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寻求规则与秩序:18-19世纪重庆商人组织的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30401182
  • 作      者:
    陈亚平著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寻求规则与秩序:18-19世纪重庆商人组织的研究》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8-19世纪重庆商人组织的实践历史研究:以巴县档案为中心的考察”的最终研究成果。该项研究以清代巴县衙门档案为基本史料,考察18-19世纪重庆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商人和商人社会组织,从清代重庆商人组织运行实践解释清代城市民间社会的结构性变迁,解释传统城市基层社会的建构过程,从重庆商人组织在城市社会生活与商业发展中扮演的角色,分析其社会功能以及他们对城市社会秩序的影响。认为中国传统城市社会是一个一元多层、等级伦理色彩明显的社会,国家与基层社会之间存在着从意识形态到生活规范、社会秩序的多重复合联系,既有国家正式制度与民间社会组织相互冲突的实际,也有国家制度与民间组织相互依赖、相互支持、相互补充的现实,这些特点相互联系,构成了清代城镇国家主导、民间治理的社会生活秩序,引导了城市工商业者的日常行为,造成清代工商业发展和国内市场的制度环境。

展开
精彩书摘
  三、对研究资料的说明
  研究上述问题,主要是依据20世纪以来大量新发现的地方档案和基层司法实践材料,包括各种涉及工商业方面的诉讼案卷、碑刻、行规、习惯,以及地方政府、基层司法官员的相关记载,其中最重要的是《巴县档案》及相关材料。现存总数达11.6万卷的清代《巴县档案》(四川省档案馆收藏)是清代重庆地区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全面见证,也是清代城市商人组织历史实践活动的具体样本。档案中有关矿产开发、交通运输、货物交易、市场分配,以及城市手工业和商业行帮直接参与的市场管理等方面的大量文件,包括行规、章程及参与诉讼的各方的相互辩驳的文件,还有保存在这些诉讼文件中用以调处当时各方关系的商业行规和商业契约等,是当时城镇社会生活的原始记录。它们和那些官方调处商人之间的商业纠纷的司法记录汇聚在一起,反映了清代重庆城镇工商业行帮与官府之间、行帮之间,以及行帮与地方社会之间的复杂联系。
  清代重庆是一个商业发达、交通位置重要的城市。移居这里的外省商民与当地土著居民一起创造了城市繁荣的商业贸易,使这座城市具有典型商业城市的特性。其居民主体是从事航运、贸易、农副产品的仓储、加工、交易的商人,是大量从事生活服务和靠手工业谋生的非农业居民。城市里有数以百计的各种行、帮、会馆、公所和神会等商人组织。一些重要的组织成立之时或者发生重大变故的时候都要向官府送禀备案,取得官府的认可,当他们之间发生业务纠纷的时候,又要呈请官府委员主持调处,直至上诉到官府衙门直接审理判决。大量的商人组织、商业行规就这样在诉讼资料中保存了下来,这些资料所记载的事件和人物活动,生动地保存了当时商业组织运行的基本概貌,反映出清代城市商人组织在城市居民生活中的真实运行状况。重庆还是清代四川省乃至整个西南地区的大城市,是川东道、重庆府和巴县县衙的驻地,又有类似“八省会馆”这样的强势商人社团,《巴县档案》记载了城市商民与官府各级衙门交往的事例,保存了大量官民之间在政治、经济、司法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互动记录。这些具有浓郁地域色彩和丰富生活内涵的档案史料,为我们描绘了当时城镇的社会关系及商业关系的真实图景,是我们研究历史上中国的基层社会与国家关系问题的第一手资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历史研究不能实地参与调查久远历史生活的不足,有助于我们将清代城镇商人社会的研究推进到新的水平。通过对这些材料进行重点分析,有助于我们考察清代城镇商业发展的制度环境。
  《巴县档案》由四部分文件构成:一是清代巴县本县衙门日常行政事务中形成的历史档案文件;二是四川省其他县送来的与巴县相关事件的文件;三是朝廷、省、道、府下发的文件;四是巴县地方官员处理本地发生的各种刑事和民事案件过程中形成的司法卷宗。这些文件不仅对于研究重庆城市史有极高的价值,对于研究四川其他县及四川省的社会变化也有很好的历史价值,同时有助于我们了解清朝的政令贯彻执行情况。《巴县档案》是我们研究清代中国城市基层社会变迁的最重要史料之一,无论案卷数量还是质量都是国内现存清代县级基层档案之最宝贵者,是一座内容丰富的文献宝库。以往对该档案的使用受到国内史学研究范式的深刻影响,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人们比较注重挖掘其中有关阶级斗争与城市反帝反封建斗争方面的资料。四川省相关研究单位曾经整理出版过若干专辑,例如,四川大学历史系编的《四川人民反帝斗争档案资料》(四川人民出版社,1962年),《刘义顺自述》、《自立军会党名单》、《四川义和团灭清剿洋兴汉揭帖》(均发表于《历史研究》),《余栋臣起义资料补辑》(刊载于《近代史资料》)等。
  ……
展开
目录
前言
绪论概念与理论逻辑的反思
一、概念与理论立足点
二、不同理论视角的研究成绩
三、对研究资料的说明

第一章  清代重庆发展概况
一、重庆城市发展概述
二、清代长江上游的开发和重庆商业中心的形成

第二章  重庆开埠与近代重庆社会
一、如何看待重庆开埠的影响
二、西方因素影响下的重庆社会

第三章  18—19世纪重庆的商人群体
一、以商人为主的城市市民
二、重庆商人的群体构成

第四章  18—19世纪重庆的商人组织
一、概念与实践
二、18—19世纪商人组织的总体情况
三、18—19世纪重庆商人组织的类型分析

第五章  重庆八省会馆的历史实践
一、会馆制度与重庆八省会馆
二、八省首事与重庆公共领域的成长

第六章  社会秩序重建与商人组织的发展
一、国家与基层社会之间的会馆
二、国家战时需求固定化与商人组织
三、清代轻赋政策对商人组织的影响

第七章  商人组织的社会学分析
一、商人组织的管理者阶层
二、商人组织的经济基础
三、商人组织的活动场所与公共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