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大道
古拉丁语中有句谚语——“条条大路通罗马”。
通向罗马的不仅是罗马人修建的令人惊叹的道路网,
将疆域广阔的整个古罗马帝国连接起来,
还有语言、文化和历史之路:
英语的字母表和大多数词汇,
西方的政治体制和法律、建筑、剧院、体育——
构成了西方人的人格。
古罗马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核心。
如果再沿着这些大道向前推进,
我们会发现古雅典这座伟大的城邦,
被罗马人坦率地承认是他们在宗教、艺术和哲学方面的良师。
古罗马大多数受过教育的公民都学习过希腊语,
并将古雅典文明视为精神追求。
但是,古罗马取得的杰出成就更多是世俗上的,
而不是精神上的。
罗马军队史诗般的行军在西方历史上开拓了最辽阔的政治疆域,
在公元117年最鼎盛的时期,
其疆域从苏格兰到阿拉伯半岛,
从直布罗陀海峡到黑海,
帝国的朝代更迭持续了将近两千年。
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所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
罗马发展的大道上不仅布满了文化的成就和科技的丰碑(至今在欧洲,罗马时期的一些桥梁和高架引水渠还在使用),
也充满了野蛮、残忍和剥削的印记:
罗马的大道上既传播了“共和”和“美德”这样美好的理念,
又同样留下了“角斗士”和“独裁者”这样残忍的名声。
或许正是因为这样的强烈对比,
宏伟壮丽的罗马帝国的兴旺和衰落至今令人敬畏和迷恋。
历史背景
罗马帝国发源于公元前8世纪,
最初为一个只有几千人规模的埃特鲁里亚人小部落,
公元前5世纪转为共和制政权;
公元前3世纪,罗马成为地中海地区的主要力量,
消灭了主要敌人迦太基,
并在共和国时期(前264—前133)扩张到马其顿、希腊和西班牙。
随后,不断的内部纷争升级为敌对的罗马将军们间的战争,
瓦解了共和国的统治;
朱利乌斯?恺撒获得了最终的胜利,
在公元前46年成为罗马无可匹敌的独裁者,
但在两年后遇刺身亡。
公元前31年,随着安东尼在阿克兴被恺撒大帝的养子屋大维打败,
罗马结束了内乱。
公元前27至公元14年,屋大维统治罗马帝国,
被尊称为“奥古斯都”,
并在地中海地区开创了长达200年的和平时期,
史称“罗马和平”。
但是最后一任奥古斯都皇帝尼禄于公元68年自杀后,
罗马陷入了漫长的政治内乱。
他的继任者韦斯巴芗开创了弗拉维王朝;
随后是安东尼诸帝时代,
持续至公元192年。
在这段时期,
罗马帝国的版图在图拉真大帝的率领下于117年达到最广。
塞维鲁王朝(193—235)之后,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