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后殖民理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1157510
  • 作      者:
    赵稀方著
  • 出 版 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作者简介
  赵稀方,男,1964年出生于安徽省芜湖市,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1998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博士学位,2001—2002年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人、2005—2006年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人,台湾成功大学台文系客座教授,暨南大学海外华文文学与华语传媒研究中心兼职教授,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曾应邀在英国、美国、加拿大、台湾等多所大学演讲。著有《小说香港》、《存在与虚无》、《翻译与新时期话语实践》、《后殖民台湾》、《中国翻译文学史》(新时期卷)等专著,狄尔泰《人文科学导论》等译著,在海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百篇。
展开
内容介绍
  西方的反殖民思想,与殖民历史一样久远。早期西方反殖思想大体上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人道主义的道德批判,另一种是自由主义的经济批判。前者可以被称为欧洲殖民主义批评之父的拉斯·加萨斯(Las Casas)主教写于l542年的《简论印第安人的毁灭》(A Short Account of the Degtruction of America)一文为代表,后者可以亚当·斯密写于1776年的《国富论》为代表。应该说,l9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既继承又超越了上述人道主义道德批判和自由主义经济批判两种欧洲思想传统。在经济上,马克思、恩格斯一反亚当·斯密等人认为殖民主义不能使宗主国受益的说法,认为西方资本主义从根本上说就是殖民主义的产物。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殖民主义
  第一节  马克思:萨义德批判之批判
  (一)
  西方的反殖民思想,与殖民历史一样久远。早期西方反殖思想大体上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人道主义的道德批判,另一种是自由主义的经济批判。前者可以被称为欧洲殖民主义批评之父的拉斯·加萨斯(Las Casas)主教写于l542年的《简论印第安人的毁灭》(A Short Account of the Degtruction of America)一文为代表,后者可以亚当·斯密写于1776年的《国富论》为代表。应该说,l9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既继承又超越了上述人道主义道德批判和自由主义经济批判两种欧洲思想传统。在经济上,马克思、恩格斯一反亚当·斯密等人认为殖民主义不能使宗主国受益的说法,认为西方资本主义从根本上说就是殖民主义的产物。在政治上,马克思、恩格斯不同于软弱的人道主义道德批评,主张彻底推翻资本主义和殖民主义制度。在这种革命斗争中,殖民地人民是宗主国人民的坚强同盟军。就西方的反殖历史来说,马克思、恩格斯的反殖民主义思想无疑是最为彻底的,它对后世的影响也是最大的。经由列宁,它们后来成为了20世纪反帝反殖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的理论纲领。
展开
目录
“文学史研究丛书”总序
前言
一  殖民、新殖民、后殖民、内部殖民
二  后殖民的不同版本
三  后殖民主义与当代理论
第一章 殖民主义
第一节  马克思:萨义德批判之批判
第二节  霍布森:《帝国主义:一项研究》
第三节  法  侬:民族革命与心理分析
第二章 新殖民主义
第一节  恩克鲁玛:《新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最后阶段》
第二节  阿  明:依附理论与新殖民主义
第三节  阿契贝:后殖民的先驱
第三章 后殖民主义
第一节  萨义德:东方主义及其演变
第二节  斯皮瓦克:“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的解构主义者”
第三节  女性主义后殖民批评
第四节  霍米·巴巴:文化的定位
第五节  罗伯特·扬:白色神话
第六节  东方历史与民族主义
第七节  马克思主义后殖民批评
第八节  后殖民文学
第四章   内部殖民主义
第一节  内部殖民主义
第二节  多元文化主义
第三节  少数话语
第五章 理论旅行
第一节  台湾:“独‘统”的分野
第二节  香港:“边缘”的政治
第三节  中国大陆:现代性与民族主义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