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隐隐于野:中国乡村旅游专题研究》:
一、农业乡村旅游很大程度上就是基于农耕文化的旅游,而农业作为融合传统农耕文化、种植养殖、农田景观、特色农产品等为一体的产业,是乡村旅游发展依托的核心旅游资源之一。
广义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副业五种产业形式;狭义农业是指种植业,包括生产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和绿肥等农作物的生产活动。这里我们将其定义为广义的农业。
提到农业,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个概念就是生态农业。20世纪7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现代农业在给人们带来高效的劳动生产率和丰富的物质产品的同时,也造成了生态危机:土壤侵蚀、化肥和农药用量上升、能源危机加剧、环境污染。面对这些问题,各国开始探索农业发展的新途径和新模式。生态农业便是世界各国的选择,为农业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或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
而我们发现,中国传统的农业就是运用了生态农业的原理,包括循环种养殖原理、使用有机肥料、引入害虫天敌等,就是最早的生态农业,这为世界农业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一)种植业(农业)
种植业即狭义农业。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和绿肥等的生产。种植五谷,其具体项目,通常用“十二个字”即粮、棉、油、麻、丝(桑)、茶、糖、菜、烟、果、药、杂来代表,粮食生产尤占主要地位。种植业历来在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有最大的比重,20世纪50年代为80%以上,80年代中期降到60%上下,2015年中国农林牧渔总产值107056亿元,其中种植业总产值57635.8亿元,占比53.8%。
在乡村旅游中,种植与旅游结合最为紧密的莫过于农耕体验、农业观光和农家乐。
1.农耕体验:是指依托传统农业种植而进行的一系列的农事体验活动,包括插秧、播种、施肥、收割等农事活动。2.农业观光:通常大面积的农业种植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如果适当地融入一些造景的手法,更能吸引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如日本的艺术稻田、梨园花园、万亩桃园等,无疑是乡村旅游如此吸引人的重要原因之一。3.农家乐:乡村种植业为乡村旅游提供了丰富的食材,包括粮食、蔬菜、水果等,这些食材新鲜且原生态,城市的食品安全问题越多,原生态的乡村美食就越受欢迎。
(二)林业
根据2014年中国国家林业局公布了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成果显示,中国的森林覆盖面积达2.07亿公顷,森林蓄积量151.37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21.63%,远低于全球31%的平均水平,人均森林面积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人均森林蓄积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7。为此,《全国造林绿化规划纲要(2011一2020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纲要(2013~2020年)》和《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等保护规划相继出台。林业产业是乡村旅游规划中产业的一部分,在保护开发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林业产业能大幅提升乡村旅游的品质内涵:
1.作为绿化景观资源:公路两旁、公共建筑、住宅周边以及山野田埂,景观性的树种选择要与整体乡村氛围协调一致,成为整个乡村风貌的重要构成部分。2.作为项目本身的产品:比如林果种植、林业休闲、林业探险、林间别墅、度假木屋、林业博物馆等业态,将林业资源本身做成产品,多侧重于乡村旅游规划的价值链。
3.作为项目的衍生产业链:比如各类果蔬产品等已加工产品,则更侧重于乡村旅游规划的产业链。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