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股利政策的投资者保护机制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4141290
  • 作      者:
    粟立钟著
  • 出 版 社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粟立钟,男,1980年10月生。中央财经大学管理学(会计学)博士,现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博士后,北京工商大学国有资产管理协同创新中心行政办公室主任,北京工商大学投资者保护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北京市高层次人才计划项目主要成员,在CSSC期刊《会计研究》、《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发表论文多篇。主要研究方向:公司股利政策、国有企业治理,企业财务分析等。
展开
内容介绍
  《会计与投资者保护系列丛书:股利政策的投资者保护机制研究》基于出资者财务论、服利信号传递理论、股利迎合理论、股利生命周期理论等,以1996-2011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股利政策的投资者保护功能。对现有文献主要有以下三点贡献:其一,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投资者保护视角的“股利之谜”;其二,实证区分了股利政策的投资性相关和投机性相关;其三,借鉴系统论的思维模式构建了股利治理功能的分析框架,并为该分析框架的合理性提供了经验证据。
  《会计与投资者保护系列丛书:股利政策的投资者保护机制研究》的研究对于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制定、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的股票决策以及相关监管部门的政策制定都具有实践参考价值。
展开
精彩书摘
  (二)研究框架
  本书的研究框架共五个层次、七章内容。第一个层次总领全文,包括第一章;第二个层次为本书的研究基础——文献回顾、理论基础、计量方法、制度背景以及股利分配现状,包括第二、三章;第三个层次为本书的核心——股利定价功能和股利治理功能,包括第四、五章;第四个层次从多角度对前面的研究过程提出质疑,并给出相应的解释和经验证据,包括第六章;第五个层次总结全文,包括第七章。各章的主要内容为:
  第一章导论。主要给出本书的研究主题及相应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明确了写作思路,归纳所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概括了全书研究内容与框架;并指出了本书的创新点。
  第二章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在文献综述中提出投资者保护视角的“股利之谜”,具体分四个方面展开:作为投资者保护结果的股利政策,作为迎合投资者需要的股利政策,作为侵害投资者利益途径的股利政策和作为投资者保护机制的股利政策。在此基础上给出本书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介绍与股利政策有关的制度变迁,A股市场分红现状、趋势及国际比较。
  第四章研究股利的定价功能。详细论述股利定价功能的理论基础,提出研究假设,进行实证分析。
  第五章研究股利的治理功能。详细论述股利治理功能的理论基础,提出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
  第六章为稳健性测试。分别从计量经济学,股利政策相关实务角度对前面的实证分析提出质疑,并设计相应的稳健性测试。
  第七章总结全书。给出本书的结论,并结合研究结果,分别对投资者、上市企业和监管部门提出相应的建议。
  .四、本书的主要创新点
  第一,股利政策的研究路径以一系列“谜”的提出和破解为核心。的拥有者的利益管理企业,降低委托代理成本是现代企业制度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股利治理功能的理论基础
  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问题是要解决两权分离所产生的委托代理问题。由于事前的信息不对称,影响到了投资者(委托人)投资决策,进而降低了市场的资源配置效果。这降低了投资者的预期收益,而在资本市场中将表现出低业绩企业驱逐高业绩企业,导致逆向选择。由于事后的信息不对称,当代理人为委托人工作时,因为代理人的行为具有隐蔽性,委托人无法完全监督代理人的行为。所以,代理人为了追求自己利益而忽视或牺牲委托人利益,产生道德风险。前一章关于股利定价功能的研究主要与股利降低事前信息不对称有关,而本章关于股利治理功能的分析将主要与降低事后信息不对称有关。
  现有文献在研究代理风险时,相应也具体指出造成代理风险的具体行为,这些具体行为又具体对应这不同的代理风险。由此对本章启示是:一方面按照一定标准对代理风险的进行分类,将有助于提高相关研究的严密性,并帮助投资者认识代理问题。另一方面只有投资者实际感受到的代理风险才会影响到投资决策,进而体现在相关代理变量的变化之中。而实际感受到的代理风险,将不再局限于代理风险的概念,它还包括相关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只有在综合考虑相关影响因素的前提下,才能更为准确地界定某一具体治理机制的存在性以及实际保护效果。
  (一)代理问题的分类首先,按照利益冲突的来源可分为第一类代理问题和第二类代理问题。第一类代理问题来自管理层和股东间的利益冲突,主要存在于股权高度分散和控股股东虚位(如国有控股)的情况下,单个股东实施监督的成本太高。这种情况下股东将选择“搭便车”,这导致对管理层的监督不足,使得其可以便利地按照个人利益决策。第二类代理问题来自控股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主要指在股权较为集中的情况下,控股股东实际控制着企业的财务和经营决策,中小股东由于个人能力以及相互间合作困难,难以形成与控股股东对抗的力量,使得控股股东以牺牲中小股东利益为代价实现私有收益成为可能。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三、研究内容与框架
四、本书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分析
一、投资者保护视角的“股利之谜”
二、股利投资者保护机制的理论分析
三、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及经验模型
四、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制度变迁、股利分配趋势及现状
一、股利政策相关法规制度变迁
二、股利分配的现状及国际比较
三、本章小结

第四章 股利定价功能的实证分析
一、股利定价功能的研究设计
二、历史业绩相关和未来业绩相关
三、市场价值相关和账面价值相关
四、投资性相关和投机性相关
五、本章小结

第五章 股利治理功能的实证分析
一、股利治理功能的理论基础
二、研究假设
三、股利治理功能的研究设计
四、掏空能力与股利治理功能
五、掏空激励与股利治理功能
六、掏空机会与股利治理功能
七、监督机制与股利治理功能
八、本章小结

第六章 稳健性测试
一、常规稳健性测试
二、股票股利及政策影响

第七章 全书总结及建议
一、全书总结
二、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