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产业集群升级研究.地方政府视角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112731
  • 作      者:
    王晓霞等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作者简介
    王晓霞,1977年生,河北邯郸人,经济学博士,副研究员。先后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和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获理学硕士和经济学博士学位。
    近年来主要从事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主研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二项,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三项,独立出版专著一部;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理论探索》等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产业集群升级研究:地方政府视角》作者从中国实际出发,结合国际经验,从产业转型及集群升级入手,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多学科相关理论,采用实证研究、比较研究和实地调研方法,对产业集群升级提出“集群内部网络与全球价值链联结、整合、重组,实现集群网络结构高级化过程”的看法,对集群升级内涵和类型进行界定,对集群升级机理、路径进行了分析。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二章阐述产业集群系统与集群升级机理。通过分析产业集群网络组织的特性,指出集群实质上是一种网络组织系统。在此基础上,对集群升级的内涵和类型进行界定,分析基于网络组织的集群升级机理,即增强网络节点的紧密程度、增强集群网络核心企业能力和提高网络的延展性。
    第三章探讨集群升级中地方政府治理的相关理论。从治理理论的分析人手,阐述了地方政府治理的相关内容,进而转换到集群升级中的地方政府治理,并针对集群的不同特质探讨集群升级对地方政府治理的不同需求。
    第四章阐述基于地方政府治理的集群升级的分析框架。首先,阐述地方政府推进集群升级的机制,实质是区域治理中地方政府与集群系统中地方政府的辩证统一:一方面在中央政府指导下地方政府推进集群升级是部门利益、地方利益博弈的结果,另一方面作为集群系统中的地方政府,应提供集群升级所需的公共产品、服务和塑造升级环境。其次,阐述地方政府推进集群升级的时效偏好,主要有集群危机偏好、常规行为和影响因素分析。最后,分析地方政府集群升级行为的效力和效应,从正效应(不懈努力以促进集群升级)和负效应(错位、越位、缺位)两个方面论述地方政府集群升级行为的效应。
    第五章提出地方政府推进集群升级的思路。其一,论述地方政府推进集群升级所应遵循的原则:3C原则、扶持性原则、优先性原则、整合性原则和开放性原则;其二,分析地方政府在集群升级中的角色定位及实现途径,提出地方政府主要应当承担“战略设计师”、“网络经纪人”、“升级催化剂”和“环境培育者”等功能。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主要观点

第二章 产业集群系统及集群升级
第一节 产业集群系统及其风险
第二节 集群升级的内涵与类型
第三节 集群升级机理

第三章 集群升级与地方政府治理的理论分析框架
第一节 治理与地方治理的相关理论
第二节 集群升级中的地方政府治理理论
第三节 网络视角下地方政府对集群的治理
第四节 集群升级对地方政府治理的需求分析

第四章 地方政府推进集群升级的机制与效应
第一节 地方政府推进集群升级的机制
第二节 地方政府推进集群升级的时效偏好
第三节 地方政府推进集群升级行为的两种效应

第五章 基于集群升级的地方政府治理思路
第一节 基于集群升级的地方政府治理应遵循的原则
第二节 基于集群升级的地方政府治理角色定位
第三节 基于集群升级的地方政府治理的实现途径

第六章 基于集群升级的地方政府治理政策建议
第一节 集群政策的内涵、特征与效应
第二节 国外集群升级的相关政策评析及借鉴意义
第三节 中国地方集群升级的政策评析
第四节 完善集群升级政策支持体系的建议

第七章 上海IC集群升级与地方政府治理的案例分析
第一节 上海IC集群总体概况
第二节 上海IC集群升级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三节 政府在IC集群升级中的积极作为与作用空间
第四节 推进上海IC集群升级的政策建议

第八章 温州鞋业集群升级与地方政府治理的案例分析
第一节 温州鞋业集群升级发展概况
第二节 温州鞋业集群升级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温州鞋业集群升级中的地方政府治理建议
第四节 结语

第九章 镇平县玉雕集群升级与地方政府的作用
第一节 河南镇平县玉雕产业集群概况
第二节 地方政府在集群升级中的主要作用
第三节 镇平玉雕集群升级的政府作用空间与建议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一 调查问卷
附录二 访谈提纲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