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报业的起点:澳门新闻出版史(1557~1840)》:
这些都说明,十六世纪天主教人华时,以耶稣会为代表的天主教传教士,在1588年引入西学——西方活字印刷术以前,曾经以中式雕版进行印刷活动,刻印了他们首次用中文译出的“天主”二字,这才是中西初识时技术交流的起点,十六世纪八十年代初,传教士来华后首先进行的,不是西学东渐,而是东学西用。澳门出版史的开端,很可能是由传教士的中文著作以中式雕版印刷开始的。
第四节 西方活字印刷术首度传人中国
澳门是西方近代活字印刷术最早传人中国的地方,可是,它的第一次传人,几乎只是路过。
白乐嘉在《澳门出版的开端》中,对第一部运抵澳门的西式活字印刷机在亚洲的“行程”有很仔细的记载和描述。这台印刷机在十六和十七世纪曾经两度运到澳门,第一次是为了运到日本,第二次是从日本撤退,等待机会运到马尼拉。
1582年,四名日本天主教特使到欧洲访问并取得成功。欧洲之行期间,当时的耶稣会远东教务视察专员(Visitor of the Society of Jesus in the Far East)范礼安神父(Alexander Valignano,S.J.)提出,使用印刷机可以辅助日本的传教工作。于是,他们便带了一部西式的活字印刷机回日本。
日本天主教特使在回程时,先停留在途经的果阿(Goa),并在1588年印刷了其中一名特使的演说,将之印刷成小册子(little book)。特使团在离开果阿后,在马六甲稍事停留再前往澳门,在1588年8月11日抵达澳门,准备在澳门度过冬季,同时静候日本政府批准特使团赴日。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