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说聊斋 话世相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0631771
  • 作      者:
    张芹玲著
  • 出 版 社 :
    长虹出版公司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编辑推荐
  人生的道路上,不知有多少人周而复始、自觉或不自觉地用自己的年华、鲜血乃至生命'重复着古人同样的错误a令人扼腕的是,这些错误可能内容和形式有所差别,但在质上却惊人地相似。
  为此,我们觉得很有必要建立一门“历史教训学”,在不同的时代,都能以史为镜来思考问题。
  但愿这套丛书能成为我们这种想法的引玉之砖。
展开
内容介绍
  《名著新读丛书:说聊斋话世相》的思想内容既不深奥,亦不复杂,在语言上也是力求通俗易懂。全书结构简单明了,共分为三篇:“古风篇”是从正面探求书中人物的成功之道,感受其熠熠发光的人格魅力;“启迪篇”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透过现象看本质,表达的是一家之言;“鉴戒篇”则是刻意置放的一面面镜子,希冀达到“鉴得失,警世人”的目的。
展开
精彩书摘
  不管是暴君、昏君,还是贤君、明君,都喜欢忠臣。所谓忠臣就是一心效忠自己。但昏君所喜欢的是奴才式的百依百顺的忠臣,这种人在主子面前成年耷拉着脑袋,不能昂首直视,不能理直气壮地讲话,每遇贵人、上司必矮三分。贤君所喜欢的是效忠主人,但并不把自己当作执行主子命令的机器人的忠臣。这两类“忠臣”有着质的区别。荀子在《臣道》中说:“从命而利君谓之顺;从命而不利君谓之谄;逆命而利君谓之忠;逆命而不利君谓之篡。”服从君命并有利于君之统治谓之顺;服从君命却不利于君之统治谓之谄;虽违抗君命却有利于统治谓之忠;违抗君命却不利于君之统治谓之篡。可见,昏君所喜欢的实际上是善于阿谀奉承的谄臣,并非忠臣;敢于向君主直言其失误,并抵制其不义行为,最终有利于君王统治的,才是真正的忠臣。像吴公、张公这样的“强项令”,是真正意义上的忠臣。他们不唯上,视百姓的利益为政之首要。地方的父母官若都能像吴公、张公一样替百姓着想,实际上也就是为君主赢得了民心。得天下者,开始未必都得民心,但要长久地坐稳天下,就一定要得民心。为政赢得了老百姓的信任,天下没有不稳定、不长久的道理。所以,当权者身边多几个敢于对不利于百姓的做法说个“不”字的人。不是个坏事。中国唐代“贞观之治”盛世的出现,跟唐太宗有魏征这样的谏议忠臣有很大的关系。有一次,唐太宗接受了右仆射封德彝等人的建议,要应征十八岁以上的半成年男子入伍,敕令都已连发了三四次,魏征还是坚决挡了回去,据理力谏唐太宗要取信于民,不能朝令夕改,最终迫使唐太宗收回成命。这种“忠”虽属忠于具体某个君主,但毕竟还是以天下百姓为核心,考虑的是天下百姓的利益,其“忠”的含义就有相当积极的意义。汉代贾谊在《新书·大政上》说:“为人臣者,以富乐民为功,以贫苦民为罪。故君以知贤为明,吏以爱民为忠。”为官应以人民富裕、快乐为己任,若使人民贫困、痛苦即为罪过。知贤善任的君主为明君,能爱护子民的官吏才是忠臣。
  我们的社会提倡为官要像吴公、张公一样,职位虽低,但敢于行直道,讲正义,不讲盲从,不讲愚忠,既不当机器人,更不当无视百姓利益的人。
  ……
展开
目录
古风篇
第一话 大痛大忍爱深藏慈母教子不辞谤
——话细柳教子之道
第二话 一钱决不轻易受大恩则以生命报
——话田七郎母子修身之道
第三话 纳媪回家虽为己尽子孝道也利人
——话胡大成利己利人之道
第四话 营造环境争主动有效管理人为本
——话小二经营之道
第五话 心至痴迷意必专真诚所至金石开
——话孙子楚求婚成功之道
第六话 施恩与人不图报受恩于人必言答
——话查伊璜、吴六一为人之道
第七话 人蛇相处求和睦千山万水总关情
——话人与动物相处之道
第八话 面临困局不惊慌一智能灭万年愚
——话贾儿救母之道
第九话 刚正不阿严律己强项官吏行直道
——话吴公、张公为官之道
第十话 沉着机智巧周旋勇敢果断战凶残
——话屠户斗狼之道
第十一话 文不经商观念旧技术致富思想新
——话陶生经商之道
第十二话 取人之长补己短合伙经营两相宜
——话周妻经营之道
第十三话 周密细致足智谋三年冤狱一朝雪
——话周元亮断案之道
第十四话 乔女貌丑心不丑一身正气令人敬
——话乔女的人格魅力
第十五话 富贵不淫道行深人到无求品自高
——话长清僧人的人格魅力
……

启迪篇
鉴戒篇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