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市场经济:理论与启示:theory and revelation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639191
  • 作      者:
    刘荣春著
  • 出 版 社 :
    经济管理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作者简介
  刘荣春,1962年生于江西南昌,1982-1986年在华东师范大学经济系学习,1986年至今在江两师范大学工作。现为江西师范大学区域创新与创业研究中心主任,商学院副院长、教授。近30年来,始终以市场经济为学习和研究的主线,先后完成白‘余万字的学习心得。
展开
内容介绍
  无论是西方社会的经济繁荣,还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都无可辩驳地证明了市场经济制度对人类社会生产力进步的极大推动作用。如何建设、完善和发展市场经济制度,成为众多经济学人穷其一生的研究主题。《市场经济:理论与启示》是作者近30年来对市场经济学习和研究的阶段性总结。书中既有对经典市场经济理论的介评,也有对市场经济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分析。从这些心得中依稀可见30多年来中国市场经济建设的历史脉络和时代特征。全书分若干重要市场经济理论新解、市场经济实践和区域经济发展三大篇,共37个主题。
展开
精彩书摘
  《市场经济:理论与启示》:
  尽管巴师夏的“经济和谐论”充满着“庸俗”,但当我们把他的思想从对资本主义的一般分析抽象为对市场经济共性的分析时,仍可看到其诸多观点的合理内核与远见卓识。
  第一,巴师夏的“经济和谐论”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辩护,但其主要论据是对市场经济的共性认识,是对市场经济的颂扬与肯定。他通过观察和分析认识到,市场机制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和作用,能将社会引向物质繁荣和精神文明,市场经济是人类的一个伟大发明,它不仅能使人们享受到高品质的生活,而且它本身体现出的是一种经济的和谐,是人类理想的经济制度。巴师夏对市场经济充分肯定的这些思想,已为当今社会实践所证实,我国市场经济的实践也充分说明了这些思想的正确性与预见性。
  第二,巴师夏“无偿效用规律”的基本结论是正确的。在“无偿效用规律”中,巴师夏把实现人类欲望的效用分为两类:一类是满足人类欲望的公有效用,另一类是满足人类欲望的私有效用,并由此得出两个相关的基本规律:随着社会的进步,满足人类欲望的公有效用的比重会不断增加,满足人类私有欲望的私有效用的比重会逐渐减少;随着公有效用的比重不断增加,私有效用比重的不断减少,会出现社会化和平等的倾向。巴师夏在150年前就提出的这些观点和预见,在越来越强调通过公共效用和公共产品建设来提高人们的整体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化和平等的今天,愈显其理论的正确性和远见卓识。
  第三,巴师夏关于劳资两利而不是劳资对立的分析,有一定的可取之处。巴师夏劳资两利论的目的是维护资本主义统治,反对古典经济学的劳资对立论,但我们也应看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资关系远非劳资对立那么简单,劳资关系既有对立的一面也有合作的一面,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确实具有吸纳劳动力、增加就业机会的经济作用,劳动和资本的结合在一定条件下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劳动者生活水平的提高。
  第四,巴师夏关于资本的获得和资本的作用需要“精神的和社会的美德”的论证也有可取之处。诚然,资本家积累资本的最终目的在于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但资本的获得确实要与抗拒现时享乐、抗拒虚荣心的冲动等“精神的与社会的美德”联系在一起。而且资本也确实能够提高人们的精神和社会美德。资本可以使自然界为人类服务,可以使人们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增加闲暇时间,使人们的欲望高尚化、享乐纯洁化、道德习惯化。
  第一,经济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发展经济是构建经济和谐的首要任务。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做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首次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表明我们党对所处历史时期的清醒认识,表明党对我国社会所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深层次矛盾的准确把握。和谐社会不在于社会生活中某一单方面的和谐,而在于社会生活各领域的全面和谐与协调发展,这种整体和谐表现为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等方面的诸多和谐。对这种和谐,我们既要看到其内涵的整体性,也要看到其各组成部分的差异性,不能等量齐观,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应有所侧重;必须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坚持经济和谐的基础地位;必须根据我国目前仍处于经济欠发达的实际情况,坚持把发展经济和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当作首要任务来抓。
  第二,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通过体制建设解决经济发展中的不和谐问题。巴师夏在“经济和谐论”中,把建立在自由交换基础上的市场经济制度看作一种合乎自然状态的制度,能够促进社会和谐。尽管他也看到了在上述制度下会有”祸害”存在,例如垄断特权、战争动乱、奴役和贫困等,但是,他认为这些“祸害”的存在恰恰是自由主义原则未能完全体现,市场体制不够完善所造成的,解决办法不是否定而是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制度。他的这些思想,对解决我国经济生活中出现的各种不和谐问题有着深刻的启示。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出现的各种不和谐因素如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过大等,不是因为市场的因素太多,而是政府管得太多。事实上,市场是能够使资源得到最优配置的手段方式,可以实现经济和利益的均衡;可以充分调动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财富的不断积累,为和谐社会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可以把个人对自身利益的追求转变为对社会成员利益的改进、促进社会利益关系的和谐。我们应努力发挥市场经济对实现社会和谐的巨大推动作用,进一步完善而不是削弱市场经济体制,在市场经济这个制度平台上解决经济发展中的不和谐问题,实现社会的经济和谐。
  ……
展开
目录
第一篇 若干重要市场经济理论新解
第一章 简论李嘉图的机器与失业关系理论
第二章 对亚当·斯密财富增长理论的探析
第三章 市场理性与道德同情的有机结合
——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调节机制新探
第四章 巴师夏“经济和谐论”的历史庸俗性、合理内核及现代启示
第五章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与我国民间资本需求动机分析
第六章 公共选择理论的政府失败说及对我国的启示
第七章 西方管理思想中的人性观
第八章 先秦时期盐业管理思想初探
第九章 试论刘晏的盐业管理思想
第十章 再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经济伦理思想
第十一章 毛泽东经济思想中的几个问题探析

第二篇 市场经济实践
第十二章 西方经济学中的宏观调控目标与我国宏观调控目标的定位分析
第十三章 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生产力跨越式发展
第十四章 如何调控地方政府投资
第十五章 城镇国有土地产权市场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思考
第十六章 我国产权交易市场发展的若干思考
第十七章 对我国私营企业建立的现代企业制度的若干思考
第十八章 我国经济增长中投资与消费的失衡及其矫治
第十九章 发达国家的融资租赁模式及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启示
第二十章 我国会展经济发展中的若干问题思考
第二十一章 公开市场业务对经济增长的传导路径探析
第二十二章 服务在市场营销中的核心地位刍议
第二十三章 西方跨期消费理论和刺激内需的几点政策性建议
第二十四章 我国合资企业跨文化差异解析
第二十五章 寻租与制度建构分析
第二十六章 跨国公司对华并购现状、趋势、影响及对策分析

第三篇 区域经济发展
第二十七章 经济全球化时代我国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哲学思考
第二十八章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路径选择
——以江西省南昌市为例
第二十九章 国内外科技发展战略比较研究
第三十章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实例研究
第三十一章 区域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的环境约束及对策研究
——以南昌市为例
第三十二章 江西省产业竞争力研究
——基于赣粤产业区位商的对比分析
第三十三章 推进江西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宏观政策选择
第三十四章 资源禀赋与产业融合下江西省创业发展模式探讨
第三十五章 基于农批市场经营户视角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分析
第三十六章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及其解决路径探析
第三十七章 构建农产品可追溯体系的理论与实践
——以南深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例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