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发明方法与技巧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4334413
  • 作      者:
    朱贤华著
  • 出 版 社 :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随着人类认识的积累和改造世界能力的提高,在进入知识爆炸时代的今天,面对越来越庞大的知识体系,如果要想有所发明创造,就要用怀疑的眼光审视一切事物和现象,挑战现有假设和人为规范,不为陈规和表象所束缚,独辟蹊径,催生出解疑的新思路、新方法。
  科学家的推断,工程师的设计,发明家的创造发明,工人的技术革新,农民对新品种的培育,作家对人物的塑造,画家、雕塑家的艺术创作……凡属人类的创造性劳动,没有一个不是想象的结晶。没有想象便没有创造发明,更没有科学预见。
  如何人手进行技术发明,关键在于发明方法——“发明创新,方法先行”。
  《发明方法与技巧》主要介绍创造力的思维训练方法、发明方法与技巧、专利申请文件撰写方法和技巧,对大量发明案例进行了剖析,可为高等学校师生、工程技术人员、发明爱好者、专利工作者及科研人员等提供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发明方法与技巧》:
  一、灵感具有突发性
  灵感常出现在人们意想不到的刹那间,可能是在散步、洗澡、闲谈时,也可能是在早晨初醒的朦胧中,甚至可能出现在睡梦中;可能由于听到一句话、碰到一件事、看到一篇文章,或受到一个刺激而在一瞬间得到启示,使人难以预料。诗人、作家的“妙笔生花”,科学家、发明家的“奇思妙想”,都说明了灵感所具有的突发性。正如伟大的哲学家费尔巴哈所说:“热情和灵感是不由人的意识为转移的,是不由钟点来调节的,也不会依照预定的日子和钟点迸发出来的。”
  二、灵感具有模糊性
  灵感来到的瞬间,被称为顿悟,它的活动和出现并不一定遵循逻辑思维规律,有时仅仅是一种远距离的提示或启发,与问题之间没有直接的、密切的关系,但这种模糊的信息经过理性的分析之后,会逐渐变得清晰起来。这就要求,一旦出现模模糊糊、若即若离的灵异感觉时,要有意识地捕捉住这种哪怕是非常纤细的感觉,通过进一步的思索,使模糊的灵感得到强化和明晰。三、灵感具有独创性
  灵感是个人的全部探索和思考所迸发出的智慧火花,它的出现往往稍纵即逝。它往往伴随着人的情绪高潮,此时一过,很难再次产生,也很难同时发生在两个人身上,因此,灵感具有独创性。正如有人说:画家的一生不可能画出完全相同的两幅画。这是因为,画家对构图、色彩的感觉往往凭借灵感,而每次的灵感不可能重复。所以,许多大画家的传世之作往往仅有一幅,价值连城。如达·芬奇、毕加索、郑板桥的原作被卖到很高的价格,与其说是他们的绘画作品价值贵重,毋宁说是创作时的灵感珍贵,因为一幅画的创作灵感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
  四、灵感具有瞬时性
  灵感往往出现在人们意想不到的瞬间,而且持续的时间短,稍纵即逝,如果不及时捕捉,由顿悟得到的灵性火花就会熄灭、消失,以致成为长久的遗憾。伟大的艺术家罗丹在谈自己创作《流浪的犹太人》的体会时说:“有一天,我整天都在工作,傍晚时正写完一章书,猛然发现在纸上画了一个犹太人,连我自己都不f分清楚,当时为什么要画他,最终是如何画成的。”由此可见,罗丹创作这幅作品时及时捉住了瞬间的灵感,最终成就了不朽的艺术。
  五、灵感垂青于勤奋者
  伟大的音乐家柴可夫斯基说:“灵感是这样一位客人,他不爱拜访懒惰者。”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厚积而薄发”等,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人们在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有时会陷入困境,冥思苦想寻找解决的方法;有时会因为受到某种启发,突然茅塞顿开,就像电压加到一定程度,出现尖端放电那样,产生某种思想的闪光。因而我们说:灵感垂青于勤奋者。
  灵感不是凭空产生的,只有思索才能出办法、出灵感。勤于思索、善于思索,让思索成为一种习惯、一种享受,你的发明之路就会走得更快、更远、更顺畅。
  六、灵感在良好的精神状态下产生
  当人们处在灵感状态下时,其创造想象非常活跃,创造思维极为敏锐。阿基米德在澡盆中沐浴时,发现了浮力定律;奥地利音乐天才舒伯特与朋友在维也纳的郊外散步时,音乐灵感喷薄而出,仅用15分钟时间便谱写出《云雀》;超现实主义画家达里躺在沙发上,悠闲自得、怡然假寐,醒来后立即绘出自己在半昏睡时看到的绚丽景象。可以想象,当人们处于体力和脑力疲劳,或心情烦恼和沮丧时,一般不可能产生灵感。
