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个深蕴机缘的普通冬日。几位陌生客人在省电影公司副总经理赵和平陪同下登门造访。赵经理指着为首的客人介绍说:“这就是大名鼎鼎的谢晋导演。”你笑着点点头,突然懵里懵懂地问了客人一句:“你是干什么工作的?”谢晋先是一愣,接着,扑哧一乐,老老实实回答说:“拍电影的。”赵经理马上补了一句:“谢导正在筹拍一部大片——《鸦片战争》,这次来咱们东阳,就是为了影片选外景呢。”选外景?!这句话太及时,也太关键了。你觉得心脏“咚”地撞了一下胸口,一阵莫名的震动电流般贯通全身。是的,肾上腺素陡然激增肯定是兴奋使然,而令人兴奋的原因在于,你听到了一种美妙的声音,没错,那是期待已久的敲门声,听啊,机遇来敲门了!
你陪同谢晋参观了度假村、文化村、大佛寺等景点,所到之处,谢晋均赞赏有加。末了,话锋一转,表达惋惜。他说:“徐老总,你的景点好是好,可惜,我要拍的片子用不上啊。”
晚上,你陪客人在度假村吃饭,席间,谢晋谈起中央领导对《鸦片战争》这部影片非常重视,有关部门已将其列入庆祝香港回归重大活动之一。但是,外景地建设一波三折,至今仍未落实。鉴于时间紧迫,心里非常着急。你当即接过话头:“就建到我们横店来吧。”你信誓旦旦地对谢晋说:“我出钱给你建,人家用一年时间我们用半年,人家用半年,我们用3个月,保证按你要求建好,绝不耽误你一天的拍摄时间。”谢晋客气地笑笑:“好啊,好啊。”
吃过晚餐,满载情意的面包车驶上归途。车子驶出几十米,不知是谁轻轻喊了一声:“快看,徐总。”这时,人们才发现,你仍站在路灯下朝这边招手呢。一阵骚动过后,车内变得异常安静。忽然,有人打破沉寂:“谢导,是否可以考虑把外景地建在横店呀?”谢晋瞥去一眼,口吻严肃地反问道:“酒席上的话,你们也当真?横店有这个条件和能力吗?那不是开玩笑嘛!”
众人缄默,尘埃落定。
谁知,几天后,一位特使风尘仆仆现身上海。从来人一脸真诚的笑容里,谢晋看到了徐老板的期盼与执拗。出于待客的礼貌,那扇沉重的影视之门开始发出吱吱嘎嘎的涩响,慢慢地,闪出一道隙缝。尔后,门越开越大,终于,剧情戏剧性地反转了。
1996年,元旦过后,一阵杂沓的脚步声把昏睡的荒山唤醒。淅淅沥沥的小雨从疏落的灌木枝上筛下来,沉寂了不知多少年的枯草显出倦怠的神情。在满目萧瑟的山野上,你陪着导演和美工辗转跋涉了整整两天。彼之勘察,是为外景基地选址;此之寻觅,是为了找到那条通往影视宫殿的神秘幽径。行行复行行,所到之处,谢晋不是摇头,就是叹气,终于,在一个数座山头联袂的地方,导演紧蹙的眉峰总算舒展了。经过简单沟通,谢晋当场拍板,好,就这里吧。谁知,话音刚落,你和导演便吵架似的呛开了。你问:“工期给多长时间?”谢晋回答:“两个月。”你愕然:“怎么可能?120座房子,还不算街道、湖泊,最起码,也得半年时间吧。”谢晋当场就怼了回来:“根本来不及!”你颇为不解:“为什么?离香港回归还早呢,怎么来不及?”谢晋只好现场给你上了一堂电影知识的普及课。他说:“拍电影可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简单,要编,要拍,还要后期制作,你想,涉及这么多环节,不都需要时间保证吗?”这一次,你没接茬,慢慢地,你的嘴角浮出一个微笑,有些尴尬,有些苦涩。旁边的工作人员小声提醒:“徐总,地方好是好,美中不足,就是土石方工程量比较大。”美工师善解人意,请你决断,你当场拍板:“就这么定了,只要能节约耕地,该多花的,就多花吧。”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