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学的视野/故宫学视野丛书》:
一 故宫学以一宫两院为研究核心
从词典的释义我们知道,“故宫”指的是古代王朝遗留的宫殿,不仅中国有故宫,外国也有故宫,中国的故宫也不只是北京紫禁城一处。但本文作为学科来研究的故宫学是个特指的概念,故宫专指紫禁城和故宫博物院。故宫博物院是以明清两代皇宫(紫禁城)和宫廷旧藏文物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以宫廷建筑群、古代艺术品及宫廷文化史迹为主要展示内容的大型综合性国家级博物馆。由于政治的原因,现在存在着北京和台北两个故宫博物院,这是客观事实,谁都无法回避,事实上也不影响故宫学学科的建立,故宫学就是以明清紫禁城和海峡两岸两个故宫博物院为研究核心的学问和学科。简言之,故宫学主要以一宫两院为研究核心,台北故宫虽然不似北京故宫建立在紫禁城内,但其藏品绝大多数与北京故宫一脉同源,以清官遗存为主体。
基于虽有两个故宫博物院但故宫只有一个的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感,基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在台湾地区受到特别重视的特殊地位以及两个博物院收藏的文物根出一源的事实,在两岸政治关系由敌对走向缓和之后,海峡两岸故宫两院的关系也逐步正常化。2005年为庆祝故宫博物院80年诞辰,《光明日报》发表《北京、台北喜迎故宫博物院八十大庆——郑欣淼与石守谦共话两岸故宫发展大计》。2009年2月14日至17日,台北故宫博物院周功鑫院长60年来首次率团访问北京故宫,实现了两院院长的首次聚首;随后,北京故宫博物院郑欣淼院长率团于3月1日至4日赴台回访台北“故宫博物院”。两院同仁经过真诚地会谈和协商,达成了两岸故宫合作交流的八点共识:1.落实双方合作机制;2.使用文物影像互惠机制;3.建立展览交流机制;4.建立两院人员互访机制;5.出版品互赠机制;6.信息与教育推广交流机制;7.学术研讨会交流机制:8.文化创意产品交流机制。基于所达成的“八点共识”精神,两岸故宫同仁开展了一系列真诚合作活动,如两岸故宫视频会议,达成了“两岸故宫未来合作计划”;两岸故宫的展览交流,举办“雍正——清世宗文物大展”(2009年10月6日至2010年1月10日)、“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2011年6月至9月)、“康熙大帝与太阳王路易十四特展”(2011年10月)、“十全老人——乾隆皇帝的艺术品位”(2013年10月)等展览;学术研讨会交流,2009年11月4日在台北故宫举办的两岸故宫第一届学术研讨会“为君难——雍正其人、其事及其时代”,2010年11月18日至19日在北京故宫举办的“永宣时代及其影响——两岸故宫第二届学术研讨会”,2011年11月15日至17日在台北故宫举办的“康熙大帝与太阳王路易十四:17、18世纪中西文化交流——两岸故宫第三届学术研讨会”,2013年11月8日至9日在北京故宫举办的“乾隆皇帝的艺术品位——两岸故宫第四届学术研讨会”;两岸故宫重走文物南迁路(2010年6月3日至18日),共同追寻前辈足迹,体验故宫文物大迁移的艰难历程,缅怀前辈为保护文化遗产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以及设立长期交流固定“窗口”,开展文化产品交流等。两岸故宫关系趋于正常,越来越密切。其意义已远远超出了故宫本身。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