  ……
展开
目录
第一篇 创造力思维的训练方法
第一章 创造力教育的内涵
第一节 创造力教育简史
第二节 创造力教育内涵及特性
第二章 创造力开发之路
第一节 创造力的灵魂——创造性思维
第二节 创造性思维的精髓——非逻辑思维
第三章 创造力开发
第四章 创造力思维的训练方法
第一节 逆向思维的训练方法
第二节 联想思维的训练方法
第三节 纵向思维的训练方法
第四节 系统思维的训练方法
第五节 辩证思维的训练方法
第六节 模仿思维的训练方法
第七节 灵感思维的训练方法

第二篇 发明方法与技巧
第五章 问题发明法
第一节 质疑是发现问题的先导
第二节 问题发明法的三种主要形态
第六章 移植组合发明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移植组合法的三种基本类型
第三节 如何运用移植组合法进行发明创新
第四节 运用移植组合法进行发明创新的七个步骤
第七章 兴趣调动发明法
第一节 兴趣的含义和特点
第二节 创新兴趣的含义和特点
第三节 创新兴趣的作用
第四节 创新兴趣的培养
第八章 灵感发明法
第一节 灵感的基本特性
第二节 灵感光顾有准备的人
第三节 运用灵感发明的五大方法
第四节 培养与激发灵感的方法和途径
第九章 观察发明法
第一节 观察行为的三个关键点
第二节 运用观察实现发明的五种方法
第三节 观察发明法的五项基本要求
第十章 联想发明法
第一节 自由联想和目标联想
第二节 运用联想实现发明的主要途径
第三节 运用联想进行发明的五个步法
第十一章 确定目标发明法
第一节 确定目标发明法的特点
第二节 运用关注点目标确定法进行发明
第三节 运用功能点目标确定法进行发明
第四节 运用改进点目标确定法进行发明
第十二章 智慧激励发明法
第一节 智慧激励法的作用范围
第二节 智慧激励法的实施步骤
第三节 智慧激励法的实施原则
第四节 智慧激励法的组织形式
第五节 运用智慧激励法应注意的其他事项
第十三章 直觉发明法
第一节 直觉思维的特点
第二节 运用感性直觉进行发明
第三节 运用理性直觉进行发明
第四节 运用选择性直觉进行发明
第十四章 想象发明法
第一节 运用幻想想象进行发明创新
第二节 运用再造性想象进行发明创新
第三节 运用改造性想象进行发明创新
第四节 运用创造性想象进行发明创新
第五节 展开想象的四种途径
第六节 把想象变为发明的五种策略
第十五章 逆向发明法
第一节 逆向发明法的特点
第二节 运用原理逆向实现发明创新
第三节 运用功能逆向实现发明创新
第四节 运用方向逆向实现发明创新
第五节 运用结构逆向实现发明创新
第十六章 缺点列举发明法
第一节 缺点列举法的实施步骤
第二节 缺点列举法的三种主要方式
第十七章 希望点列举发明法
第一节 希望点列举法的原理和特点
第二节 希望列举法的三大实施步骤
第三节 希望点列举法的主要实施方式
第十八章 市场需求发明法
第一节 市场是验证发明是否具有生命力的试金石
第二节 发明成果市场化、商用化要注意的三大问题
第十九章 类比推理发明法
第一节 类比推理发明法的原理
第二节 类比推理发明法的特点
第三节 如何运用类比推理法进行发明创新
第四节 类比推理法的实施步骤
第二十章 模拟发明法
第一节 模拟发明法的特点
第二节 模拟发明法的应用
第三节 利用模拟发明法进行发明创新
第二十一章 意外发明法
第一节 意外发明法的特点
第二节 意外发现和发明的种类
第三节 怎样把握意外出现的发明机遇
第二十二章 专利发明法
第一节 专利文献的主要特点
第二节 如何运用专利发明法
第三节 查阅专利文献的两种途径
第四节 分析专利文献的四种方法
第五节 发明创造领先,开发利用滞后

第三篇 专利申请文件撰写方法和技巧
第二十三章 专利基础知识
第一节 专利概述
第二节 专利权授予的条件
第三节 不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
第四节 发明人与设计人、申请人与专利权人
第五节 职务发明
第二十四章 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
第一节 发明、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
第二节 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
第三节 专利申请文件的一般要求和作用
第四节 办理专利申请的注意事项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