所带领的团队在国际上首先利用自体干细胞再生汗腺获得成功,为解决严重创烧伤患者后期的出汗难题提供了基础,被国际同行评价为“里程碑式的研究”。培养博士生、博士后40余人。作为首席科学家获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项目(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95)、全军“十二五”重大项目等28项资助。主编《再生医学.原理与实践》、《现代创伤修复学》等专著10部,参与编写28部,在《Lancet》和其他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300余篇。获国家和军队二等以上成果2l项,其中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1993年获“政府特殊津贴”,被评为“首届全国百名优秀中青年医学科技之星”。1995和2004年分别获“总后十大杰出青年”和“科技金星”等荣誉称号。2004年获“求是”杰出青年奖和中国工程院“光华青年奖”。2008年获“中国人民解放军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2009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8年被国际创伤愈合联盟授予“国际创伤修复研究终身成就奖(IMetimeAchievementAward)”,为获此殊荣的唯一华人学者。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1年获中欧创伤修复联盟“终身成就奖”。2012年被评为“全军优秀共产党员”。荣立一等功、二等功和三等功共4次。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