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顾明远教育演讲录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7282683
  • 作      者:
    顾明远著
  • 出 版 社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顾明远,1929年生,江苏江阴人。现任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教师教育专家委员会主任。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教育管理学院院长、全国比较教育研究会理事长、世界比较教育学会联合会双主席之一、中国教育学会会长等。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市“人民教师”等称号。香港教育学院、澳门大学、日本创价大学名誉博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名誉教授。培养中外硕士、博士、博士后70余名。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比较教育、教育哲学、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教师教育等。独著、主编、合著、译著有《中国教育大百科全书》《教育大辞典》《中国教育大系》《比较教育》《比较教育学》《比较教育导论》《战后苏联教育研究》《世界教育发展的启示》《外国教育督导》《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教育:传统与变革》《我的教育探索──顾明远教育论文选》《顾明远教育演讲录》等。发表论文400余篇。其研究成果和论著对中国教育理论和政策有着巨大的影响,同时也获得了多项国家和省部级奖励。

展开
内容介绍

  《顾明远教育演讲录》是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顾明远先生演讲文稿的荟萃,按时间和专题相结合的综合结构排列,以时间为主,精选了顾明远先生富有代表性的演讲四十篇,主要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科学领域的成就和经验,是我国教育理论研究库藏中的宝贵财富,堪称新时期教育思想演化和教育理论发展的一个缩影和写照。
  《顾明远教育演讲录》主要包括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教师教育改革和发展、《教育规划纲要》解读、创新人才培养、学习型社会创建、中小学教师和校长专业化、青少年历史使命、教育学科建设等内容。
  《顾明远教育演讲录》集理论性与可读性于一体,高屋建瓴,深入浅出,既体现了顾明远先生教育学术理论研究的精华,又折射出他对我国教育改革理论和实践的艰辛探索,对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顾明远教育演讲录》可供广大中小学教师、师范院校师生、教育科研工作者、教育管理工作者阅读和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顾明远教育演讲录》:
  本来每次班主任或其他教师找她之后,她回去总要大喊倒霉或发脾气。但是这一次没有这样,而且从那次谈话之后,一般说来直到她初中毕业没有再发生大吵大闹的事,“纪念日”她也不再提了,一度在周记上还反映了对班集体的热爱。当然这个学生问题还是很多的,而且她的这些转变也不只是由于那一次谈话的结果,班主任和同学都做了不少工作。但是那次谈话多少起了一些作用,至少没有像以前那样起了坏作用。她在谈话以后心情是较为愉快的,她回去以后只是对同学说:“我本来走到主任室门前腿都哆嗦了。”从她这句话可以看出,她那次和我谈话是准备挨训的,因此心情比较紧张,可是事实与她想到的相反,我非但没有训她,而且态度是比较温和的,先听取了她的意见,耐心地给她做了分析,给她指出了方向,加强了她改正错误的信心。这说明只有尊重学生,耐心教育,才能教育好学生。
  在我的工作中也有过不少失败的教训。有一次,初二有一个班闹得不像话,我心里一着急,让班主任把班上最闹的学生找了几个到办公室,开始对他们训起来,可是当时我就发现有些学生表现出不以为然的态度,他们根本不在乎,不听我讲话,我尤其注意到有一个学生表现出很气愤的样子。这时我发现我的谈话不仅没有效果,而且方法也不对头。当时就耐下心来改变了方式,让他们自己谈谈有什么意见,起初一个人也不发言,有两个学生甚至委屈得哭起来了。经过鼓励和动员,他们提出了很多意见。其中最主要的意见就是:“班主任和学校老把我们当作班上最差的学生,一出事就找到我们头上。”有一个学生说出了真心话:“我们都灰心了。”这说明,一方面,他们觉得学校和班主任把他们当作坏学生,他们不甘心,因此不满意,认为学校和班主任不信任他们,因此和学校、班主任对立起来,不听学校和班主任对他们的要求;另一方面,他们对自己的进步已经失去了信心,这样每次被教育以后依然故我,屡犯错误。这种事情充分说明我们过去工作中尊重学生少了一些,以致造成这样的后果。
  学生对于教师对待他们的态度是十分注意的,只要我们在言语之间流露出一丝看不起或讽刺,学生就会觉察到;因而他就不会再听你的话。初中某班一个教师课教得非常好,但有时说话尖刻些,学生就有意见,说这个教师爱“损人”。这样,他的教育效果也就不可能很好。
  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从这些例子中可以看到我们只有尊重学生,才能对他们提出要求。采用粗暴压服的办法,也许表面看来可能有效,但是实际上只能造成师生更大的对立,更不利于教育,而且还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没有信心改正自己的错误。
  第三,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发扬他们的优点来克服他们的缺点。这也就是毛主席教导我们的要调动积极因素,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有些班主任在工作中往往只看到学生的缺点,看不到学生的优点。特别是对个别学生,一谈起个别学生来就头痛,就想到他这也不好,那也不好,看不到他有丝毫优点。由于对学生的看法如此不全面,采取的方法当然也就不合适。其实,我们只要想一想,一个学生难道丝毫优点都没有吗?这是不可能的。孩子淘气顽皮,不听话,不遵守纪律是他的缺点,但是活泼、有创造性往往是他的优点。我们虽然也知道要培养学生生气勃勃,但实际上有时把学生培养成“小老头儿”。我看了《辅导员》杂志1955年第11期上一篇文章受到很大启发。它是写上海华东师大附中一个中队的活动。这个学校里有一个乱班,学生在课堂上不好好听课,却在下面画小人。有几个最淘气的学生画得最好,但画的都是侠客之类的画像。班上为此开过好多次会,都不解决问题,而且大家对开会也产生了反感。班主任和辅导员研究了这个情况,认为再开中队会已没有多大效果。
  ……
展开
目录
不懈的追求,60年的探索
——在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暑期学校的演讲(2008年7月26日)
班主任应积极、正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在北京市教师进修学院的演讲(1962年12月10日)
现代生产与现代教育
——在北京市高等教育讲习班上的演讲(1980年6月28日)
高等教育改革的国际动向
——在华中理工大学的演讲(1999年4月22日)
在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2002年12月11日)
教育创新与国际教育新理念
——在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的演讲(2004年4月27日)
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
——在浙江大学的演讲(2006年4月1日)
高等教育的发展及职能的变化
——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的演讲(2006年4月27日)
终身学习与人的全面发展
——在北京大学的演讲(2006年12月26日)
学习型社会的理论和实践
——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课程班的演讲(2007年6月12日)
公平而差异是基础教育的必然选择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上海)国际教育论坛上的发言(2007年11月1日)
中国当前教育改革的几个问题
——在陕西师范大学的演讲(2008年2月27日)
改革、创新,引领中国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一在上海师范大学的演讲(2009年5月13日)
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在澳门教育工作者联合会主办的报告会上的演讲(2009年11月6日)
在首届京师教育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2009年12月5日)
学习和理解《教育规划纲要》
——在华中科技大学的演讲(2010年6月9日)
在浙江省永康中学的讲话(2010年10月14日)
《教育规划纲要》解读
——在陕西师范大学的演讲(2010年12月29日)
论教育家办学
——在第三届京师教育论坛上的演讲(2011年4月23日)
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
——在华中师范大学国际教育论坛上的演讲(2011年6月12日)
大学教育学院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的教育学科发展研讨会上的发言(2011年7月2日)
……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