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培育与规范发展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2414186
  • 作      者:
    夏英[等]著
  • 出 版 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内容介绍
  《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培育与规范发展研究》以目前我国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的四种主要形式为研究对象,即银监会批准的资金互助社、贫困村级资金互助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的资金互助部和地方政府推动的准正规资金互助社,对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的定位和制度问题、发展类型与培育现状,以及各类合作农民资金互助社的风险防范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规范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发展与风险监控的对策和措施。本书适合金融领域工作人员、金融研究人员、政府相关部门和一般社会读者阅读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培育与规范发展研究》:
  第二章介绍了我国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背景和变迁机制,强调了该类组织产生和演变的自发性基础和深刻的政府烙印。在计划准人、政府推动、自发组织等不同发展路径和发展动力的作用下,目前我国以资金互助合作为特征的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呈现组织类型多样、发展特征不一、数量和发展快慢有别的非常态化格局。在实践发展中,三类资金互助合作组织成为我国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典型代表。本部分首先区分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的类型,概述各类农村资金互助组织近年发展现状;其次讨论和比较各自运行机制和特征;最后分析其发展绩效及存在的问题。
  3.1农村资金瓦助合作组织的类型和发展现状
  我国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的发展路径主要是在政府的计划准入和推动下形成的,以不同发展路径与发展动力,以及由此形成的金融监管的程度为视角,我国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可大致区分为正规农村资金合作互助组织、准正规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和非正规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三大类。
  3.1.1正规农村资金合作互助组织
  正规农村资金互助组织是在计划准人的路径下,即在我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制定的关于农村资金互助社规则框架下产生和运作的农村资金互助社,属于社区互助性银行业金融机构。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对现有研究的简要评述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的界定
1.4.1 合作金融
1.4.2 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
1.5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
1.6.1 技术路线
1.6.2 研究方法
1.7 研究可能的创新及不足

第二章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制度变迁
2.1 合作金融的本质
2.2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历史
2.3 制度变迁视角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演变的分析
2.3.1 制度变迁的一般理论
2.3.2 合作金融产生和发展的一般条件
2.4 我国农村新型合作金融组织产生与发展的供求分析
2.4.1 我国农村新型合作金融组织制度创新的需求
2.4.2 我国农村新型合作金融组织制度创新的供给
2.5 我国农村新型合作金融组织制度变迁的内在机制
2.5.1 农村金融因素
2.5.2 组织成员因素
2.5.3 政府管制因素

第三章 我国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发展状况
3.1 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的类型和发展现状
3.1.1 正规农村资金合作互助组织
3.1.2 准正规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
3.1.3 非正规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
3.2 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的制度安排
3.2.1 内部组织与治理机构
3.2.2 资金筹措制度
3.2.3 资金使用和管理制度
3.2.4 盈余分配制度
3.3 各类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特征的比较
3.4 资金互助合作社运营绩效:基于吉林省梨树县的调研
3.4.1 资金互助社发展现状
3.4.2 资金互助社的发展特点
3.4.3 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功能
3.5 主要问题及制约

第四章 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组织运行的制度分析
4.1 合作程度视角下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的缘起
4.2 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组织的制度分析
4.2.1 产权安排
4.2.2 治理结构
4.2.3 风险控制
4.3 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的组织认定
4.3.1 组织认定的内涵
4.3.2 一般分析与研究假设
4.3.3 实证分析
4.4 存在问题

第五章 贫困村村级互助资金组织运行的制度分析
5.1 开展资金互助组织的理论分析
5.1.1 开展资金互助的政策基础:政府调控的失灵
5.1.2 开展资金互助社经济行为基础:互助合作理论
5.2 贫困村村级资金互助组织制度:基于章程和实践的分析
5.2.1 互助资金组织的组建
5.2.2 产权安排
5.2.3 治理结构
5.2.4 资金管理和风险控制
5.3 互助资金组织金融扶贫功能分析
5.3.1 互助资金组织金融与合作经济组织扶贫机制分析
5.3.2 金融扶贫案例分析
5.4 互助资金组织存在的问题

第六章 合作金融组织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6.1 国家对自身利益的追求
6.1.1 国家理论及其启示
6.1.2 国家效用函数的扩展
6.1.3 国家效用函数与农村新型合作金融组织的成长
6.1.4 地方政府的态度
6.2 农村新型合作金融组织发展不规范
6.3 农户参与视角下合作金融组织的影响因素分析
6.3.1 调查基本情况描述
6.3.2 样本资金借贷行为基本特征描述
6.3.3 农户加入资金互助组织影响因素分析
6.3.4 成员加入合作金融影响因素的计量检验
6.3.5 结论

第七章 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的风险问题与防控机制
7.1 主要风险问题
7.1.1 体制风险
7.1.2 外部风险
7.1.3 内部风险
7.2 典型案例分析
7.3 风险防控机制构建
7.3.1 确立合理利率水平,防范经营性风险
7.3.2 体制风险控制
7.3.3 坏账风险控制
7.3.4 挤兑风险控制
7.3.5 内部风险控制

第八章 国际视角下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经验及借鉴
8.1 德国合作金融发展经验
8.1.1 德国发展合作金融的基本做法
8.1.2 德国合作金融发展的主要经验
8.2 法国合作金融发展经验
8.2.1 法国发展合作金融的基本做法
8.2.2 法国合作金融发展的主要经验
8.3 日本合作金融发展经验
8.3.1 日本发展合作金融的基本做法
8.3.2 日本合作金融发展的主要经验
8.4 韩国合作金融发展经验
8.4.1 韩国发展合作金融的基本做法
8.4.2 韩国合作金融发展的主要经验
8.5 美国合作金融发展经验
8.5.1 美国发展合作金融的基本做法
8.5.2 美国合作金融发展的主要经验
8.6 国外合作金融的发展趋势

第九章 结论和对策建议
9.1 主要结论
9.2 展望
9.3 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