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农村体育与体育强国的
协调发展研究
第一节农村体育研究概述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农本寸与农民辨新
“农村”是指行政村及以下的自然村等范畴。“农村社区”的基本单位是自然村,既包括乡政府所在地的行政村和村民委员会所在地的自然村,也包括新兴的村镇、小集镇、中心镇等新型的农村社区。狭义的农民即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也包括在本地区乡镇企业、村办企业做工、上下班后仍回到农村的原居住地居住、生活的农民工和失地农民,不包括离乡进人城市务工、经商的农民工。
(二)农市寸体育及相关概忿
1.农民体育
农民体育是指农民自愿参加的以健身、养生、医疗、游戏为手段,达到健美、健康、康复、娱乐和休闲为目的的体育活动,是社会体育的组成部分,是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是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的重要手段。
2.农村体育
农村体育是指在农村地理范围内,以农村人口为参与主体所开展的体育活动,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一个主要方面。
3.农村乡镇体育
农村乡镇体育是指以乡镇为圆心,以乡镇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依托,以乡镇人口为主要参与人群而开展的体育活动。乡镇体育在培养农村居民的体育参与意识,扩大农村居民参与体育活动范围方面起着引导、示范和辐射作用。
二、国内外农村体育研究
(一)国内农本寸俪育研究
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体育发展历程研究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与中央“三农”政策的逐步落实,我国农村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在整体上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发展,农村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地区差异也在逐渐缩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的变迁,我们需要借鉴历史经验,不断地开拓创新,农村体育的发展和进步才会更具体、更实际。因此,了解农村体育发展的历史进程有利于准确地把握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历史脉络,理清思路,更快地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对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体育发展历程的研究,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孙葆丽、孙葆洁,他们把我国群众体育的历史演进可以分为开基创业(1949—1957年)、波浪前进(1958—1965年)、10年挫折(1966一1976年)、恢复发展(1976一1995年)和全面发展(1995至今)五个历史阶段。卢文云、熊晓正的研究将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历史划分为八个阶段:农村体育初具特色(1949一1957年)、农村体育的波浪式前进与提高(1957一1966年)、农村体育的盲目发展时期(1957一1960年上半年)、农村体育发展的停滞时期(1960年下半年一1963年)、农村体育的恢复和发展(1963一1966年)、农村体育的“兴盛”发展时期(1966一1976年)、农村体育的全面恢复与社会化发展(1976—1992年)、农村小城镇建设与农村体育的城镇化发展阶段(1992一2003年)。从上述研究结果不难发现,我国农村体育的发展始终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体育政策以及其他体育形态的深刻影响。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俭民健身计划纲要》及供于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意少酚的颁布与实施,为我国农村体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