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小隐隐于野:中国乡村旅游专题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4192117
  • 作      者:
    王圣军著
  • 出 版 社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8
收藏
作者简介
  王圣军(1976-),广东金融学院副教授,区域经济学博士,瑞德博国际总策划师,广州市国风旅游文化研究院院长。主要研究区域经济、区域旅游、乡村旅游和乡村农业产业的策划、规划和发展运营。先后主持完成甘肃陇南康县旅游业发展规划、那香海旅游度假区规划、广州花都区花东镇乡村旅游规划等100余项。近年来,在《财经科学》《农村经济》《河北经贸大学学报》《开放导报》《学术论坛》等专业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广东省教育厅项目1项、校级项目3项,参与国家民政部和教育部项目5项。
展开
内容介绍
  乡村旅游为人们提供了原生态的山水田园风光可以赏鉴。现代大工业的发展是伴随着环境的开发破坏为代价的。而在乡村,这种过去的劣势变成现在的优势,再加上环保方针和保护生态的政策第1优先原则,乡村的田园风光资源越来越弥足珍贵
  其次,乡村旅游为人们构筑了心灵回归的家园。中国的改革开放是近四十年的事,如今的社会主流和精英阶层很多出身于农村,这种儿时的记忆成为终生的归属性情怀,导致乡村旅游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体验
展开
精彩书摘
  《小隐隐于野:中国乡村旅游专题研究》:
  一、农业乡村旅游很大程度上就是基于农耕文化的旅游,而农业作为融合传统农耕文化、种植养殖、农田景观、特色农产品等为一体的产业,是乡村旅游发展依托的核心旅游资源之一。
  广义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副业五种产业形式;狭义农业是指种植业,包括生产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和绿肥等农作物的生产活动。这里我们将其定义为广义的农业。
  提到农业,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个概念就是生态农业。20世纪7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现代农业在给人们带来高效的劳动生产率和丰富的物质产品的同时,也造成了生态危机:土壤侵蚀、化肥和农药用量上升、能源危机加剧、环境污染。面对这些问题,各国开始探索农业发展的新途径和新模式。生态农业便是世界各国的选择,为农业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或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
  而我们发现,中国传统的农业就是运用了生态农业的原理,包括循环种养殖原理、使用有机肥料、引入害虫天敌等,就是最早的生态农业,这为世界农业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一)种植业(农业)
  种植业即狭义农业。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和绿肥等的生产。种植五谷,其具体项目,通常用“十二个字”即粮、棉、油、麻、丝(桑)、茶、糖、菜、烟、果、药、杂来代表,粮食生产尤占主要地位。种植业历来在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有最大的比重,20世纪50年代为80%以上,80年代中期降到60%上下,2015年中国农林牧渔总产值107056亿元,其中种植业总产值57635.8亿元,占比53.8%。
  在乡村旅游中,种植与旅游结合最为紧密的莫过于农耕体验、农业观光和农家乐。
  1.农耕体验:是指依托传统农业种植而进行的一系列的农事体验活动,包括插秧、播种、施肥、收割等农事活动。2.农业观光:通常大面积的农业种植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如果适当地融入一些造景的手法,更能吸引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如日本的艺术稻田、梨园花园、万亩桃园等,无疑是乡村旅游如此吸引人的重要原因之一。3.农家乐:乡村种植业为乡村旅游提供了丰富的食材,包括粮食、蔬菜、水果等,这些食材新鲜且原生态,城市的食品安全问题越多,原生态的乡村美食就越受欢迎。
  (二)林业
  根据2014年中国国家林业局公布了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成果显示,中国的森林覆盖面积达2.07亿公顷,森林蓄积量151.37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21.63%,远低于全球31%的平均水平,人均森林面积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人均森林蓄积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7。为此,《全国造林绿化规划纲要(2011一2020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纲要(2013~2020年)》和《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等保护规划相继出台。林业产业是乡村旅游规划中产业的一部分,在保护开发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林业产业能大幅提升乡村旅游的品质内涵:
  1.作为绿化景观资源:公路两旁、公共建筑、住宅周边以及山野田埂,景观性的树种选择要与整体乡村氛围协调一致,成为整个乡村风貌的重要构成部分。2.作为项目本身的产品:比如林果种植、林业休闲、林业探险、林间别墅、度假木屋、林业博物馆等业态,将林业资源本身做成产品,多侧重于乡村旅游规划的价值链。
  3.作为项目的衍生产业链:比如各类果蔬产品等已加工产品,则更侧重于乡村旅游规划的产业链。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乡村旅游背景
第一节 乡村旅游的发展源流
第二节 乡村旅游的发展机遇
第三节 乡村旅游的发展趋势
第四节 乡村旅游的发展困境

第二章
乡村旅游文化
第一节 乡村旅游的物质文化
第二节 乡村旅游的非物质文化

第三章
乡村旅游产业
第一节 乡村旅游涉及的产业
第二节 乡村旅游与产业融合机制和模式

第四章
乡村旅游模式
第一节 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第二节 乡村旅游扶贫模式

第五章
乡村旅游业态
第一节 吃在乡村
第二节 住在乡村
第三节 行在乡村
第四节 游在乡村
第五节 购在乡村
第六节 娱在乡村

第六章
乡村旅游运营
第一节 不同主体主导下的乡村旅游运营模式
第二节 社区共建与乡村旅游运营
第三节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乡村旅游运营
第四节 乡村旅游运营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第七章
乡村旅游案例
第一节 袁家村——如何铸就关中乡村旅游第一品牌
第二节 马嵬驿——精准化运菅之道
附录 乡村旅游政策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