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学术文库:档案工作评价与测评研究》:
评估框架体系必须具备操作性,以便评估活动顺利进行。这一方面要求框架内容的设计要尽量简单,避免重复和繁琐;另一方面还要使数据材料容易获得,防止采集不到数据的情况发生。
②实用性
应当把评估体系的重点放在档案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同时要充分考虑到档案馆信息化的未来发展,要适当地体现前景。使评估框架既能评估当前的建设水平,也能指导促进未来的建设方向。
③可比性
框架体系的设置要能反映我国档案馆信息化水平的真实情况,不仅能方便档案部门之间或地区之间进行对比分析,也要能对某一部门或地区在不同时期的档案馆信息化发展水平进行对比分析。
(3)构建方法
评估框架体系的建设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评估目标的确定,评估框架的建立,评估体系的建设,评估方法的完备。
①以推动档案馆信息化建设为评估目标
当前,档案馆信息化建设是我国档案事业发展的重点,档案馆信息化评估,也是紧紧围绕这一中心,从各地实际情况出发,以评估为手段,以资源建设和应用服务为重点,以结果为导向,以促进档案信息化建设为最终目的,建立起我国的档案信息化评估框架体系。总结成绩,发现不足,使得决策层和档案部门及时调整战略,更有针对性、更有重点地推进档案馆信息化建设。也便于公众和用户能够知晓、了解本部门或者本地区的档案信息化水平,从而进一步参与到档案信息化的建设中来。
②建立纵横结合的评估框架
档案馆信息化评估应建立纵横结合的评估框架,这样的好处是既能评估横向之间的整合协同能力,又能评估纵向方面的深化应用服务的能力。横向方面,应将档案部门作为评估的中心,同时将与之发生关联的要素也考虑进来,如社会环境、公众用户、上级机关和同级单位,这些要素对于档案部门的信息化建设有着很大的影响。纵向方面,档案馆信息化评估应形成包括准备评估、应用评估、效果评估以及进展评估的评估体系,对基础资源建设、应用功能建设、服务效果情况以及整体进展情况进行评估,有利于全面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