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教育科学.2015年第1辑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7230189
  • 作      者: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组编
  • 出 版 社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内容介绍
  《中国教育科学(2015年 第1辑)》是由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组编、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学术辑刊,以专心教育学术为定位,以注重深入研究为特色,以促进理论创新为追求,力图成为发布和展示中国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宣传和推广教育思想理论、交流和沟通教育科研信息的重要平台。
展开
精彩书摘
  《中国教育科学(2015年 第1辑)》:
  因为在脆弱和纯真背后,还意味着无助、无力、缺乏经验,意味着孩子是要经常犯错误、重复犯错误、不断犯错误的。孩子没办法有一种像成人一般的自我反省和改过自新,他要发展到一定阶段才能逐渐地对成人世界有一种适应,而对自己的行为建立起能够自我调控、自我把握,能够经过努力把自身的很多问题处理好。儿童都不具备这种能力,或者说仅仅有这方面很初级的能力。那么,教师怎么对待这些儿童呢?不仅是教师,整个成人世界怎么对待儿童,这是儿童教育的第一个问题”。所以,儿童教育的首要问题就是儿童观的问题,就是我们能否真正不断获得和建立对“儿童”的正确认识、观点和态度。“有关儿童的教育观念,如果没有自觉地建立在儿童观之上,那么它便自发地建立在儿童观之上”。所以,我们认识和理解“儿童”概念的本质特性的终极意图,其实就是追寻正确的儿童观。
  对于“儿童观”的认识和理解,有两个重要的问题需要关注。第一,“儿童观”是谁的“儿童观”?是笼统抽象的社会的、成人的或者知识观念体系积累范畴上的“儿童观”,还是具体的、真实的且与儿童有密切关系的主体的“儿童观”?第二,这种“儿童观”是业已形成的既定的、静止的、需要遵守执行的观念条目、规则,还是一个基于对儿童不断认识、理解和发现而构建对待儿童的观点、看法和态度的过程?之所以说这是两个重要问题,是因为人们太容易提出“树立正确的儿童观”的主观要求,而且是站在抽象、笼统、静止、规则的层面提这样的要求。关注这两个问题,我们是否可以用下面的思路去应答?对于第一个问题,王泉根谈到儿童文学时的一段话,会给我们启发。他说:“这个世界是由成年人统治的,儿童文学的创作者、出版者、阐释者乃至讲解者都是成年人,而接受对象是孩子。于是,由成年人创作的儿童文学势必出现两种现象:一种是处处以儿童为中心(本位)、善于从儿童的角度出发的儿童文学;另一种是出于成年人某种宣教、惑众的功利需要或其他需要,用来演绎教义或图释概念的形式上的儿童文学。儿童文学的这种自上而下的单向给定方式,其实质乃是成年人的‘儿童观’问题,儿童观隐含着成年人对儿童身份的建构,即成年人看待和对待儿童的观念和方式,认为儿童应该是什么样的,应该如何去做。有什么样的‘儿童观’,就有什么样的儿童命运、地位、权利,也就有什么样的儿童文学的艺术精神与美学品性。”
  ……
展开
目录
2013年创办
每年四辑
回顾大家
我国课程论奠基人陈侠先生的教育学术贡献
——纪念陈侠先生诞辰100周年
学者本色大师风范
——任钟印先生生平及教育学术贡献
教育学原理
美学是未来的教育学
——兼论现代教育的审美救赎
“教育学史”:概念与维度
课程教学论
教育的儿童观基础及其现实问题反思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课程教学变革论叙
学术感悟
探索教师研修20年
学科教育学
语文教改五大疑难问题新解
教育史
詹姆斯·穆勒功利主义教育思想述评
——以其代表作《教育论》的文本分析为中心
牧口常三郎创价教育思想之研究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