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一个“出版官”的自述:出版是我一生的事业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6850391
  • 作      者:
    宋木文著
  • 出 版 社 :
    中国书籍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内容介绍
  熟悉作者的人都知道,作者多年为自己的任职机关和领导同志起草过文件和文章,但这类东西大都未收入本文集,而收入本文集的有些又全不是出自作者的手笔,这主要是指会义讲话、报告,一般是经集体讨论,我讲个基调,分头执笔,由作者修改定稿;也有这样的情况,作者讲过之后,由别人整理,经作者修改定稿。对本文集的每一篇作者都写了“题解”,主要说明该文产生的背景,以及相关的比较重要的情况,以帮助读者阅读和了解。也有的“题解”(正文)作了历史回顾,记叙作者的几届前任领导同志的历史功绩和高尚品格,作者认为自己在出版领导岗位如果也做出了成绩的话,首先是由于他们奠好了基,铺好了路的。
展开
精彩书摘
  《一个“出版官”的自述:出版是我一生的事业》:
  我对我的“出身地”和分管的出版局,费时用心不多。这是因为我在文化部被杂事缠身,无能为力,更因为有边春光和刘杲两位强手坐阵,无需我多顾,但对出版事业“生命攸关”的机构存废升降问题,我则是时刻关心的。
  “五合一”后,在事实上削弱了出版管理,不利于事业发展,出版局的同志一直在争取从文化部划出,恢复直属国务院的国家出版局建制。1986年3月,由出版界老领导、老专家组成的国家出版委员会(“五合一”后,根据胡耀邦的指示,由老领导、老专家组成的咨询组织)主任王子野等15人联名上书中央:“1954年撤销出版总署,出版工作改由文化部的一个局来管理”“1982年又将国家出版局划归文化部”“不是加强了而是削弱了出版工作的管理”“建议将现在的隶属于文化部的国家出版局恢复为国务院的直属局”。胡耀邦作了批示:“这么多同志的呼声,看来也值得重视。”此事得到胡启立、田纪云、胡乔木、习仲勋等中央领导同志的赞成和支持,并得以落实。
  我知道并赞成出版局同志为恢复直属局建制向中央和国务院所作的一系列争取工作,并在条件成熟时,同王蒙和高占祥(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部长)作了沟通,并得到理解。按国务院办公厅通知,此事在国务院正式决定前.需由文化部向国务院写出请示报告。我请出版局代部草拟报告。边春光在代拟报告稿(石峰拟稿,刘杲七月七日审核)上批写:“木文同志:代拟稿送上,请审定。七月七日。”我写:“请王蒙、占祥同志审批。七月七日。”王蒙表示已知并同意此事,高占祥也于七月七日批示:“同意。”对代拟稿我加了一句话:“将出版局改为国务院直属局,既有利于加强对出版工作的领导和管理,也有利于文化部重点抓好艺术和对外文化交流工作。”当然,这也是写于7月7日。
  1986年10月6日,国务院下达《关于恢复国家出版局为国务院直属局建制的通知》。
  改为直属局建制后,由谁来担任局长一职?在中组部、中宣部考察时,我和出版局的一些同志都推荐边春光。我认为,老边政治上强,作风正派,既有丰富的编辑工作经验,又有对出版事业宏观管理的能力,更对此次国家出版局改制精心谋划、积极争取,做了大量工作。老边当时也有不利条件,时年61岁,几年前曾突发心脏病,有人担心能否坚持一线工作。我特别请求组织放宽年龄界限(从实例看当时不很严格),并提供从医院开出的健康状况不影响正常工作的证明(面交两部考察同志),以作争取。但这些争取和努力终未如愿。1986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发出通知,任命我为国家出版局党组书记和局长,并免去文化部副部长和党组成员。我不知情,也没有思想准备。
  ……
展开
目录
引子

第一章 我的家庭出身与成长路径
一、我的成长背景与人生道路选择
一、过“三关”和正确处理个人与组织的关系

第二章 我的“文革”遭遇与感悟
一、毛主席“两个批示”后的文化部机关
一、从文化部机关到“五七干校”
二、从“五七干校”到国务院出版口
四、在国务院出版口经历的恢复与反复
五、对江青追查“小简报”事件的回忆
六、对于“文革”选题图书的出版管理与进言

第三章 出版工作的拨乱反正
一、以批判“两个估计”为开端
二、缓解“书荒”的重要举措
三、调整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出版方针
四、地方出版社出书立足本省面向全国
五、确认三联书店员工的革命历史地位
六、支持我驻港出版机构转型复兴
七、我的一点思考

第四章 为出版站岗护业无二心不懈怠
一、在部属局任职的三年
二、多变的四年
三、敢于担责的四年
四、站好最后一班岗

第五章 在完成党的政治任务中为出版谋篇布局
一、在反对精神污染和整党中谋划出版改革与发展
二、在1989政治风波后所做的几件事
三、反对和平演变与掌握出版方向

第六章 出版热点问题检验出版管理
一、从处理低俗出版物谈起
二、关于武侠小说出版热
三、回顾《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一书的出版
四、为《金瓶梅》出版制订专门管理文件
五、出版《性风俗》留下的教训
六、挂历与美术画册出版的放权与收回
七、“扫黄”与“打非”任务的提出与发展
八、集中统一发放书号的提出与实施

第七章 出版改革与发展的探索
一、从哈尔滨会议开始的出版社改革
二、出版的两个基本属性与转企改制中的变与不变
三、出版社改革的首个文件
四、出版体制改革的新目标
五、印刷技术改造推动出版业登上新台阶
六、图书定价制度的三次改革
七、出版业科学发展之探索
八、向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党组进言

第八章 中国版权立法修法二十年
一、版权立法的缘起和奠基期的工作
二、版权法起草进程中的最大难题及其妥善解决
三、全国人大常委会对著作权法的审议
四、一部基本符合国际公约又有中国特色的著作权法
五、适时加入三个主要国际版权公约
六、著作权法修改的艰辛历程和重大进展
七、完善我国版权保护制度的重要决策
八、知识产权保护任重道远

第九章 新闻法和出版法的起草工作
一、制定新闻法和出版法的决定是怎样做出的
二、新闻行政管理要到位又不能越位
三、新闻出版是否要实行“双轨制”改革
四、直言新闻改革与新闻立法
五、新闻法和出版法起草工作的新进展
六、出版法的审议与撤回
七、出版自由条文如何表述的意见
八、我的几点体会

第十章 退居二线及离休之后
一、在中国出版协会的探索
二、为文化传承张罗几套大书
三、以个人名义编著几本小书
四、耄耋之年的学习笔记
——谈胡乔木对调整阶级斗争理论的重要贡献
五、向我的任职机关致敬
——忆新闻出版管理机构的变迁
六、两次殊荣的鞭策
——写在获得出版与版权两个重要奖项之后
七、感谢党中央的亲切关怀
——记刘云山同志羊年春节前亲临我家看望
八、尾声
采访手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