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当代中国大学生主流政治意识及其形成机制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2119703
  • 作      者:
    姚念龙著
  • 出 版 社 :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作者简介
  姚念龙,男,汉族,1973年6月生,山东泰安人,博士,副研究员,1994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北京交通大学学生工作处(部)处(部)长、人民武装部部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长期从事学校党建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历任高校团委副书记、学院党委副书记、学生处副处长、学校团委书记、学校资产经营公司总经理,并担任“形势与政策”课、职业生涯规划课(大学生KAB创业基础)主讲教师,主持市级以上重点课题3项,公开发表文章15篇。
展开
内容介绍
  《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丛书:当代中国大学生主流政治意识及其形成机制研究》对政治意识的基本理论进行了探析,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意识的科学内涵,分析了中国古代政治意识的形成和特点,论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意识理论及西方政治意识理论的形成和特点。
  通过对当代中国大学生主流政治意识现状进行调研,《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丛书:当代中国大学生主流政治意识及其形成机制研究》分析了影响当代中国大学生主流政治意识形成的主要因素,介绍了当代中国大学生主流政治意识形成机制和优化途径。
  《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丛书:当代中国大学生主流政治意识及其形成机制研究》论述深入浅出,对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前瞻性、启发性比较强,适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广大师生和爱好者阅读。
展开
精彩书摘
  《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丛书:当代中国大学生主流政治意识及其形成机制研究》:
  3.具有明显时代性
  以毛泽东的早期生活的早期革命经历为例。毛泽东自8岁开始读书,一直到13岁才离开本地的私塾学堂,但是当时所读的经书只是严格按照规定,信口背诵,毛泽东并不感兴趣。为了满足求知的渴望,他读了《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等杂书。在贪读这些传奇小说的过程中,少年毛泽东逐渐思考到一个重要问题:为什么在这些小说里看不见种地的农民呢?通过对小说内容的分析,终于发现里面的有名人物都是握有兵权的统治者。后来毛泽东借到了一本《盛世危言》,这对少年毛泽东影响很深。从该书中他了解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不断发展,必然向东方落后国家寻找原料基地和商品市场,中国要想摆脱被压榨和被奴役,迫切需要政治改革,需要实行君民共主,提高人民文化,发展工商业。这是1894年中日战争之前在中国旧式知识分子中比较流行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变法主张。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政治意识理论及代表性政治意识概述
第一节 政治意识基本理论
一、政治意识的概念和内涵
二、政治意识的特点和作用
三、政治意识的分类
四、政治思想与政治意识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意识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意识的科学内涵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意识的基本观点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意识的主要特征
第三节 中国传统政治意识理论
一、中国古代政治意识理论概述
二、中国近代政治意识理论概述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政治意识理论
一、中国共产党政治意识理论概述
二、中国共产党政治意识特点
第五节 西方政治意识理论
一、中世纪社会政治意识概述
二、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意识概述
三、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意识概述

第二章 当代中国大学生主流政治意识的系统调查分析
第一节 当代大学生主流政治意识研究调查来源
第二节 当代大学生主流政治意识现状分析
一、政治关注度普遍较高
二、政治评价取向普遍积极
三、政治认知普遍正确
四、政治态度普遍鲜明
五、政治情感普遍较高
六、政治参与行为普遍积极
第三节 当代中国大学生政治意识的特点
一、自主性
二、理智性
三、功利性
四、表面性
五、模糊性
六、矛盾性

第三章 影响大学生主流政治意识形成的主要因素分析
第一节 外部环境的影响
一、全球化进程深入发展
二、西方价值观渗透冲击
三、社会环境复杂多变
四、家庭结构影响凸显
五、网络媒体快速变化
第二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影响
二、全员育人的影响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
五、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影响
第三节 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的影响
一、行为动机与心理脆弱之间存在反差
二、学生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呈现二重性

第四章 当代中国大学生主流政治意识形成机制
第一节 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形成教育说服机制
一、全员育人
二、隐性渗透
三、网络教育
四、实践育人
第二节 以个体交流为核心形成心理沟通机制
一、朋辈沟通
二、师生交流
三、家庭互动
四、社会交往
第三节 以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为核心形成自我激励机制
一、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二、评价激励系统
三、自我教育

第五章 当代中国大学生主流政治意识优化途径
第一节 优化形成途径
一、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引导作用
二、注重沟通的作用
三、激发大学生主体积极性
第二节 优化评价途径
一、明确评价标准
二、改善评价方式
三、增强评价效果
第三节 优化教育途径
一、加强教育主体建设
二、推动教育途径创新
三、充实教育内容
第四节 优化预警途径
一、理清预警原则
二、拓宽预警范围
三、探索突发事件处理手段
第五节 优化反馈途径
一、重视反馈过程
二、增强反馈效果

附录A 首都大学生主流政治意识调查问卷(一)
附录B 首都大学生主流政治意识调查问卷(二)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